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峰 《江海学刊》2013,(5):95-100
近年来,结合西方的理论和中国的现实,我国宗教社会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按研究思路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作为自变量的宗教研究,这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经典研究范式一致,但这种取向存在着脱离中国社会现实,就宗教谈宗教的理论风险。二是作为因变量的宗教研究,该取向虽充分考虑了社会对宗教的影响,并先后发展出宗教市场论、宗教生态论和权力场域论三种理论范式,但它们背后不同的社会结构假设都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基于此,必须在这三种宗教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通过社会来分析宗教,通过宗教来透视社会"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
世俗化理论和宗教市场论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然而,学界却忽视了应有的另一重要研究范式--宗教场域论.实际上,布迪厄关于场域的理论观点对于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结合彝族社会和毕摩教的实际,可以从关系、惯习、资本三个方面阐释毕摩教作为一个宗教场域的基本特征、实质内涵和运作逻辑.全面理解和把握宗教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宗教现象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3.
程玉 《云梦学刊》2013,(6):72-76
近年来,随着在学术界展开的宗教研究的深入,对宗教的实证研究开始成为宗教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国际的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同样发生了被称为具有“范式转变”意义的理性选择论或宗教市场论.其领军人物是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他把理性选择理论贯彻到了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并且在信仰者个体、宗教群体(组织)之间建构一种“宗教市场”,并作为其研究对象,注重实证资料的收集,为中国宗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学习、工作及专业成长与教会学校密切关联。他在宗教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提出了"族教分离论"、"宗教成分论"、"宗教和谐论"。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宗教信仰自由、不同宗教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对边疆宗教与社会建设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提出了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问题意识和方法论出发,将当前的知识分子研究概括为三种范式本质论、阶层论和场域论.作者力辟本质论和阶层论的缺失,阐明了场域论所具备的逻辑力量、理论生产力和解释力,认为它将超越科学社会学的美国学派与欧洲学派的对立,并指出它对中国知识分子本土研究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涂氏宗教思想中宗教与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力的作用模式",对解释宗教与社会背后更为一般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问题意识和方法论出发,将当前的知识分子研究概括为三种范式:本质论、阶层论和场域论。作者力辟本质论和阶层论的缺失,阐明了场域论所具备的逻辑力量、理论生产力和解释力,认为它将超越科学社会学的美国学派与欧洲学派的对立.并指出它对中国知识分子本土研究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峰 《学术界》2007,(6):154-158
现代性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议题,而宗教是西方现代性论题清单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孔德和涂尔干重在对宗教的整合功能进行论述,韦伯和西美尔侧重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的角度对宗教进行分析.他们都看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影响的衰弱,但也看到了现代性困境中宗教的社会处境,并提出了各自的诊断策略.这些探讨为后世宗教社会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中逐渐产生的,信仰、仪式和教会是其构成要素,宗教在本质上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对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对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形成这一理论的理论渊源入手,以斯达克(Rodney Stark)和芬克(Finke)所著的《信仰的法则》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较明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中逐渐产生的,信仰、仪式和教会是其构成要素,宗教在本质上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对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宗教经济理论"是宗教社会学研究中"范式转变"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这一理论以"理性选择"作为立论基础,把宗教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使宗教研究得以真正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这种新范式是北美经验对在欧洲经验基础上所构建之"世俗化理论"的反思,并且在解释宗教发展动力、宗教组织增长方面颇为有效。本文即尝试适用此理论模型解释一个基层农村基督教会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增长,并检验其中概念与命题的适用性与解释效力;进而,本文选择"管制"与"竞争"作为切入点反思宗教经济理论。根据田野资料,在有管制并且存在软性竞争宗教经济中,中国农村教会实现了复兴与增长,宗教经济理论侧重于供应方的分析不能充分解释在中国宗教复兴中需求方发挥的显著作用;并且,该理论中有关政教关系的诸命题未能涵盖中国政教关系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宗教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 在当代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思潮及现象。本文在简略论述有关宗教的一些认识的基础上, 列举了宗教在当今世界的突出表现,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用“本国适应论”解决国内宗教矛盾、用“文明和合论”解决世界宗教冲突的基本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宗教经济学是从经济-社会进路研究宗教的社会科学范式。罗德尼·斯达克等人提出的宗教市场理论及宗教经济模型,作为宗教经济学的一种理论形态,存在着知识体系及结构要素的自明性不足、解释宗教经济系统的恰当性和有效性欠缺等情况。宗教市场论的知识体系危机与社会解释危机有其发生机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优化宗教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5.
郝保英  郝瑞斌 《理论界》2009,(2):112-113
针对反动的宗教神秘主义思潮,普列汉诺夫极为巧妙地从原始宗教入手,从根源上揭示了宗教思潮理论的内在荒谬性.普列汉诺夫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包括万物有灵论及其产生的根源;万物有灵论和宗教的关系以及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对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形成这一理论的理论渊源入手,以斯达克(RodneyStark)和芬克(Finke)所著的《信仰的法则》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较明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牛苏林 《中州学刊》2001,3(4):17-21
在80年风风雨雨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和创新.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宗教问题上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宗教问题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提出在宗教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我国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的重要思想.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主要贡献是实现了党在宗教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主要贡献是把宗教问题提高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的高度,确立了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把宗教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是西海固回族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资源。从个体的社会化开始 ,到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直至民族群体 ,西海固回族社会处处都烙下了宗教的印痕。本文将运用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对西海固伊斯兰教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的剖析 ,提供认识和理解西海固回族社会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杨泽波 《河北学刊》2003,23(3):57-62
梁漱溟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提出,由于中国人的家庭伦理生活能够给人以情志方面的安慰勖勉,因而具有宗教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西方社会是由宗教承担的,而在中国是由道德承担的.这就是著名的道德代宗教说.本文认为,道德代宗教的话题今天并没有过时.它对于解决当今道德理论中特别是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对于正确认识儒学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始终是和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阶级斗争的环境里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宗教问题时,着重解析了剥削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利用宗教来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从而使宗教具有了麻痹和腐蚀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消极作用.这是"宗教鸦片论"产生的真正原因.马克思主义宗教现在历史上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石,在当今社会中仍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理解宗教的重要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