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消逝的蝴蝶——《蝴蝶君》对东方主义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裔作家黄哲伦把握自己的民族身份,创作了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作品《蝴蝶君》。剧中作者审视了制约着西方社会思维的东方主义以及建构在这一主义之上的东方模式,并通过角色倒置,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理念,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颠覆了逻各斯的中心主义,主张打破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小王子》因为主人公孩子般的视角,浅显天真的语言,一直被看作一部儿童童话。从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和阅读模式等层面分析《小王子》的解构主义倾向,可以对其进行后现代主义解读。  相似文献   

3.
作家刘第红《白蝴蝶黄蝴蝶》中最为吸引人的,是它内含的三种对立性结构,即童真性与成人性的对立、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对立、超越性与俗世性的对立。文章以结构主义理论来观照《白蝴蝶黄蝴蝶》的这种二极对立结构,深入开掘刘第红先生坚持"以审美消解功利,以艺术超越俗世"的文学主张对当今文学创作亦或是生命的意义,以及对当今中国人心灵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蝴蝶君》对性别和种族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作品《蝴蝶君》自问世以来广受关注,剧中通过性别角色的转换和种族关系的颠覆来阐述解构主义思想,表达了要求东西方平等相待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小城畸人》中结构语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伍德.安德森的成名作《小城畸人》是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里程碑,立足于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观点,对文本中人物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及频繁出现的二元对立意象进行解读,旨在颠覆畸人故事的荒诞怪异,建构其阐释真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被定格的东方“蝴蝶”形象和西方一厢情愿的“蝴蝶梦”,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在《蝴蝶君》中戏剧化地再现了一度在西方世界中被误现的“第三世界”的集体遭遇;有效地解构和颠覆了西方殖民话语;展现及诠释了霍米·巴巴所提出的“文化杂糅”和“第三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认为东方的男子不是凶狠的傅满洲便是懦弱的陈查理;东方的女子要么是恶魔般的龙女,要么则是乖巧的娃娃;蝴蝶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而爱情的主角通常也是一男一女。黄哲伦通过《蝴蝶君》讲述的爱情故事对上述三类刻板印象进行了展现和颠覆,意在表明东方和西方只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黄哲伦的《蝴蝶君》以人物聚散的离奇情节与细腻的心理刻画有力地颠覆了东方对西方依存关系的虚假命题。作者在其作品中试图解构东方主义、反击文化殖民并颠覆西方殖民话语权。由于作者的文化身份、成长经历以及他身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作品对东方主义的解构是有限的,特别是剧中人宋利伶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被看作是颠覆殖民话语的一次努力尝试,另一方面角色本身却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固有成见。  相似文献   

9.
阎连科在《受活》中对人民群众这一大型非人格化群体的建构,正是通过狂欢化的抒写、"革命+恋爱"模式的置换和颠覆、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凸显出来。《受活》对于探讨新时期作家对人民群众这一大型非人格化群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是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之作,是对西方中心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剧作之一。作品中自大自负且自欺的加利马尔以东方主义二分法的视角去审视东方人,东方女人,将她们视为完美的能够为自己殉情的蝴蝶夫人。当加利马尔和宋丽灵“不按套路出牌的游戏”牌底揭晓时,以男子形象出现的宋丽灵彻底摧毁了加利马尔的东方主义幻想,本想征服他人的加利马尔却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拆解的漩涡中。  相似文献   

11.
古典的"蝴蝶定理"是以圆为基础给出来的,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将"蝴蝶定理"推广到一般二次曲线上进行讨论,并给出了新的"蝴蝶定理",它弥补了古典"蝴蝶定理"的不足,使"蝴蝶定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哲伦的《蝴蝶君》讲述了一个中国男性化装成女性,骗取法国外交官情报的故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剧本中所反映的父权制思想,可以揭示出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  相似文献   

13.
《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美国戏剧舞台上,表现东西方爱情戏剧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剧中的西方男人总是身处突出的中心地位,而东方女性总是身处边缘。当代美国剧作家黄大卫努力重新建构遭美国式的东方主义话语所压抑的亚裔美国文化。他在其代表作《蝴蝶君》一剧中跨越传统戏剧的框架模式,将剧中男"女"主角的关系作了象征性的转换,从政治、文化、哲学以及男女性别诸方面颠倒了传统东西方角色关系,使东方女子的形象挣脱了"边缘"枷锁的束缚,从"边缘"走向"中心"。同时,剧作者希望该剧能够纠正种种文化和性别的错误感受,抛弃旧有的刻板印象,由对立、对抗转为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蝴蝶和坦克>通过发生在围城马德里的一个悲剧故事,塑造了与"英雄"、"硬汉"不同的一类"反英雄"、"非硬汉"形象,在艺术表达上体现了一种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尤其是在传统叙事基础上的突围.它表明,"非代表作"是经典作家寻求新的突破并借此试图发现更丰富独特表达对象和更强大别致表现力的结晶和体现;在当下外国文学经典重构的语境下,经典作家的"非代表作"应该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获得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民初“鸳鸯蝴蝶派”是一种很有意味的“现象”。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在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中,传统的文化积淀和渐进的西风相遇、冲撞、融合,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新旧杂糅的读者。“鸳鸯蝴蝶”正是民初文人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轻松消遣之作。文人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试图有所超越,但又陷入了传统的伦理规劝中。  相似文献   

16.
17.
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蝴蝶效应为个体道德的反思提供了客观和现实的平台,科学技术强大的物质力量又呈现了个体道德中利他性的重要性.基于蝴蝶效应所反映出的内在本质,可以发现个体道德是利他性和利己性的辨证统一,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庄子"终身不仕",是先秦诸子中"独往独来"的"独有之人".他既不教授弟子,也不游说诸侯,只是偶尔做做白日梦而已.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他担心,"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就实质而言,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庄子要做逍遥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为此,必须明白齐物的道理,齐是非,同生死,"道通为一".从独断论到相对论,其间相距甚远;而从相对论到逍遥游,只有一步之遥.但愿以此化解"人相食"的悲剧,而不仅仅是庄子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