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湖纳木措     
诗悦 《民族论坛》2006,(3):52-52
一片没有边界的原野静静地铺展着,天空是明朗的蓝,云朵是纯美的白,那么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拽下几朵来。雪山的峰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纳木措开始与我们捉迷藏,明明就在眼前,可总是开不到湖边,在我们的身前身后迤逦飘忽,司机说距离湖边还有30公里。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渴盼之后,纳木错终于现身了:月牙形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迷茫的雾,雾中的湖水很蓝,蓝得深邃而沉静。湖边两座巨大的圣石上挂满了哈达。一条宽敞的土道上,身着民族服饰的藏族老太正拉着小孩子的手向湖边走来,夕阳的光芒从圣石上方射出,将他们的身影照得光亮。紧拥着纳木…  相似文献   

2.
转神山     
神山文·图/成卫东“神山”———岗仁布钦,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714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关于她的神奇故事和传说征服了无数信教群众。每年到这里朝圣转山旅游的中外信徒成千上万,虔诚的信徒则不远万里叩着长头,长达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来朝拜神山...  相似文献   

3.
“不到阿尔山,白来内蒙古,不洗温泉浴,枉到兴安岭”。这是人们对祖国东北边陲这一名山奇水的赞誉。阿尔山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麓,夜半从乌兰浩特市乘火车,只消舒舒服服睡一小觉,便可到达。阿尔山的清晨,霞明雾笼,群山拥翠,斑璃如画。从山顶到山坡,直至河滩,一群群蒙古包式和亭榭式建筑,象盛开的花朵,撒落在如茵的草地上。这就是阿尔山温泉群。  相似文献   

4.
因为一个援藏项目,终于有机会到了一趟拉萨。尽管行程匆匆,在拉萨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热情的主人周密安排,让我们在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之余,不仅见识了仿似浩瀚博物馆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引导我们到了羊卓雍湖。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有许多处温泉,而以温泉命名的县却只有一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就有这样一座小城,因境内有数处温泉而得名,温泉之地群山环抱、幽深僻静、冬暖夏凉,富于神奇功效的温泉水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到访,泉水温度平均在42℃~61℃之间,能治疗多种病症。因  相似文献   

6.
7.
南文渊 《西藏研究》2000,(2):107-112
对高原的崇拜,原本是游牧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品格。居住在高原山地的牧人和农民,每天的活动可以不出山沟或家门,不用上高山,但人们总是有一种上山之巅登高远望的欲望。从低谷狭窄处上到高处,一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情感油然而生,“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脚下四山尽伏,眼底八方风云,这与成日在山沟低狭处的感觉不可同语。即使在平原的人也有登高眺望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藏族神山崇拜与自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 ,探讨藏族传统文化中山崇拜所透视出的自然保护意识 ,这对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自然观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走社会、自然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藏族神山崇拜观念浅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草原民族的高山崇拜心理对高原的崇拜 ,原本是游牧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品格。居住在高原山地的牧人和农民 ,每天的活动可以不出山沟或家门 ,不用上高山 ,但人们总是有一种上山之巅登高远望的欲望。从低谷狭窄处上到高处 ,一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情感油然而生 ,“会当绝凌顶 ,一览众山小。”脚下四山尽伏 ,眼底八方风云 ,这与成日在山沟低狭处的感觉不可同语。即使在平原的人也有登高眺望的愿望。在古河西走廊两山间的平川 ,在宁夏平原 ,到处可见古代游牧民族在平地上建起的高层塔 ,通常在 13层或 13层以上。登塔遥望远处的贺兰山、祁连山…  相似文献   

10.
藏族文化融佛教和藏族土生土长的宗教一苯教于一体,以其博大精深和个性独具在世界文化长廊里显得璀璨夺目、绚丽多姿。尤其它在生态伦理方面积淀的优秀品质,让人类在人本主义思潮下导致今天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极度恶化的现代文明望尘莫及、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1.
离开住了两天的丹增旺扎大师的主寺——古如江寺,我们又在嘎尔县的门士乡回到了219国道公路(即新藏公路)。85岁高龄的丹增旺扎,是阿里乃至西藏都非常有名的藏医、  相似文献   

12.
德吉草  央宗 《民族学刊》2012,3(6):15-21,96-97
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冈底斯山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在众多的神山中,只有冈底斯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神山之王"。它被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认可为世界的中心,并且在不同文化里以神话传说和宗教阐释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神圣地位。同时每种文化与信仰也在几千年的崇拜历史中不断发展衍化,在朝拜神山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理解包容和认可。冈底斯神山从原始崇拜到宗教认可的历史过程中维系了不同的文化,成为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自然环境保护以及传统文化的一个范式。  相似文献   

13.
飞山神信仰是自唐宋以降直到当代,兴起于湖南靖州飞山一带而后盛行于湘桂黔边界地区侗、苗、土家、汉等族群交错杂居多元文化空间的一种民间信仰。飞山神的原型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民族首领杨再思。以杨再思作为传说形象和信仰对象的飞山神信仰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见证了当地苗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为当地民众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活动,有助于调适民众心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神山崇拜作为民间信仰,在不同国家、地区曾一度发挥过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历来对山的敬畏和崇拜更为显著,这种崇拜从古至今对这一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处即安多赤嘎(khri ka)①地区的森普神山崇拜为个案研究,试图理清森普神山与安多其它神山之间的关系,以及讨论当地居民对森普神山的禁忌、祭祀等宗教行为特征和由此衍生的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神山崇拜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带有浓厚民间氛围的传统信仰模式,在世界宗教信仰范围内,既异于自然崇拜,又别于图腾崇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统宗教信仰,它兼顾世俗世界和神性世界.因而既有神圣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特质.本文主要解析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这一古老民间信仰模式,从而说明藏族人通过神山崇拜,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有章可循的秩序,而且同生物界构筑了一种平等和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族文献中被称为冈底斯的神山在口语中被称为“冈仁波切”(gang rin po che),“冈”(gang)是藏语即雪或雪山之义,“底斯”(ti se)是梵语,清凉之义,合成后就是“清凉的雪山”之义了。“冈”加上藏人的尊称“仁波切”(rin po che即宝贝)则表现了藏人对它的敬仰之情。由于终年有积雪封顶,在藏文文献中常被比喻成水晶塔(shel gyi mchod rten),这个水晶塔似的山峰座落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山峰海拔6714米。与此山一起被朝拜的还有附近的玛旁雍湖,相距26公里。对藏人来讲,冈底斯山神山崇拜是一个亘古及今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神山崇拜还与其周边的其它民族及其文化有过密切的联系。对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拉日江妥神山的历史地名与古代西藏早期巨石文化、苯教塞康(神殿)祭祀传统、古代门人及其分支、吐蕃早期赞普世系、工布小邦王系的历史都有密切联系,是多元民族与文化交融荟萃的产物。拉日江妥历史地名的圣地移植特点,以及拉日江妥由西藏林芝地区的地方性神山向苯教第二大神山工布苯日神山的转型,对于象雄与吐蕃关系、后弘期的佛苯关系、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的治藏方略、藏传佛教中国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古老的勒勒车·身着民族服装的达斡尔族姑娘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论坛》2012,(19):54-57
<正>作家小说描绘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眼前渐渐呈现出一条长长的山谷轮廓,两边绵亘着圆丘状起伏的,看上去令人愁郁忧伤的低矮山峰,黑黝黝的山色鲜明地映衬着瓷青色的茫茫夜空。视线被不可抗拒地引向山谷的正前方,就在那里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山峰,在月光的朗照下闪烁出烟烟的辉光。"藏民转山圣地当地藏民转山通常从白转经堂出发,途经飞来寺下澜沧江,过铁索桥抵达雍宗朝拜神迹,并获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2,(10):54-57
作家小说描绘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眼前渐渐呈现出一条长长的山谷轮廓,两边绵亘着圆丘状起伏的,看上去令人愁郁忧伤的低矮山峰,黑黝黝的山色鲜明地映衬着瓷青色的茫茫夜空。视线被不可抗拒地引向山谷的正前方,就在那里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山峰,在月光的朗照下闪烁出烟烟的辉光。"藏民转山圣地当地藏民转山通常从白转经堂出发,途经飞来寺下澜沧江,过铁索桥抵达雍宗朝拜神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