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民歌是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可靠的文学文本资料,而南朝乐府民歌的城市化特征正反映了南朝文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倾向。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城市文化培育了吴歌西曲,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在其中所留下的印记,更在于歌女———一商业化的女性参与创作和传播,赋予了这些民歌独具风味的伤感轻艳之美。而在唐宋两代,南朝乐府城市化和艳情化的文化品格和文学特征又借着城市商业发达的社会风气和南朝音乐的继续流传,得以在曲子词的创作中重新抬头,并成为唐宋词的本色以及创作新传统。  相似文献   

2.
陈霆不仅是成就突出的词论家,也是明代优秀的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或清楚流丽、绮靡蕴藉,或绮罗富丽、婉转绸缪,或豪迈旷放、清空冷峭,但都不离他的词论主张--即以"宋人风致"为词之极致.他的词作,可以说是其词学观念的实践标本,在"艳情"泛滥的明代,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晏殊以理性精神贯注于词中,写富贵、写女性、写艳情,不骄不腻不俗;在词中写出了对人生命运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有感慨、有观照、有超越。体现出文人士大夫的修养、操守;提高了词的品格,推进了词的“雅化”  相似文献   

4.
蒋晓城 《云梦学刊》2003,24(1):84-87
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是同一时代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孕育的结果,它们不仅在题材、内容、情感基调上相同,而且,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以及体式上相近,这反映出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之间的血缘、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晓骊 《学术论坛》2007,(3):160-164
相比于唐宋诗,唐宋词的独特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女性化”的文学品格。借助于西方“双性同体”理论,这一文学品格的形成原因及其审美价值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首先,男性个体对女性人格的潜在认同,即“阿尼玛”的释放是唐宋词人“男子而作闺音”的内在心理动因;其次,寄托比兴的文学传统又为这一情绪的释放提供了合适的“伪装”;最后,由“双性同体”带来的性别融合成就了唐宋词人的文学创造力,使词获得了与诗歌并辔同驱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述道教音乐与宫廷、民间音乐交流后纳入词乐并由此产生艳情化倾向 ,从而为唐五代词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中“男子作闺音”现象的现代阐释潘兰香姚立江以女性口吻描写女性情感的奇特现象在唐宋婉约词中极为普遍,许多词人都有这类作品传世。如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迭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李之仪《卜...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7,(6)
《花间集》中,出现南方地名的词作达九十余首,涉及南方地名一百三十余个。词作者通过对地名艳情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使用、有意识地将地名的艳情色彩转嫁于无情之物,以及把开发不久的"处女地"作为艳情故事的发生场所等方式,赋予了南方地名浓厚的艳情色彩,凸显了南方形象的阴柔面。而作为一部词的总集,花间词南方地名的艳情色彩与编辑过程中的选择意识或不无关系,在与吴声、西曲的比照和有意识超越的前提下,编者或许刻意选择与前者题材、地理背景相似的部分词作,导致艳情地名在《花间集》中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9.
王晓芳 《云梦学刊》2004,25(4):71-72
历朝历代中对女性歌颂之作颇多,文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在对女性的歌颂诗作中,将女子的形象从神还原为人,拉近了女性美的审美距离,具有明显的现代情爱的特点,在女性审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芳 《云梦学刊》2004,25(4):71-72,112
历朝历代中对女性歌颂之作颇多,文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在对女性的歌颂诗作中,将女子的形象从神还原为人,拉近了女性美的审美距离,具有明显的现代情爱的特点,在女性审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韩是近邻,两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书同文”,文化交流便利.唐宋以来,随着交往的密切,很多唐宋词被传播到了韩国,对韩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韩国文人对唐宋词的接受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多采用联章体,二是步韵,三是效体.他们在词的创作实践中,既与唐宋词原作相互呼应,也有自己新的发展,经历了由模仿到自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唐宋文学的研究历久弥难 ,但总有人在知难而进 ,使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以昭示研究者坚韧的步履和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对唐宋文学的认真反思 ,重现它们的历史风貌和后学者含英咀华的种种滋味。其中就有刘明华的《丛生的文体———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的繁荣》(江苏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8月版 ) ,从文体的角度切入对唐宋时期的诗、词、文、小说和批评进行研究。作者在“前言”里说 :在唐宋文学的研究中 ,“融入近几十年文学史和文体史研究的新材料、新成果 ,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文学观念 ,对光辉灿烂的唐宋文学史作出更趋科学、公允、全面…  相似文献   

13.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人唱和往往以追和前贤名作为形式,这是明代追和词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唐宋名家名作的大量追和促进了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推动了弘治嘉靖年间明词的中兴。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词”是唐宋时“曲子”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文案形式流传至今的“唐宋词”,是当时词曲一体的曲牌体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唐五代时,文人往往称“词”为“曲子词”,或简称为“曲子”。至宋代,词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曲子词”有了不同的称谓,如“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笛谱”等,有的干脆将其简称为“词”。这些称谓,有的是词人对“曲子词”来源、性质的一种认识,有的则为词人的一时之兴。但是,曲子词是一种声乐艺术,其词体由音乐所规范,在唐宋是无疑的。所以,若从明确性质的角度出发,用“曲子词…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中 ,存在着大量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作品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词最初诞生的酒宴歌席的环境及由女性歌手演唱的形式有一定关系。另外 ,古代诗歌中早就存在“香草美人”比兴寄托 ,到了唐宋词人手中 ,他们以男女情爱寄托政治活动中的抑郁不得志。究其内因 ,这与中国封建士大夫内心深处的“臣妾心态”暗合。他们作为“人臣”的感受与女子在家庭中的感受一样 ,自然会产生与女性角色的心理认同。这样便拟托于弃妇贱妾表达自己仕途上的种种感受 ,词中就有了男性作家模拟女性心态和口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阮籍由于受童年经历和个性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崇尚女性的心理倾向 ,女性美在他的情感和审美经历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在创作时便不自觉地把其潜意识中的女性美移情于他的艺术境界中 ,在作品中出现了众多象征他理想追求的女性意象 ,这种现象在《清思赋》等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人品与词品论肇端于苏轼所倡导的诗化词论,中经南宋、明、清初几个时期的不断丰富发展,成熟于清代中后期,主要包括人品与词品的一致与悖离两大方面。艳情词与代言体词作从不同侧面使这一论题呈现出比传统诗文批评更为复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词>中近80首的士大夫寄内词,真实地再现了宋代士大夫夫妻生活的原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士大夫寄内词与赠妓词一样,绝大部分皆有艳情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对妻子容貌服妆、形体情态、歌舞琴技、云雨情事四个方面的叙写上.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论坛》2012,(2):F0004-F0004
本书以文化的转换为背景,对唐宋词的艺术发展史做了详尽考察,重点论述了唐代文人词与敦煌曲子词的雅俗分流,展现了五百多年间唐宋词的面貌,清晰地论述了唐宋词艺术演变的历史进程。读书既是第一部研究唐宋词艺术专门史著作,也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词史专著。  相似文献   

20.
川端康成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能是受其崇尚女性美的影响,读者往往更多关注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有意无意地忽视男性形象.当我们按照性别关系划分后来探析女性和男性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作家塑造他们的意图时便会发现,川端康成小说中男性形象有着共同的特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女性形象的陪衬、配角抑或道具,更是表现女性美的重要手段;他们具有惆怅的心境、充溢的空虚和孤独,是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