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整合企业环境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资源可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两大方面.企业外部环境叉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如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及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如行业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等.企业的环境资源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对企业资源加以分析和整合,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时,企业更应时刻关注其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资源、产业吸引力、宏观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基于动态进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价值扩展的动态竞争力和环境动态适应的竞争力两个方面,并由此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动态进化核心竞争力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国内外市场上日益强大的竞争力,传统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对此要有生死存亡的紧迫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持续保持支柱地位、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得以不断提高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对提升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峰 《社科纵横》2004,19(5):106-10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民营企业在利益机制、市场反映、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而在资金筹措、人力资源、企业组织构建等方面劣势明显。民营企业应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完善组织构建、发展规模经济、实施错位竞争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自身的发展、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辐射、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等作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准公共产品性、风险性、市场性和商业性等特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主体和环境两个方面,称为“技术创新主体论”和“技术创新环境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实施战略联盟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莉莉 《探求》2003,(4):40-43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构建战略联盟。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我国企业要想在资源有限、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亟待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获得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旅游系统竞争力提升的理论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基瑜  于静 《学术交流》2005,(12):147-150
旅游业的高关联性决定了旅游竞争力的系统性,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地区六个因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过程,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行为。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与提升旅游竞争力,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突出精品,解决季节性波动,吸引和培养优秀旅游从业人才,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打造综合环境优势,搞好旅游整体营销,努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行旅游企业集团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产业自生竞争力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等理论的结合。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微观企业的赢利能力、产业组织效率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是构建产业自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对于黑龙江省而言,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深化产业集群等措施来提升产业自生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新建 《探求》2004,(6):41-44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不仅取决于产品低成本的较量,还取决于技术、人才、知识的较量,关键是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下滑,要改变这一态势应该注重发挥哈尔滨综合区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的相对优势,补上开放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的短腿,从而提高哈尔滨城市竞争力。建议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推出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解决影响哈尔滨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短板”问题,把提升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课题作为长期滚动项目,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以影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为视角,分别选取储量、产量进行资源禀赋双维测度,并在利用显性对比优度指数探析区域制造业竞争总体分布态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溢出、单位劳动力成本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数据模型,对资源禀赋与制造业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溢出响应进行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会扩散及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单位劳动力成本产生负向外溢效应的背景下, FDI正向溢出效应作用发挥有限,且难以有效弥补由于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困境。实施行之有效的破解制造业“资源诅咒”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性服务投入角度,借助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最新公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对比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特征,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中日两国以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征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整体上落后于日本,中国低技术、中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日本高技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更高;(2)从细分生产性服务投入行业类型看,中日两国服务化类型结构相似,批发零售和仓储运输服务化水平相对较高,其他类型服务化水平较低;(3)制造业服务化与国际竞争力水平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此外,信息通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且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多依赖专利科技服务要素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华  沈玉芳 《创新》2010,4(6):64-68
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本文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面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分析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即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不断涌现;服务外包化;生产层级化、集聚化发展以及服务协同与融合发展。可以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刘曙华  沈玉芳 《创新》2012,6(3):63-67,127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各类资源的集聚集群发展成为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产业、城市和港口的群体发展逐步显现。在群体内部,产业间、城市间和港口间的互动发展是增强群体竞争优势的推动力;在群体之间,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的协同发展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国外比较成熟的沿海都市带在推动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而这些是我国正处于成型阶段的都市带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登峰 《求是学刊》2004,31(1):68-73
国内外学者在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往往侧重城市竞争力的测算和排名,缺乏对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度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借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文章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并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展开理论分析。最后,文章以深圳为例进一步说明在开放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是产生强大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培植关键产业的城市集群是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创新》2012,6(1):29-33,126
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竞争战略、努力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所在。综观世界主要国家竞争力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改善市场和创业环境,重视科技创新,强调经济体内外部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协同性。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应当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和改革创新公共制度等五个方面着手,正确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竞争力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7.
李强  郑江淮 《创新》2011,5(6):49-54,12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环境。因此,很有必要从突破性技术创新来分析我国拟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Japanese industry has increased its share of world exports, and he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while U.S. industry has declined in shares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Focusing on cost competitiveness of Japanese and U.S. manufacturing exports, a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xplain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ce of the two countries by relativ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resulting cost advantage. It is shown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ost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relative exports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is also indicated, however, that problems for U.S. export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are not only their slower productivity growth, relative to Japanese industries, but also the lack of association of thei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cost factors with their export growth.  相似文献   

19.
目前,横县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也初具规模,但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未来几年,应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为平台,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龙头,做大基地,推进"银、政、企、农"四位一体,加快发展横县农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朱坚真  张力 《创新》2010,4(6):42-45,52
区域产业转移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产业转移不但有利于优化产业输出地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增加产业输入地的总经济存量,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传统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割裂了海陆产业的关联,使产业转移在空间维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基于海陆统筹的角度探讨推动区域产业有效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产业的区域转移在空间研究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