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杨庆存苏轼与黄庭坚这两位宋代文苑巨子的友谊,始自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时苏轼在湖州太守孙党处见到黄庭坚诗文后叹赏称誉,熙宁十年(1077)在济南李常处又对黄氏诗文再次推许褒扬。元丰元年(1078)春末夏初,苏轼接到黄庭坚投寄...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1045-1105,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涪翁,官至吏部员外郎。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开江西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源深厚的家庭,父亲为著名诗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他的远亲。他从小聪慧过人,能过目成诵,治平四年,他22岁便考中了进士。初任叶县尉,神宗元丰年他写信给苏轼,并以诗文作了自荐,其诗文得到了苏轼的称赞和尝识,自此声名大震。后来他又和秦观,张耒、晁补之俱游学于苏氏门下,成为“苏门四学…  相似文献   

3.
黄庭坚,字鲁直(1045-1105),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任县尉、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编修官等.他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史上江西诗派最主要代表人物,宋书四大家之一;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时人并称"苏黄".他一生因家学渊源深厚,广摄道、儒、释之精养,其人生哲学、政治思想、诗文创作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无不印上浓浓的道教痕迹.本文仅就黄庭坚由姓名及生活环境与道教的关系,以及他深受道教影响的一生略作简述,以求对全面了解黄庭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在诗坛上,与当时文坛领袖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诚然,从总的方面说,黄庭坚的文学成就是无法与苏轼比肩的.但他的诗歌创作自有其特色,对后世,尤其是对南宋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苏轼.许多人学习他,竟然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流派,这便是人所共知的“江西诗派”.作为“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在唐诗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勇于探索,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语言技巧,为诗歌的发展增添了异彩;使诗歌在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北宋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是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学艺术家,尤专于诗道。他不但与苏武并称“苏黄”,而且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代表了宋代诗歌的主要特色,有人贬斥黄庭坚诗歌晦涩难懂,语言生硬模糊,令人费解。担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同一性,缺点从另一面看就成为优点,诗歌的模糊令人费解的同时也能够带来含蓄蕴藉,飓尺千里的审美境界。同样道理,我们从另一角度也将看到黄诗独特的审美艺术,以及与唐诗的主要区别特征。黄庭坚诗歌的独特审美艺术,体现在他的诗歌(尤其是写景抒情诗)注…  相似文献   

6.
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代诗坛代表人物,黄庭坚师从于苏轼,按常理说二人的诗歌创作应是相似的,但通过两人流传下来的诗可以看出,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二人的诗歌特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也有其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一般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然蔡襄屈居第四,似乎有不公平之处.蔡襄书法,初学二王,后学虞世南、颜真卿,端重沉著,雄伟遒丽,大字纯出颜平原,小字行草出二王,风骨秀逸,笔力遒劲;真、草、行、隶皆优,而以草书“飞白”为最,自成一家.《宋史》记载:“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宋高宗评他为“本朝诸臣之冠.”而况蔡为苏、黄、米三人之先辈,东坡且尊其书法为本朝第一,实不当列于三人之后.  相似文献   

8.
旷娟 《文史哲》2006,(1):70-72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词的“题记”,完整保存于现存的南宋有关文献当中。这一新发现的完整“题记”,不但恢复了“题记”的原貌,可补黄庭坚词集诸本之阙,更能证明《容斋随笔》中所记黄庭坚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修改并非孤证,而且此修改本只是黄庭坚个人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发表十五年后的一个私人修改稿。  相似文献   

9.
论晁补之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是北宋后期一位较活跃的作家。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与张耒齐名,词则比肩苏轼,独能得苏轼之神髓。翻开他的《琴趣外篇》,苏轼新词风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而他也正因在当时正统词风占统治地位的情  相似文献   

10.
<正> 苏轼与黄庭坚建立的友谊,曾对促进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故明人查仲道称苏黄“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山谷全书书后》)。考察苏黄行谊及其文化影响,将有益于探寻宋代文化的发展轨迹,有益于研究宋代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然而他的词名亦自不小。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惟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耳,唐诸人不逮也。”(《后山诗话》)可见评价之高。可是,他的朋友晁补之却又说:“黄鲁直间为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乃着腔子唱好诗也”(《侯鲭录》卷八;亦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对他的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黄庭坚的词,颇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2.
纪念黄庭坚诞辰95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叶青为纪念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江西修水人黄庭坚诞辰950周年、逝世890周年,9月12日,江西省赣文化研究会,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省社科院科研处,《江西日报》读书版,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赣文化研究所,省历代名...  相似文献   

13.
“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论也源于道教内丹术,与“夺胎换骨”关系密切,均将苦修作为学诗与修仙的关联点.这一关联点又对陈师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歌主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程刚 《北方论丛》2013,(1):63-68
宋代党争激烈,与之相伴也产生了一些朋党类的文章,苏轼的《续欧阳子朋党论》即其中之一.除了《朋党论》之外,苏轼还在《东坡易传》中借阐释《周易》的机会,表达他的“朋党”观.苏轼的朋党思想与欧阳修、程颐、司马光的朋党思想具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可从苏轼的《东坡易传》,以及欧阳修的《易或问》、司马光的《温公易说》、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中找到思想根源.通过这些比较,还可以看出苏轼的朋党思想具有一定民主的思想因子.  相似文献   

15.
无迹大化的文人画杜炳申人们都知道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教授黄绮先生是中外闻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和书法篆刻家,却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黄先生于1914年出生在安徽安庆,祖籍江西修水,是宋代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三十二世孙。其父善写颜字,二伯...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地位不甚高的杜甫在宋代却备受推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与义、陆游、文天祥等大批文人学士,从思想、艺术上学习杜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论苏轼与理学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元祐年间,以程颐为首的“洛党”同以苏轼为首的“蜀党”之间,发生了一场“洛蜀党争”。据《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五载:程颐为人行事,“多用古礼,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深嫉之”;苏轼也自称:“臣素疾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辞色,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一般论者多认为,这场论争不涉及政治或思想分歧,只是程苏二人因个性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不仅仅反映出他对诗歌艺术本身的见解,而且还表现出与宋代理学思想的趋同性。文章从黄庭坚养心寡过、注重根本的思想符合理学家所要求的仁人君子的标准;黄庭坚对诗歌抒情方式的要求与理学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思想一致这两个方面对黄庭坚诗学观中的理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宋诗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而崛起的又一艺术峰峦。宋人在唐诗这一难以企及的高峰面前,不甘却步,奋力开拓,承唐、学唐而变唐,从而使古典诗歌展现了新姿容,开辟了新境域,形成有异于唐音的一代诗风。 宋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如林,诸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等大诗人,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影响深钜,不愧为领袖一代风骚的诗坛巨子。宋代是古代诗史上的丰收期,  相似文献   

20.
涪陵白鹤梁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七字,向来被认为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于元符庚辰年蒙恩东归路经涪陵游览白鹤梁时所题,但笔者在认真考察黄庭坚在涪陵的行迹、该题刻的内容、有关白鹤梁题刻的文献记载和山谷书体风格、题款纪时的惯例等情况后认为,黄庭坚在元符庚辰年根本不曾来过涪陵,“元符庚辰涪翁来”亦非山谷所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