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科学发展》2012,(4):10-17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益加深,近一段时期关于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许多需要探索的命题摆在了中国和世界面前。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需要准确把握未来中国的国家和国际定位,绸缪未来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对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减少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和误判,避免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这其中包括四个相关命题:怎样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什么?一个21世纪的中国将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和全球治理中又将如何定位?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和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9,(2):76-77
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正在经历巨大挑战。对于在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审视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带来的考验,并提早为机会做好准备,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钟静婧 《城市》2010,(9):34-37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如何既能减小单位经济规模的碳排放,又能保持城市发展及城市建设活动的可持续性,将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安全的严峻挑战,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选择。建设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助仁 《科学发展》2009,(10):11-18
气候变暖是历史上迄今为止人类所遇到的最大范围的公共问题,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目前,气候变暖加快要求人类在21世纪进入"气候安全呵护"的全球攻略空间,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也备受世人关注,因为,妥善应对和减缓气候变暖事关各国的核心利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已作出长远的战略考量,并在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战略谋划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内出现百年罕见的天灾,国际市场金融海啸袭来,从而使得国内外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无论是股市全面下跌,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调整,汇率震荡及国际油价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都表明国内外经济前所未有的震荡与不确定。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2009年金融风暴什么时候终结?它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哪些影响与冲击?我们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有哪些应对的方法,以及这些应对方法效果会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来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海湾地区气候炎热,淡水资源缺乏。长期以来,海湾国家主要依靠能源出口获取大量资金,借此修建海水淡化工厂等各种设施以适应和改善气候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协调合作中,已形成一种处理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气候变化政治要求各国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从而对海湾国家以能源出口收益来维护生存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经济模式构成冲击。面对气候变化政治带来的冲击,海湾国家目前的权宜选择只能是继续扩大能源出口,并尽量拖延实施气候变化协议来进行应对。然而,这种做法虽可以暂时保持海湾国家改善环境的努力和维护其经济政治结构稳定,但却难以消除全球气候变化政治今后长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孙可娜 《城市》2008,(12):41-45
2008年9月,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全球经济气候骤然降温,经济周期瞬间见顶回落。旷日持久的金融海啸,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刻思考:不期而遇、袭扰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给世界带来哪些警示?面对危机,中国如何保持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建立反周期的政策设计?滨海新区,如何在危机中担当起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生活中的节能、降耗、减排问题?如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能源国情和节能知识教育?本着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本,教育先行的理念,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着眼。从小处入手,以计算家庭碳排放量为切入口,策划组织实施了以“降低家庭碳排放,徐汇学子万人行”为主题的徐汇区中小幼学生节能减排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全球日益变暖的危机使二氧化碳成为众矢之的,大家正为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伤脑筋,但二氧化碳除了用来制造汽水等碳酸饮料、保存食物或舞台特效的干冰,或做为灭火材料之外,难道没有其它利用价值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正在经历巨大挑战.对于在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审视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带来的考验,并提早为机会做好准备,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2,(1)
近年来全球的经济在艰难中恢复,职场跳槽人士不在少数。跳槽不是随便的事,跳之前每人都有一个纠结期。如何在艰难环境中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呢?  相似文献   

12.
德国素以严谨的劳动法律体系、规范的劳资关系运作著称,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的社会经济以及劳资关系遇到了什么挑战?德国劳资关系各界是如何应对危机的?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对德国劳动关系有深入研究并刚刚从德国考察归来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郑桥。郑桥认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军赞 《城市》2009,(10):71-76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城市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城市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城市灾害最为严重的围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城市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暖日益严重并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们不得不关注起碳排放量过度和能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一场全球范围的低碳革命随之兴起。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以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一系列以“低碳”为前缀的新词汇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尽管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谈判成果不尽如人意,各国为此不欢而散。但是这并不影响全球各国对低碳经济目标追逐的力度。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以来,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在升值的步伐中终于把“7”抛在了脑后。2008年4月10日9点15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信息,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突破7:1,达到6.992:1,至此,人民币汇率正式进入“6时代”。对中国经济而言,“破7进6”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国内的企业而言,影响又是如何的呢?而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丽华 《职业》2008,(4):17-17
为什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还会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窘境?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诀窍是什么?什么才是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出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吴若萱女士,她认为,切实了解中国员工是在华外资企业决胜中国市场的关键,而切实了解自己,则是国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致中国城市形象出现了一体化的现象,东西南北城市特征无区别,城市地方环境文化资源流失,其发展趋势令人堪忧。 ●古城形象的踪影及其记忆是否正随着新建筑而逐渐淡化呢?或许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只有建立牢固的地方化基础,才能在国际化城市之林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埃及近年来年平均气温居高不下,海平面不断上升,尼罗河三角洲备受威胁,干旱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危害公众健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埃及成立环境部门与气候机构,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各界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埃及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埃及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果却十分有限。埃及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境包括:气候问题长期处于政府决策的边缘地位,且财政支持不足;气候立法缓慢;人口众多,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平现象对埃及气候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从长远来看,埃及因受限于各种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全球治理是指各种国际行为体以人类共存共治共赢为宗旨,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解决全球问题和世界公共事务。从治理、全球化趋势、全球治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对我国应如何应对现在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以及涉及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何和谐处理,关于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与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行为。全球治理呼唤新的全球合作形式和解决方案其将贯穿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确保了中国以合作和负责任态度处理全球性问题,促进了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在结构上的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