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本质主义"之后也应该有所构建,不是也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应进行一种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的重新言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开放空间与富有个性的构建格局,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引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论对僵化思维的破除和话语霸权的解构,但也存在理论先行和"强制阐释"的偏颇。这既体现在对当代中国文论存在的所谓"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解构,也表现在后现代主义文论自身的理论构建之中。后现代主义文论的重建思路,包括"建构主义"思路与"关系主义"思路及其理论重建,都存在"强制阐释"的理论误区,并没有也未能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提出任何新的文学理论命题与文学理论知识,而表现出理论构建的无力。当代中国文论要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误区,进行一种"本体阐释"的理论重建,就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践及其现实问题,重新建立其应有文学指涉与理论品格,克服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及"现成思想"的诠释,以切实推进中国文论的建设及其创新发展,构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与实践根基的文学理论,并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在遭受着巨大挑战,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所蕴含的非理性主义、游戏主义、实用主义、直观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正在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当前,我们要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彻底性、兼容性以及实践性着手,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中,反本质主义的崛起宣告了知识本体论时代的终结。对语言转向与元叙事危机作出清理,是文学批评历史方法论的理论前提。反本质主义的取消主义倾向对历史诗学的本体性构成颠覆性威胁,但是重审历史主义话语中理性本质的合法性,依然能使文艺学研究获得有益的思想资源,拥有一个元历史批评的逻辑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工具性;以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架构中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以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代表,从当今所谓"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反本质主义、历史性、开放性成为关键词。当代的文学观念应该充分融合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  相似文献   

6.
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红色传奇"小说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沿用,使得"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诸多的与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相悖之处.这些因素的存在,较为明显地妨碍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在"红色传奇"叙事中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红色传奇"小说在当时情形下的政治意识形态"软肋",并进而决定了此类小说在当代十七年文学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7.
时代对形而上学的命运提出了考验和挑战,考验的重点在于形而上学是否能承担时代精神的命运发展,挑战的突破口是以何种方式通达形而上学的本质,寻找形而上学的发展如何在当代转换自己的理论形态。聆听形而上学的天命给出的召唤是进入形而上学本质的唯一途径,形而上学的天命植根于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通过历史性来沉思形而上学的本质。形而上学的历史性通过亚里士多德的神学向度、笛卡尔的知识学向度、康德的哲学向度表现出来,并以这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体现它的根源——人的形而上本性。人身为二重性的存在者,意味着惟有"视界"的形而上学能对时代的质疑给出应答。"视界"的形而上学作为时代精神的表征,显现着自己在当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四部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这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书写理念可以概括为总体性历史元叙事.总体性历史元叙事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将文学存在视作政治元叙事的表述工具,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推广到文学史的阐释之中.这种文学史观念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作者怀着真诚的政治热情,试图运用当时的主流文学观念去研究新文学史,但是理解未必很透彻、运用未必很圆熟,而且受流行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政治规范的制约,因而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今天回顾这一段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现象,人们可以从得失成败中获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红色传奇"小说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沿用,使得"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诸多的与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相悖之处。这些因素的存在,较为明显地妨碍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在"红色传奇"叙事中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红色传奇"小说在当时情形下的政治意识形态"软肋",并进而决定了此类小说在当代十七年文学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0.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文学理论界兴起一股反本质主义的文论研究走向。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引发了学界对传统研究模式的深入反思和讨论,其中呈现出几种颇具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如陶东风的"建构主义"、南帆的"关系主义"、王一川的"本土主义"、杨春时的"超越主义"、童庆炳的"对话主义"等。上述五家都是在反本质主义思潮影响下对文学理论研究做出的具体调整,他们一致要求打破传统本质化、普遍化的言说方式,对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突破,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建构起新的文学阐释模式。这种对文艺学进行反思与重构的路径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共同汇集成一种时代潮流,成为新世纪理论界一种普遍化的学术倾向。对他们进行梳理无疑对于后来的文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生成与延展来自于感性审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二元对抗。人性启蒙和感性解放的历史诉求都通过美学的知识形态得以充分表达,此种学术场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变革。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总体化国家领导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知识分子公共启蒙的分化。面对市场伦理对大众文化的推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以及文学审美实践的影响,大众审美文化以面向大众的姿态、平等多元的共存理念和审美意识形态的介入性视角给美学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形成了从“终结”到“延续”的历时性叙事,“美学热”的精神理念与启蒙热情将持久地影响未来美学的发展。反思从“美学热”到审美文化的美学谱系,也存在“光晕丧失”和“主体困惑”等理论缺失,但也显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美学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源远流长,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摆脱了古代形而上学的朴素直观的独断的思维模式,但依然传承了对同一性、绝对性、确定性与必然性的迷信。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的哲学,当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经过马克思实践观与胡塞尔现象学这一环节,才真正使得传统形而上学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方法的核心范畴。作为一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理论置入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的命题。通过对文学的虚构性、自我指涉性、价值判断性的三重批判,突出其文学理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科学主义盛行 ,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广泛的贬低哲学存在价值的反“形而上学”潮流。在我国表现更甚 ,将“形而上学”看做是与“辩证法”对立的认识路线而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 ,其结果阻碍了我国社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有序、平稳过渡和转型 ,造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不良局面。实际上 ,“形而上学”对事物本质的形上探索 ,正是哲学的重要任务和份内工作。人类离不开信仰 ,而要科学地信仰就离不开“形而上学”。目前 ,对“形而上学”的彰显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 ;二是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 ,孕育和养成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江泽民同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 ,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纠正以往对“形而上学”的偏颇认识 ,才能使我们对哲学有更深和更全面的理解 ,进而发挥哲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使如何重建道德基础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代道德重建及其形而上的困境,重构了儒家形而上之“道”,指出了它所包含的神性与理性以及它所塑造的现代人格精神.由此得出儒家形而上是当代道德建构的文化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玄学美学范畴标志着中国美学的理论智慧与思维水平在魏晋南北朝所达到的一个高峰。玄学美学由否定谶纬神学而建立玄学本体论的美学,并通过玄学美学范畴的建构、完善,逐步使玄学美学本体论范畴趋于成熟。到南北朝期间,玄学美学范畴实现由思性向诗性性质的意蕴拓展,在熔取新的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使理论思维和实践拓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在新中国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出现的。从其开始之初,即没有按照文学特有的规律和轨迹向前发展。作为文学话语,它已经失去了文学所应具备的审美属性,但是作为政治话语,它却使得自身借助于文学话语的形象表达方式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宣传策略。不仅如此,民歌所蕴含的丰富的民间意识形态,在以文学话语面貌出现的强大的政治话语面前被主流化。另外,民众的广泛参与也使“新民歌运动”以政治话语的身份参与到政治节日化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来,从而显现着一个时代的生活特色和精神特色。政治话语借助于文学话语的力量巩固了当时的意识形态,但文学话语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文学话语失去了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政治话语也失去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应有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