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昌远同志是中共河北省委原副秘书长。他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47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从事秘书和秘书领导工作就有32年,退下来以后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秘书学理论。他是河北省秘书界、公文学界、领导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是全国有名的学者型官员。关于他的学术成果以及他对秘书学的贡献,上海《秘书》杂志原副主编刘耀国在《秘书界的一位学者型领导——李昌远》(见《秘书战线》2006年3期)一文中作了较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秘书学研究中多采用居高临下的领导视角来审视问题。秘书是为领导服务的,从领导角度来研究秘书和秘书工作是有必要的,可有效地促进秘书学理论的发展和秘书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如何从领导的高度、又如何运用领导的视角来观照秘书学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常崇宜先生是我国当代秘书学界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学者,对我国当代秘书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此,秘书学界人士给予他诸多美誉,如“著名秘书学家”、“秘书学科学术带头人”、“秘书学科教学开创者”、“秘书学界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川秘书学界领军人物”等。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秘书学界广大同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多种困难,多措并举开展专业活动,扩大秘书学的影响力,提升秘书学的专业地位,推动秘书学的学科建设。在此,对2022年秘书学界发生的大事作一梳理,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借此向社会发出秘书学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业务》2013,(7):63-64
首届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审工作于近期结束。 这次评奖活动是国内第一家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举行的首次秘书学(著作)评奖活动。2012年6月9日,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在天津创立。为了鼓励和发挥广大秘书工作者与从事秘书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秘书学科的建设和秘书工作的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举办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秘书学界广大同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扩大秘书学的影响力,提升秘书学的专业地位,推动秘书学的学科建设。在此,对2023年秘书学界发生的大事、要事、有意义的事作一梳理,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藉此向社会发出秘书学界的声音,展示秘书学人的作为,期冀中国秘书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一.问曩的提出 许多秘书学著作把“三服务”说成是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例如安忻的《秘书工作概论与实务》说:“我国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直接领导服务,为相关各级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简称为‘三服务’。”(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业务》2013,(14):63-64
首届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审工作于近期结束。这次评奖活动是国内第一家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举行的首次秘书学(著作)评奖活动。2012年6月9日,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在天津创立。为了鼓励和发挥广大秘书工作者与从事秘书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秘书学科的建设和秘书工作的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举办方放秘书学奖著作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秘书学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经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2012年,秘书学专业正式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不但为秘书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秘书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助力。当前秘书学研究仍在稳步前进,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少显现出一些波澜不惊的状态,带给学界的"惊喜感"和"成就感"不足。在新形势下,秘书学研究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秘书学界共同努力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钱世荣 《当代秘书》2003,(4):4-13,23
近20年来,我国秘书学研究者就本学科研竞对象问题发表过诸多不同见解,其中符合学科研完对象单一性原则并持续、系统进行阐述的有三种,即“秘书工作说”、“秘书活动说”、“管理辅助活动说”。有研究者对诸说长期争论不体感到厌倦,有研宛者认为“这些说法各有千秋。但究其实质,核心还是秘书工作及其规律。离开了秘书工作,抽象的秘书活动也好,现象也罢,是指什么呢?”^[1]这样的情绪和意见有其合理并值得重视之处.诸说的实际研究指向(尤其是对象的基本部位)的确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不应忽略的是:上述“三说”的差异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它们实际上体现着秘书学研究已经或正在形成的三种不同“范式”,^[2]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三种不同范式的发展脉络及其差异,进而在比较中选择出足以推进秘书学跨越“由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的界点”^[3]的主导范式,是我国当代秘书学研究“第三次爬坡”应努力攻克的一大难关。  相似文献   

11.
最近翻阅民国书刊,偶然发现1926年出版的邹韬奋编著的《书记之知能与任务》一书,细细阅看,其内容体例竞俨然是一本“现代秘书学教程”。一直以为中国现代秘书学的诞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这也是秘书学界的共识,不想邹韬奋早在1926年就已经初创了现代秘书学的学科框架。笔者查阅文献索引,发现邹韬奋这本书竟从未被当代任何一部秘书学著作提及。因此笔者认为该书对当下秘书学史的研究不啻是一个新的史料发现,其学科意义不同寻常。现不揣浅陋,试对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秦莲红 《当代秘书》2001,(6):21-22,36
秘书价值是近年来理论界对秘书学理论体系深化研究而提出来的新的理论课题。科学地揭示秘书价值,不仅可以充实、完善秘书学理论体系,而且对秘书人员的实践活动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许多秘书学著作把“三服务”说成是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例如安忻的《秘书工作概论与实务》说:“我国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直接领导服务,为相关各级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简称为‘三服务’。”(中国档案出版社年版,第页)但是,在秘书学杂志上,更多的文章认为我国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请看《秘书工作》上几篇文章的标题:《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秘书工作》(年第期,作者李昌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办公厅工作》(年第期,作者彭宏松)20031120041《以“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公安秘书学课程总体概述(一)课程基本情况公安秘书学是公安院校警察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公安秘书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公安秘书机构、公安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重点介绍公安秘书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该课程旨在初步培养公安学员从事公安秘书工作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知识素养和能力,对公安学员的  相似文献   

15.
再论秘书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秘书”一词是秘书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秘书学产生以来,对这一基本概念的定义却存在着诸多争议。有人统计,秘书学界对“秘书”的定义多达百种以上,这说明对“秘书”概念作准确定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作为秘书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秘书”下定义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我国秘书学界关于“秘书”的各种定义及其分析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通过揭示一类对象的特有属性将它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逻辑学关于定义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处延必须全同”,因此对“秘书”的正确定义应…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现代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肇兴,到2011年秘书学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秘书学的发展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30年来,秘书学的学科发展、秘书工作实践、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秘书人才培养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学科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不清楚、教学研究团队不稳定、专业美誉度不高等。  相似文献   

17.
秘书学在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普通高校纷纷设置秘书专业以来而新兴的一门学科。尽管目前高校所使用的秘书学教材有诸多版本,但从理论体系上看,都较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因此,从理论体系上进行探索,创建科学的秘书学学科体系,对于培养合格的秘书专业人才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办公室业务》2012,(18):52
<正>为弘扬方放同志忠于党的秘书事业、潜心研究办公室业务规律、为发展秘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放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方放秘书学奖》。一、《方放秘书学奖》以广义的秘书学为主要范畴,包括秘书学、公文写作学、档案学等领域,主要奖励深入研究和探索办公室工作规律和特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与应用价值,且对领导决策、推动办公室业务建设、推进秘书人才的培养产生较重要作用的或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论著、教材;同时,对秘书战线有突出成就的实际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进行褒奖。  相似文献   

19.
本来,我和董继超先生已相约:在2000年10月安徽宣州“全国秘书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上,就秘书学学科对象问题(尤其是我提出的“‘辅助领导’活动说”与他所坚持的“秘书活动说”的联系与区别)继续进行探讨。很不幸的是,意外的车祸永远地中断了我们之间本该其乐融融的切磋。好在董先生拟在宣州研讨会上交流的《秘书学问题新探——关于学科对象问题》(以下简称《新探》)已蒙《秘书》2000年第12期刊发,  相似文献   

20.
在秘书学科史、论、专、技各研究领域中,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深入开展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古代秘书人文精神,批判、借鉴、创造、整合我国传统秘书学思想,以便古为今用。相对于古代作家或历史人物研究,古代秘书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如作为书法家的王羲之和秘书郎的王羲之.作为诗人的李白和翰林供奉的李白.后者秘书学层面的研究显然要薄弱得多。因此,对古代秘书人物研究现状以及学术生长点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化秘书人物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空间,提高秘书学科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