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6,(1):35-37
2005年,德阳市社科普及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特别是省社科联科普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及市级学会的大力配合下,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的要求,全面贳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社科联要求和市科普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己任,结合德阳市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3,(5):50-55
2003年9月15日至16日,全国第六次社科联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有黑龙江、天津、山东、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河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甘肃、新疆、江西、广东、四川、重庆和云南共19个省市区社科联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社科联副主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9,(1):37-37
2009年是西南交通大学社科联成立的第一年.我们将在省社科联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兄弟院校社科联的先进工作经验.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真正发挥社科联的功能,为推动我省和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结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际,2009年主要工作有: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06,(1):24-26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科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文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党委、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大众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理论研究、社科咨询服务,加强学会管理、社科规划评奖和社科普及工作,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和谐社科联和社科界建设,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开放四川、法治四川、和谐四川、生态四川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4,(7):41-41
2004年6月23日,宜宾市第二次市级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市委党校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央3号文件和四川省委13号文件精神;交流工作经验。60多个市级学会的负责人和各区县委宣传部的分管部长、理论教员参加了会议,部分  相似文献   

6.
7.
《四川社科界》2005,(8):35-35
7月15日,乐山市社科联召开了科普工作总结暨“双先”评比工作大会,市级各学会科普工作负责人和秘书长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社科普及工作,对下半年的科普工作和第十一次先进学会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8.
《四川社科界》2005,(12):28-28
各市、州社科联,省级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 2005年,我省各市、州社科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件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8,(1):22-23
2008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省社科联也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省社科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努力推进社科研究、学术活动、社科普及发展.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不多,社科工作者社科普及读物创作积极性不高。为鼓励促进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社科普及读物的创作出版,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要,经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我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暂定每年为20个社科普及读物创作立项,从省社科联社科普及经费中划出一笔款项作为课题费,资助立项课题的创作。省社科联于四月下旬向省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州社科联,省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印发了申报科普立项的通知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申请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6,(6):25-28
一、200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上半年,省社科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初主席办公会议审定的工作要点,深入贯彻中央3号文件、省委13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国家基金课题申报、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全省“十一五”社科规划以及社科联工作创新,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7,(1):8-12
200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省社科联也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省社科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增加亮点,积极推进和谐社科界建设.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5,(1):41-45
2004年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半。新年伊始,中央和省委相继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6月28日,省委又专门召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的措施,我省社科工作者深受鼓舞。目前,社科界发展态势很好。各级社科联和学会活动频繁。工作积极性高涨,规划评奖有序开展。学会管理、社科普及卓有成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9日,市社科联召开全市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市社科界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的总体部署,团结和凝聚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繁荣学术,推进科普,巩固阵地,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社科界》2005,(1):46-49
四川省社科联2005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增加亮点,务求在服务发展、机制构建、推出精品力作和自身建设等方面都有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05,(10):39-41
市州社科联工作会议,省社科联党组很重视,在家的领导都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时间紧,内容安排也比较多。各市、州社科联交流了工作,大家发言有两个明显特点:1、各地贯彻落实中央3号、省委13号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态度积极,措施有力,社科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使社科联的职能进一步明确,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自身建设有了新的进步,推进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步,社科战线职工的精神状态比较振奋,可以说是人心齐、事业兴。2、在社科研究、学会管理、社科普及、社科评奖和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尤其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人民大众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的办法和途径,丰富和发展了社科联工作。守勋、其知、永进、世廉也都就做好社科联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办公室、规评办、科普部商量了具体工作,我都赞成。会上市、  相似文献   

17.
《四川社科界》2008,(5):24-27
一、宜宾市开展“十百千万”社科普及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省社科联的具体指导下.在宜宾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重视下,从2006年开始,宜宾市组织开展了“十百千万”普及社会科学城乡联动系列活动,多层次、全方位搭建社科普及宣传平台.在提高社科普及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建设美好新宜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4,(12):32-32
2004年度,我省各市、州社科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科普及活动,为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社科界》2004,(5):18-1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广泛动员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职责,把2004年科技活动周活动落到实处,四川省社科联、成都  相似文献   

20.
7月20-21日,由广东省社科联倡议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海南等九省区社科联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了。这是“泛珠三角”区域社科联在新世纪之初,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而举行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