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管理理念是中国银行业最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国际资本管理的要求和中国银行业资本管理现状使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对银行业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本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国际化经营,作为九十年代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其发展状况十分引人瞩目。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体制的变革,银行国际业务规模的不断加大,全球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债券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全球化以及资金融通网络化,使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得到迅猛发展。跨国银行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国际间资本的往来和流动,而国际本市场的发展也为跨国银行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和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进行跨国经营,能够使中国银行在更高层次开展合作,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采取以市场为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金融国际化经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银行业在促进实施宏观经济稳定和结构调整政策以及维持经济强劲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来自外资银行的强力竞争,银行业将经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国必须继续深入改革,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改善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机制。金融体系的改革,特别是银行结构的多元化,加强了我国银行内部间的竞争,从而改善了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质量。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引进最先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作法,改善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创新,改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广泛的金融服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及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加快金融创新的需要,也是应对外资私人银行竞争的需要。随着中国银行业步入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中外资银行竞争将会集中于高端客户领域,私人银行业务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当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制约因素,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中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目前面临着两大机遇和四大挑战,面临的挑战远远多于机遇。目前,与其说其对中国银行业履行着监管的职能,还不如说它肩负着推进中国银行业体制改革的重任。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现阶段通过内部的产权制度改革来促进它们的发展,比从外部对它们严格监管将更富有成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是十分棘手的难题,这也就意味着产权制度改革将是银监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体系.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能简单接受国际经验,而要立足国情注重吸收他人经验,这才有助于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平滑转型.我们若以量的变化与质的差异为标准,可把中国银行业1979~2009年这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时期划分为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进式改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外投资主体以国有制为主和以政府控制为主。这种以“二主”为特征的体制是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极不相符甚至相互排斥的。重建中国境外投资主体的产权基础 ,目前需抓紧的是建立和发展以国有股权为融合核心和以私有产权为融合核心的跨国公司 ,选择和发展以外国资本产权为纽带的跨国公司 ,并进一步完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外部支撑体系。可以说重建中国境外投资主体 ,是中国企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又将经历的一次新的历史发展与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外资银行现有的市场格局显然并不是充分竞争的结果。入世后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将促使中国的金融业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外资银行势必将成为活跃在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力量。中外银行业之间将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广泛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也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是争夺优质客户、重点业务和优势人才。中国银行业竞争的有利条件是有健全的服务网络、本土经营、国家信誉的支持 ;不利条件是组织结构不合理 ,业务品种少、服务水平较低 ,资本实力较弱、资产质量较差 ,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激励约束等。对策是采取合理保护措施 ,加紧改革组织结构 ,大力推行优质客户发展战略 ,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 ,加快电子化、网络化建设 ,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宋琴 《兰州学刊》2011,(4):59-62
文章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其系统风险排序发现:非国有股份制银行所面临的系统风险明显高于国有股份制银行。未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应致力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扩充融资方式和渠道;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市场充分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经历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加强管制、限制竞争"、"开放市场、与国际接轨"三个阶段。从竞争性银行体制的建立到国有银行法人制度改革,再到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审慎性监管原则的重新确立。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步伐都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向深入。现阶段银行业全面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解决银行业制度层面问题的机遇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93-199
返乡精英农民工与普通农民工创业是复杂的博弈竞争过程,受农民工初始财富、经济投资规模、经济投资与社会资本投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经济投资与社会资本投资竞争拥挤、政府政策和在乡农民竞争等因素的非对称影响制约。众多因素不仅影响两者创业投资均衡策略、均衡水平、均衡变化方向与速度,而且影响其创业投资路径选择,导致两者投资具有多均衡性、多路径性、非对称性、初态依赖性与阶层分化性,创业投资将呈现出结构失衡状况。政府应该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统筹平衡推进返乡精英农民工、普通农民工与在乡农民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面开放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岐 《河北学刊》2007,27(3):178-182
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将进入全面以外开放时期。对此,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持续改革和创新:一是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在业务与管理方面的创新重点包括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制;四是鼓励和支持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以此全面加快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资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并存的基本格局。然而,要形成中国银行业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局面,关键在于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而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仅仅通过对中资银行业的现有机构进行存量改革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制度创新途径就是进行增量改革,即通过制度创新允许大量非国有产权主体进入银行业,建立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银行并购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国际间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汹涌而来,势必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购,以其复杂性、风险性向中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是从四个部分来论述的:简要分析了国际银行业间并购的状况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内在问题,推论出并购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面对并购浪潮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并举的重要关头 ,科技界人士亟需将其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 ,企业界人士力图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 ,金融界人士谋求开发有效的投资工具 ,而国家则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制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选择。本文提出我国可借鉴国外风险投资业发展经验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 ,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日等国先后改革了其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国金融业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金融混业势在必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推出,扫除了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障碍,为混业经营打开了一扇门。它的出台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构建银行持股公司的一种形式,是混业经营的有益探索,不仅使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意味着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空间的进一步扩大,既给商业银行提供…  相似文献   

18.
美国银行业不恰当的薪酬制度及其导致的激励失控是次贷危机的重要诱因.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薪酬激励也存在单边激励倾向突出、激励机制背离安全稳定等内在缺陷.中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应当引入风险防范目标,以期在诱正利益相关者动机的同时规范其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次世界大战间尤其是 1 92 7年至 1 93 7年 ,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银行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法规的建设、银行家队伍的成长以及近代中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理念和方式的变化等等 ,是这期间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数据变化和内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 ,还可以看出 ,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是多种因素特别是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及金融界、政界、理论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判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测度、判断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是确保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展、稳定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达此目的,本文首先给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全面、准确衡量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模型;借助于该模型,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与自身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在入世过渡期间上升幅度迅速加大;而与成熟的美国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仍有较大差距。最后,基于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判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