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明治时期的十种官话课本里出现了1510个北京话词语,这一惊人的数量不仅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口语的基本面貌,也体现了官话课本的"京味儿"风格和实用主义的教学策略。这些北京话词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再现了清末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为北京话词语研究、北京方言词汇史研究、北京官话研究以及辞书编纂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汉语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收藏于韩日的19世纪中晚期朝鲜汉语会话书,是一批内容为中朝边境贸易、体例同中有异的朝鲜民间汉语“会话类”教科书文献;在清代北京官话教材的大背景下,这批汉语会话书也是清代“北京官话”的口语教科书,并与同时代的日本和西人编写的汉语教科书共同构成了19世纪域外汉语北京官话教科书体系。因此,19世纪中晚期朝鲜汉语会话书为清代汉语官话、汉语方言、语言接触以及韩国汉语教育史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域外文献,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北京官话地位的确立,与海内外官话的传播模式紧密相联。在中国本土,清朝的《圣谕广训》白话宣讲运动、《清文指要》满汉双语教学、"正音运动"与闽粤方言区正音馆的设立等等,促使官话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推广传播。同时在南方工作的西洋人认识到北京官话的地位,在根据当时本土官话代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外文翻译、直接引用或改编加工而形成了符合北京官话的口语教科书,这个过程加速了北京官话的海外传播,为北京官话地位的确定提供很好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中介词“起”的用法比较复杂,不仅可以单独作为起始义介词使用,还可以和其他成分组成表示起始义的框式介词。在框式介词中,“起”的前置词和后置词用法之间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跟“起”的虚化程度以及虚化方式有关。处于名词短语前的介词“起”在与其他同类介词的竞争中逐渐消失,但清末北京官话中起始义介词的多样性正体现了共同语形成过程中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对明治时期日本的航运扶持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近代日本航运发展的脉络和航运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并阐述一国的航运政策对本国航运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明治政府对日本海运业的扶持政策分为两个阶段:在明治前期主要是以政府参与创立航运公司为主;明治后期则参照国外(主要是法国)政策,制定相应的造船和航行奖励金法案。日本明治前期的航运扶持政策为日本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明治后期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得日本的航运实力迅速加强。国家的扶持政策是日本航运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明治时期日本的航运扶持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近代日本航运发展的脉络和航运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并阐述一国的航运政策对本国航运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明治政府对日本海运业的扶持政策分为两个阶段:在明治前期主要是以政府参与创立航运公司为主;明治后期则参照国外(主要是法国)政策,制定相应的造船和航行奖励金法案。日本明治前期的航运扶持政策为日本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明治后期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得日本的航运实力迅速加强。国家的扶持政策是日本航运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藤田大诚对日本明治时期"神道研究"如何兴起进行了考证,通过整理、分析日本明治时期进行"神道学"兴起以及发展脉络,他认为传统"国学史"的神道研究,是在传统性的"国学"系的学问的基础上,导入了近代以后"哲学"的学问给予了刺激的结果.藤田大诚还论证了日本明治时期的国学与近代神道学的关系,指出大正时期的"近代神道学"成立的前提,是以"国体"的学问、同时排除"神道"的宗教性作为"近代国学"发展的根据,在强调日本固有之学这点上,日本近代"国学"与"神道学"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明治时期是日本国民近代伦理观念的形成时期。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明治初年到明治20年代初,这一时期伴随着启蒙运动和自由民权运动,欧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使日本传统伦理体系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指的是明治20年代,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对欧化主义风潮加以反思的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国粹主义为表现试图向主流社会伦理思潮复归。第三阶段指的是明治30年代,这一时期《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伦理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辽宁境内共有三种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将从词法、词类、句法和范畴四个角度对辽宁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但目前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值得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明治政府的现实需要、德国古典哲学的适应性、日本学院哲学家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近代日本移植德国古典哲学这一现象和特点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在明治中期以后被移植到日本,成为取代英美法哲学的官方哲学,是与明治政府的客观需要和文化政策、德国古典哲学与明治政府的需要之间的某种一致性、学院哲学家的现实政治态度分不开的。以上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日本移植德国古典哲学的独特性,这对近代日本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最早出现的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著作之一,《日本杂事诗》对于当时国人了解日本、认清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杂事诗》的“定本”和“原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出版十余年后对其进行有意识的修改,包含着对日本的重新审视和评价。通过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通过担任驻日文化参赞等一系列外交职务,黄遵宪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民主观念逐步形成,对日本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这无疑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日本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明治时期日本脱亚入欧,欧美诗歌体式传入日本,汉诗受到冷落,甚至出现了汉诗否定论。但小野湖山始终没有停止汉诗创作,并继续进行着抄选和刊刻清诗的活动,《晚香园梅诗》即其所刊刻的清诗之一。该诗集为清代闽中林潭著,陈元辅作注,王登瀛作跋。经考证,1721年春,作为谢恩使的琉球诗人程顺则完成公务离开北京到福建,并在福建逗留到6月。在此期间,程顺则通过陈元辅和王登瀛,看到了林潭的咏梅诗,决定出资刊刻。该诗集刊刻几年后传到日本并被重刊,现存最早的和刻本《晚香园梅诗》刊刻于1725年。一百三十年之后,这部诗集才引起日本诗坛关注。1855年出现许多刻本,小野湖山所刻也在该年。湖山借刻此集表达了自己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对日本文化和日本国民性的认识从早期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和弱国子民的悲哀诉说到20世纪30年代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的理性评价,包含着爱与憎的感情纠结。他以日本为镜子参照本民族文化和国民性,进而对之进行批判,这正是明治大正时期留学日本的一代中国人认识日本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日本就形成了具有东西方文化内涵的经济思想体系,明治维新的繁荣和巩固促进了这一体系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西方科学技术在日本的传播,实际上也是日本对域外经济思想的吸收和消化过程。明治时期,是日本经济思想的成长时期,当时的社会也为各种思想的交汇和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和自由的空间。目前日本正在经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三次大转折,当代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的文化特征也继续而深刻地影响着日本。  相似文献   

15.
日本早期翻译儿童文学兴起于明治中期,大致有四种形态:1、对成人文学的改编;2、法国沙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等人作品的改编与翻译;3、以"御伽噺"的形式移植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4、以近代的长篇读物为主的创作型翻译作品.早期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固有名词的改译;2、用日文字母"假名"注释汉字;3、异国风物的日本化;4、文饰点缀;5、变更文体;6、省略与补充.本文还对岩谷小波等作家的译介活动作了评述,揭示了明治期翻译儿童文学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明治时期的写实主义小说《金色夜叉》反映日本明治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金钱物质的崇拜,以爱和恨的永恒情愫表现作品的复仇主题,诠释交织着爱与恨的情爱复仇主题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石泰因(Lorenz von Stein)行政学理论在日本的影响。文章分析石泰因与伊藤博文的相遇,日本"朝拜石泰因"现象的出现,以及石泰因的"宪政"与"行政"相互抗衡的理论如何具体影响明治国家建设。文章重点分析日本行政学对于石泰因行政学理论,特别是"宪政"与"行政"相互抗衡理论的青睐,以及近年来石泰因理论淡出行政学教科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明治维新固然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性标志,但明治政府拉开这一序幕的第一步骤,却是东京迁都。这意味着,具有资本主义转型内涵的近代化功能首先在都城建制中得到落实。当这一落实逐步构成了对地方的强辐射和绝对影响时,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造才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