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三向量a,b,c的双重向量积的证明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直观的证法。为了证明 a×(b×c)=(a·c)b-(a·b)c (1) 只需证明 a~0×(b~0×c~0)=(a~0·c~0)b~0-(a~0·b~0)·c~0 (2) 其中a~0,b~0,c~0为单位向量。因为若(2)成立,则在它的两边同时乘以|a|,|b|,|c|,立即得到(1)。 设三向量a,b,c都不是零向量,且b,c不共线以及a不与b,c垂直。将三向量的起点置于同一点o,b=OB和c=OC所在的平面为π,  相似文献   

2.
1954年S·Bcathy证明了 (K-H)(3K-5H)≤12S~2≤(K-H)~2 (1)式中S表示以a,b,c三边为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H=(1/2)(a~2+b~2+c~2),k=ab+bc+ca 1988年,陈计将①式左边不等式推广为P≥1或P≤0时有 S~(2P)≥2~(2-4P).3~(P-2)·(K_P—H_P)(3K_P—5H_P) (2)  相似文献   

3.
高中代数下册中已经推证了两个基本不等式的定理。定理一:若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其推论为:若a,b∈R+,则a+b/2≥ab~(1/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定理二:若a,b,c∈R+,则a_3+b_3+c_3≥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其推论为:若a,b,c∈R+,则(a+b+c)/3≥abc~(1/3)(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推广后可得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_1=a_2=…=a_n时取等号。它们在数学解(证)题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如何正确、科学的应用,使解(证)题更正确,简便,并通过分析思考达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2~(1/2)无理性的证明已有多种,其中不乏简单明了的,现在再给出一种简易的证明。 证明:(应用反证法) 假定2~(1/2)=a/b,其中a,b为互质的正整数。由此得a~2=2b~2 由于b~2只能以0,1,4,5,6或9为末位数字,因而2b~2只能以0,2或8为末位数字。  相似文献   

5.
一.用模式“M/M”代换“|”例1.已知a+b+c=0,求证: a(1/b+1/c)+b(1/c+1/a)+c(1/a+1/b)+3=0证明:a(1/b+1/c)+b(1/c+1/a)+c(1/a+1/b)+3 =a(1/a+1/b+1/c)+b(1/a+1/b+1/c)+c(1/a+1/b+1/c)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证明形如“1/a+1/b=1/c”的类型的题目。1 等价变换,对结论进行逆向思考 对形如“1/a+1/b=1/c”的命题的证明,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把结论做等价变换,如把结论变形为“c/a+c/b=1”的形式,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 问题:求y=(4a~2+x~2)~(1/2)+(c~2+(b-x)~2)~(1/2)的极小值,其中a、b、c∈R~+ 对于此类问题很多人感到力不从心,且也没作过专门的研究。本人拟一抽文,对此题给出几种不同的解法,有幸请教于同行们。 解法一:平面几何法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制初中几何教材中有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这三条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 ,我们通常称为圆幂定理 .圆幂定理 ,实质上是反映两条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 .两条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可用下图 1-4表示 .交点在圆内 :相交弦定理 ;交点在圆外 :双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 .圆幂定理 ,是反映两条直线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 ,它不仅在证明比例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而且在其它几何证明题中也经常应用到 .1 证比例线段例 1 如图 5 ,AF为⊙O的直径 ,AF⊥BC ,垂足为D ,DE ⊥AC ,垂足为E .…  相似文献   

9.
定理1: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坐标原点的同侧,则必有对应的二次方程ax~2+bx+c=0[a≠0]的{△>0 (x_1x_1)>0}(x_1,x_2 为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反之亦然。 证明:∵ 二次函数的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 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相似文献   

10.
在平面解析几何里,介绍了所给双曲线是标准方程x~2/a~2-y~2/b~2=1时,它的渐近线的求法(此时它有两条渐近线,其方程为y=±(b/a)x))。对于双曲线的一般方程,固然可以利用坐  相似文献   

11.
设s,t满足gcd(s,t)=1,s>t的正整数,a=2st,b=s~2-t~2,c=s~2+t~2。证明了:若c为素数幂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b有因子b_1≡±5(mod8),(2)b≡-1(mod8),(3)5|c。则不定方程x~2+b~y=c~z仅有一组正整数解(x,y,z)=a,2,2。  相似文献   

12.
1  (a21 a22 ) (b21 b22 )≥ (a1b1 a2 b2 ) 2和 (a21 a2 22 )≥ (a1 a22 ) 2的证明及应用定理 1 设 ai,bi,∈ R  i=1,2 .则 (a21 a22 ) (b21 b22 )≥ (a1b1 a2 b2 ) 2 当且仅当 a1b1=a2b2 时等号成立 ,(约定 bi= 0时  ai=0 )证明 取辅助函数 f(x) =(∑2i =1a2i)  相似文献   

13.
特征为素数p的域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本文目的是探讨它的逆命题的特性。 在[1]文中已得结果:设域k的元素个数|k|≥p(素数),且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则k的特征为p。本文推广其结果,即 定理1.设域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p是素数),则或(1)k的特征为p;或(2)k的特征为g(g相似文献   

14.
1.引言 设P、Q、R分别位于△ABC的边BC、CA、AB上,且将△ABC的周长三等分,即AQ+AR=BR+BP=CP+CQ,QR=p,RP=q,PQ=r,则 p+q+r≥1/2(a+b+c)(1) 不等式(1)早就被人所知道,但它的证明无论是分析的还是几何的,都是十分复杂的。1960年,A·Zirakzadeh给出了一个属于纯粹几何的冗繁证明。1988年,曾振炳给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证明。到1991年,杨学枝给出的证明则更加简单,令人惊异。而且他认为,(1)式似乎可以推广为:若AQ+AR=μ,BR+BP=λ,CP+CQ=ν,则  相似文献   

15.
<正> 二次函数f(x)=ax~2+bx+c(a>0,x∈R)有如下性质:b~2-4ac≤0(<0)=f(x)≥0(>0)(x∈R) 由于上面性质是一个等价命题,因此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应用,即由b~2-4ac≤0(<0)推出f(x)≥0(>0)(x∈R)及由f(x)≥0(>0)(x∈R)推出b~2-4ac≤0(<0)。下面  相似文献   

16.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则至少存在一点ξ∈(a,b),使得f(b)-f(a)=f′(ξ)(b-a) 在证明中值定理的过程中,要用到 罗尔定理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b)=F(a),则至少存在一点ξ∈(a,b),使得F′(ξ)=O。(每一种数学分析书都有证明)  相似文献   

17.
Fermat定理及其应用,能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对有些问题可以给出更加简捷的解法。 一、费尔马定理 定理1 若p为素数,对于任何整数a,有p|a~p—a或a~p≡a(modp) 由此定理易于推出: 定理2 若p为素数,且(a,p)=1,则p|a~(p-1)—1或a~(p-1)≡1(modp)  相似文献   

18.
以下设 p 是大于2的质数,a 是 p 的平方剩余,b 是 p 的平方非剩余。现在我们要解x~2≡a(mod p)(A)这个二次同余式,这就是说,要找出一个求解公式。若 p=4n+3,则已知x≡±a~(n+1)(mod p)是(A)式的解。若 p=8m+5,则(A)的解式也不难求出。但时于 p=8m+1,正象在他的书第四章第35节内所说的,一直还“没有现成的公式。”华罗庚先生在他的“数论导引”(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一书内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当他  相似文献   

19.
积分中值定理在一般的《数学分析》教材中是这样叙述的:当f(x)在[a,b]上连续时,有integral from n=a to b(f(x)dx=f(ξ)(b—a)),其中ξ∈[a,b]本文将对该结论做一点推广,即当f(x)在[a,b]上连续时,有integral from n=a to b(f(x)dx=f(ξ)(b—a),其中g∈(a,b)。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了对于直径为3的树S(a,b)(a≥b≥1,a+b+2=n,n-12≤a≤n-3)的Laplace谱排序,证明了它的Laplace谱半径μ(S(a,b))随a的值严格单调递增,而它的第2大Laplace特征值随a的值严格单调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