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欣  黎洁  刘伟 《统计与决策》2016,(9):137-140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初级能源消费问题是影响自然区保护及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问题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受农户家庭规模、家庭经济状况、耕地面积等家庭人口因素影响;农户的劳动机会成本也是影响初级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农业机会成本越高农户越倾向于依赖初级能源,林业机会成本越高则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初级能源的获取;地区差异、政治因素、环境政策等特征也对初级能源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ARIMA模型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对未来能源消耗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我国湖北省为例,利用1980~200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为基础,运用ARIMA模型进行能源消费的预测,达到了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能源-经济系统和湖北省能源消费问题的复杂性,借助哈维尔摩增长模型构建能源消费的确定型时间连续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刻画了其离散化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非线性理论,以计算机模拟为基本手段,对湖北省能源消费模型的长期演化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对模型的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曼 《统计与决策》2007,(23):131-133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偏重型的工业结构特征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基本特点,引入了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并计算了湖北省1992-2009年的指标数据。然后进一步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协整模型。最后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都比较高。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湖北省重工业化程度增强是导致湖北省能源消费量上升的格兰杰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相关数据,理论和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来说,2012年中国是隐含碳净出口国;对大部分行业来说,隐含碳出口量也大于进口量.由于存在大量产品进口加工之后再出口的现象,因此隐含碳出口量较大的行业进口量也较大.(2)在保持隐含碳贸易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行业隐含碳贸易量份额的增加量等于其他所有行业的减少量之和.  相似文献   

7.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6年间28个OECD国家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确定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的估计发现: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国碳排放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从长期看,部分国家碳排放与GDP的关系呈现倒“U”形,部分国家呈“U”形。  相似文献   

8.
李力春 《统计与决策》2017,(13):140-143
文章基于1978-2015年能源统计数据,使用VAR模型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协整关系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三者之间成立,依据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重心模型探究中国能源消费重心变化规律及其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置都偏离几何中心,偏于东南部地区.但能源消费重心有向西、向南偏移趋势,而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偏北的运动趋势,二者呈相反方向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各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源消费的ARIMA模型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Box-Jenkins法的ARIMA模型,对1953~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值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建立了1953~2005中国能源消费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3,1,3).检验结果表明,ARIMA(3,1,3)模型对原始数据序列有着较好的似合效果,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短期内中国能源消费量的预测.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中国能源消费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基于岭回归方法的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平 《统计与决策》2012,(21):146-14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资源需求量的加大,能源消费呈现出连年攀升的态势,对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成果已有很多,但或多或少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对整体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岭迹图对k值进行确定后得到了最佳回归模型,最后得到各贡献变量及相关贡献值,希望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时代,经济的有序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匹配性是能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关注点.文章基于VAR模型,利用1985-2014年的能源消费和区域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量较大省份的能源消费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和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能源消费较大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中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拓宽利用优质能源渠道以达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能源需求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建立模型对湖北省2005-2020年期间的不同经济方案下的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湖北省“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必然不同,对能源的需求和不同能源品种的需求必然存在差异。为深入了解中国能源消费状况,探讨六大产业部门也即六大能源终端使用部门的能源消费特征,分别建立能源消费总量(EC)、煤炭(EC1)、石油(EC2)、电力(EC3)、天然气(EC4)的面板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6.
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与短期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误差修正模则,对我国三次产业产出与其能源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LMDI方法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1978-2014年中国能源效率序列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波动的基础上,设计中国能源效率、经济发展速度及能源消费总量的时间序列模型,利用计量模型分析2015-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倾向性,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效率将提高到1.775 3万元/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将超过60亿吨标准煤;同时,进一步利用改进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能源消费需求主要构成的比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消费的直接和间接机制.研究发现,虽然技术进步能够通过降低能源强度来减少能源的消费量,但同时也会通过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来间接影响能源消费,从而产生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由于能源价格的政府管制、对国有企业的依赖程度和监管效果的差异,技术进步对于回弹效应的能源价格渠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产权结构渠道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其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渠道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的回弹效应.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足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间接机制来实现能源消费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国内大量关于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或表面现象,没有挖掘深层次关系。通过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实证研究,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模型,找出特定地区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真实”关系,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