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6日,宜城市福利院组织眼务人员为全院老人分发了暧手宝,以保证全院人住老人夜间取暖。宜城市福利院居住着100多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72岁,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有20人。由于连降暴雪,宜城市气温骤降,最低温度达零下6℃,部分老人夜晚开始出现手脚冰冷现象,身体明显不适。为了确保老人们安全过冬,宜城市福利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自筹资金2000余元购买暧手宝,并组织服务人员逐个分发到老人手中。  相似文献   

2.
山区小县如何搞好五保老人供养?湖北省兴山县坚持跨乡连片建设中心农村福利院,对五保老人实行联乡集中供养,全县农村福利院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五保老人生活环境好了、生活质量高了,想入院的五保都老人增多了。  相似文献   

3.
山西忻州市现有孤残儿童1113人,其中忻州市福利院集中供养43人,社会散居供养1070人。在保障待遇上,福利院供养的孤残儿童月均享受600元生活补助标准,社会散居的孤残儿童月均享受300—8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弘扬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诚信体系建设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信于民的社会承诺。近年来,湖北省宜城市针对农村福利院房屋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薄弱、规划不合理、环境不美观、居住不舒适等问题,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乡镇自筹一部分、上级民政部门补助一部分和民政福彩资助一部分”的办法,在全市大力实施农村福利院改、扩建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对13所农村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床位360张,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12名,使愿意进入福利院居住的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5.
大龄残疾儿童是儿童福利院里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如何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甚至达到独立或半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众多福利院面临的课题。西宁市儿童福利院通过建立“青少年之家”的供养模式,为大龄残疾儿童提供生活教育、职前训练,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福利院大龄残疾儿童安置问题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朱静君 《社会工作》2011,(13):24-25
伴随社会发展出现的家庭结构弱化、家庭照顾弱化,西方国家通过举办大型的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将孤儿、贫困儿童、精神病人、老年人集中到各个福利院实施照顾,推行高福利政策。各种类型的福利院与被照顾者生活的社区是相互分离的,也就是说,被照顾者要进入福利机构接受照顾,就必须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  相似文献   

7.
优势视角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国外以及一些社会工作开展比较成熟的地区,已经获得了一种毋庸置疑的认可.文章采用立足案主优势的视角,比较福利院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讨论在优势视角之下如何看待福利院儿童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经历和现实的生活方式,并最终进行一种新型福利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路径和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养老服务机构中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由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社工系师生组成的调研组对三河市星光福利院进行了调研.调查采用个案访谈的方式,试图了解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软性服务(心理照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提出建议,促使机构改进服务,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同时,为老年人带来情感的慰藉.此外,机构服务提供的途径和方式,专业人员参与与否,也是本次调查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寄养儿童的观察以及与寄养儿童的情感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家庭寄养,就是将部分生活在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送入到一个完整的家庭之中。大家知道,福利机构的居住、医疗、教育等综合条件比家庭相对要好得多,那么将这些儿童送入寄养的意义何在呢?显然家庭能够提供福利院无法满足的情感依恋和家的温暖,因此,掌握并指导家长如何进行情感交流是重要的。对寄养儿童的观察1.精神:新生儿醒觉时间短,对周围反应少,但不舒服就会哭叫,抱起来即安静。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逐渐减少,只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1,(1):2-F0002
1992年建立的天津市社会福利院,是由国家兴办的专门从事对智力残疾人进行收养、医疗、康复、教育的天津市二级福利院。 福利院建院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智障收养人员的日常生活,天津市政府、市财政局、市民政局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使福利院的智障收养人员生活幸福并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孙凯 《社会福利》2006,(11):11-13
近年来,我国福利院中孤残儿童照料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单一的集中供养向多元化供养模式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些孤残儿童向家庭的回归。家庭照顾模式,使福利院的儿童得到了更宽广的生活环境,获得了更多的开发和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受到了更多的生理和情感上的照顾,寄养家庭成员与儿童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社会大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对儿童福利院的硬件改善上面,希望通过对福利院硬件设施的升级和完善,表达对孩子们的人文关怀,通过对他们肢体的治疗和康复,使他们感受到幸福和周围人们对他们的关切。遗憾的是,在这种善良的背景之下,人们发现福利院的孩子们并不象想象得那样对社会心存感恩,而是多数表现出个性的缺乏和社会性失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即生活”、 “做中学”的教育理论,结合福利院特殊儿童经验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差、泛化难、认知能力弱等特点,笔者认为福利院学前特殊儿童院校衔接课程应遵循四项原则: 一是课程内容生活化.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使得他们在认知性的课堂上缺乏兴趣,难以调动主动性.而与其生活相关的内容则能引起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58岁的李正信,幼年因患小儿麻痹,左下肢严重残疾。在儿童福利院长大的李正信,成年后就在福利院参加了工作,对福利院有着深厚感情的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助残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任飞 《社会福利》2004,(4):15-17
随着社会福利机制不断健全,我国专为孤残儿童建立的生活保障机构——儿童福利院,也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它能够为孤残儿童提供合乎卫生的饮食以及正常生活的充分照顾,并提供医疗保障和基本教育,总体上满足了儿童发展中体能、智能等发展的需要。但如今,福利院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已成为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福利院儿童和社区家庭儿童一样,成人后将面临就业、住房等一系列实际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务前社区余女士,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在读大学,家庭负债累累。为帮助她家摆脱困境,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其解决城市低保的同时,还想方设法,通过有关部门把她安排到福利院担任护理员。余女士每个月能领到500多元的工资。由此,她的家庭生活宽裕了许多。  相似文献   

17.
福利院儿童自尊与情绪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自尊和情绪适应性是出现在儿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研究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研究对象大多限于正常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和青少年。本研究试图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来探寻这一特殊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所具有的自尊和社会适应性特点,以期对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案例:2006年10月15日,贵州省某县居民李某(男)向派出所报案,称拣拾到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公安机关制作笔录并出具报案证明后,将女婴送交县民政局并由福利院抚养.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务前社区余女士,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在读大学,家庭负债累累。为帮助她家摆脱困境,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其解决城市低保的同时,还想方设法,通过有关部门把她安排到福利院担任护理员。余女士每个月能领到500多元的工资。由此。她的家庭生活宽裕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6月18日上午8点18分,随着一阵隆隆的鞭炮声和挖掘机的轰鸣声,湖北省宜城市社会福利中心正式破土兴建。宜城市社会福利院始建于1980年4月,位于市区丁家巷12号,为省级“二级福利院”。1997年,为了改善福利院城镇“三无”对象的居住环境,经市政府批准,在院内兴建了一栋五层高的老年公寓。因受资金限制,仍保留了四栋平房未予撤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