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中国社会颇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中深入考察,其涵义实多歧而微妙。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也是近代学人追求学术自由的一种反映,吁求学术能独立于政治;更是近代学人治学态度的体现,对实用价值的一种超越,即学术能独立于“致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问题与"文化学"建构的本土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受西学启示,部分中国学人致力于"文化学"的建构.20世纪以来对于本土文化问题的广泛关注,提供了"文化学"理论在中国的独特的社会需求,导致"文化学"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文明边缘、学术文化落后的国家获得特别的发展,与其在西方学术界的景况相比,甚至十分超前.这一学科在中国,发轫于20世纪初开始的中西文化冲突;1930年代的文化论战对它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推动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和争鸣;建构者关于"文化学"学理的阐述,与思想界的文化论争紧密联系,学科的建构实际上以论证各自的文化观为基本目的.这一学科建构过程,反映了中国学人通过"文化学"学科的建构来"准确"认识自身文化价值的期望,和把握文明认知和自我定位的理论工具的需要.总的来说,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的派生.  相似文献   

3.
孕育于近代社会中的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内核的王国维之现代学术,空间表现形态为抗争"他者"中现代学术和近代学人的异化复调而开创了人生悲剧的范式,时间表现形态为抗争"自我"学统/道统人格双构而建构了内在超验的"独立自由"学术梦。这一现代学术固然以悲剧"梦"收场,但其内蕴着对"梦"的永恒的追求却是不可缺失的,其诗性特质寄寓着王国维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沉重的文化承载;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磨难,曲折地呈现给学人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精神森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年,学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中国是否"有学"的讨论.讨论由梁启超发起,<新世界学报>、<大陆>回应.三方均欲依傍西学的分科概念反省中学,但在模糊的"科学"标准下,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有学",近代"无学",欲以"科学"为榜样,对旧学新之而不弃之;<新世界学报>认为中国古已"有学",只需复兴古学,保存国粹即可;<大陆>则认为中国根本"无学",应径取欧美之学以替代中学.中国学人在兴学道路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在相同的西学话语中自我体认的差异,折射出他们面对东西学术时自卑而又不甘落后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中国学术史证明,中国学术发展,必然与国际学界联通.日本是中国近邻,学术联通,更为密切.近代初期,中国借助日本引进西方逻辑.而近现代日本学人,用西方逻辑方法,开拓中国逻辑研究,起步略早于中国.中日两国学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世界的学术繁荣.近年日本学人研究中国逻辑,新论迭出,可资借鉴.本文综合评论日本学人末...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知识学人的"满蒙鲜观"是在日本帝国殖民扩张主义意识支配下,其"学术研究"与帝国政治相结合的产物,本质是为日本将东北地区由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野心提供学理支撑.通过考察日本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鸟居龙藏的学术经历和研究结论,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的认知带有帝国殖民性色彩.鸟居龙藏在中国和朝鲜开展了大量调查活动,以考古文物调查、田野调查、人类学调查为依据,提出"满蒙同源相亲""满鲜不可分".他以"满洲"为支点,将"满蒙鲜"三地相连,构建其对内的一致性,该理论与学术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术由传统过渡到现代与报刊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国故之争""王国维之死"等文化史事件在报刊传播空间中的历史细节考察,不但可以理解近代报刊在学术传播、论争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还能进一步反思五四以来种种文化思潮前进的源动力.一方面,随着西学的传播,尤其是近代报刊的兴起,现代学术框架得以建立,并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学者借助新材料、运用新方法,逐步突破以经学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框架,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近代报刊加速了学术的现代化进程,学术期刊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或理论专题的组稿促进了学术思潮的形成,并由此延伸出更为广阔的学术论争.  相似文献   

9.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以温瑞安为代表的马来西亚"华侨生",最早将其引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人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实系傅伟勋教授,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郭齐勇、陈卫平、胡治洪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术界的提倡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学术在鸦片战后发生了剧烈变动。文章采取实证性研究 ,从经世学术的兴衰、新式学堂学科及课程设置、西书翻译等方面 ,考察中国近代早期 (1840 - 1894年 )中国学人的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 ,以揭示中国现代学术形态发轫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1.
宋学张扬士大夫的独立个性与《孟子》在北宋熙宁年间的升格运动密切相关,而王安石变法则标志着《孟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开始受到皇帝和多数士大夫的敬慕与青睐。特别是王安石把他的理论重心置于对时政问题的把握和审视,以经学推动变法,凸显了"荆公新学"的致用特征。于是,《三经新义》就成为其"托古"思维与施行"少年新进"策略两者之间互动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12.
封建蒙昧性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突出特点,而劫运观是赋予义和团运动浓厚的封建蒙昧性色调的最主要的宗教信念。这一宗教信念以其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独特义理,成为十九世纪末北方乡土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斗争的核心思想武器。透视这一思想武器的历史内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乡土百姓投身于民族救亡斗争的精神诉求,以及他们实践其精神诉求的悲剧性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围绕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这一形象展开论述,通过对莉丽十年前面对画布充满困惑,而十年后重返故地,触景生情,终于一挥而就完成画作这一线索的分析,认为伍尔芙在这部小说中塑造的莉丽是一个追求女性独立的"女儿"形象。她不仅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同时要挣脱"母亲"的影响,以获得真正的自我;莉丽这一形象也体现了伍尔芙关于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哲学”与“中国哲学合法与否”的论争颇为热闹,论者机杼各出,时有高论妙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并不试图对这两个问题本身作出回答,而是打算从历史的纬度重点考察问题的由来,以及先贤为解决此问题所做的努力及其存在的困难。实际上,无论认定中国“有”哲学或者还是“没有”哲学,我们都无法不以西方作为一个参照系,这就是我们当下言说中国有没有“哲学”逃脱不了的“宿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独"分子活动猖獗,大搞"去中国化"活动,这给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造成暂时的困难,建立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战线成为遏制"台独"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整个统战工作的缩影和窗口,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高校互动的加强,台湾师生来大陆交流和学习的日益频繁,大陆高校台湾师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探讨高校在构架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战线中的作用、路径与方法是十分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思潮对我国大争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造成部分大学生放弃社会主义追求,误导了大学生对国际行为的判断等。造成这些负面影响的原因包括转型时期的国情、其理论的吸引力以及对“第三条道路”思潮批判不够等。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实现社会主艾现代化以及加大,对“第三条道路”的批判力受为我们提供了消除其负面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人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是不断深化的.最初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将国人的科技观由感性器物层面发展到"理"与"学"的理论层面.但在整个近代前期,中国人都是在"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框架内提倡学习西方科技的.这表明人们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近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的性质,近代科学思潮尚处于萌发和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的学科体系是在汲纳西方学术分科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梁启超作为促成近代中国新旧学术转型的重要学者之一,其"文学"观念也经历了由"词章不能谓之学"到"文学"宜有专史的转变。考察梁启超"文学"观的变迁,有助于揭示"文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及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