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竞争是超越国家政治性质、所有制性质与结构、政体和政党制度而具有普适性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包括争身份、争政策、争项目和争资金等"面向中央的竞争";以及利用廉价劳动力、土地和财税补贴、完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优化政府职能等"软环境"这些"面向社会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缔造出具备强烈的学习和创新主动性以及能力的"官员群体",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制度变迁尤其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力量。恶性竞争、区域发展失衡和重复建设则是地方政府竞争引发的主要负面影响。加强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法治调控,关键是建设公开、博弈、法治的调控机制,并促进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西部论坛》2021,31(5):46-68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政府经济合作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形式,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空间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开展了西西合作、东西合作、西外合作,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竞争、地方领导合作动力不足、参与性不广泛、合作观念淡薄、合作组织松散等成为推进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性因素。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在中央政府的协助下,建立完善的政府间合作的法律约束,建立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机构以及政府引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从而推动政府间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三大动力主体。西部地区完善的产业承接动力应该是"政府有意愿、企业有兴趣、居民有热情",三个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从整体上构成西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动力。合力的形成则源自于激励、竞争和关联三种动力机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效益与支持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远看高速铁路不仅能取得很好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高建设成本和高沉没成本使进入门槛提高,在高铁运营初期由于运输密度达不到设计能力很可能处于亏损运营状态,因此,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都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国东西部地区条件具有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高铁更需要政策支持。对高铁的补贴国外已有大量经验,比如民营化后政府注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筹资建设;实行倾向于铁路的交通政策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效益,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对高铁支持政策一些建议:加大中央政府补贴,完善地方政府补贴;政府支持高速铁路科研与教育,创造发展环境;加快投融资政策的改革和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地区间贸易逆差形成的机制和原因,依据地区内供需关系和对外贸易情况,将内贸逆差分为"内致内贸逆差"和"外致内贸逆差"。作者认为,西部地区要转内贸逆差为顺差,地方政府必须将内、外贸易放在一个统一的竞争框架上,积极、主动与东部地区产业进行对接。并提出了"梯度贸易"链概念,预言"梯度贸易"链形成之时,就是西部出现内贸顺差而东部呈现内贸逆差之日。届时,东部能以其更大的对外贸易优势拉动全国,且能以内贸逆差为代价获取经常项目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东部发展速度高于西部,东西部发展差距在日益拉大.党中央作出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在"十五"规划中重点部署了西部地区的发展项目,提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强化东西部地区的互惠合作.本文概述了东西部的差距,指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力,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全国工商联连续8年对"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家"的调研数据发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问题,而且这种差异近十年来没有收敛的趋势。对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提出解析这个现象的一个假说是:中国民营企业地区发展差异内生于地方的制度环境差异,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差异。民营企业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多是一只"扶持之手"──保护产权、讲求诚信、有限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多是一只"掠夺之手"──侵犯产权、机会主义、管制与寻租。  相似文献   

9.
欧盟地区发展政策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地区发展政策在发展落后国经济上带来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援国自身的状况,包括原有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努力程度,受援国本身是政策成效好坏的关键。欧盟地区发展政策以及四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为我国西部开发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即资金投放应当有效;在政策上,适当采取行政手段,特别注意依法行政,同时注重增强各地区独立发展的能力;协调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搞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协调发展的前提;通过深化改革,启动西部地区的内部活力是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条件;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搞好“东西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东西部合作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 ,东部地区企业赴西部投资合作 ,这对完成东部企业的第二次腾飞、帮助西部企业摆脱困境并振兴当地经济 ,都有重要的意义。东部、西部地区企业各自的优势非常明显 ,但要顺利实现东西部企业的合作 ,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投资环境、劳动力素质、政府工作效率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西部地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具有高就业弹性的产业,它对劳动力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本文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的对比发现,虽然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弹性大大高于东部,但其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却与东部地区相当,甚至有低于东部的态势.这与西部地区的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以及政府重力治理东部雾霾政策,中国环境污染状况可能出现变化。在ACT模型框架下,使用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世界—中国"和"东部—西部"两种经济活动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机制,结果表明:对中国来说,前者引致的环境污染正在减弱,而后者引致的环境污染不仅存在,而且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环境污染转移弹性高于前者。因此,新一轮以环境治理为标的引致的东西部经济转移过程,可能加速东西部的污染转移。在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设计政策工具,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避免西部重蹈东部的覆辙。  相似文献   

14.
一、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与机遇(一 )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距东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远远超过了东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我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基本上是农村人口 ,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农村 ,应该说东西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是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标志。东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具体来说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相比 ,其差距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总体规模上的差距。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 64.9% ,几乎是中西部两地区总和的 2倍。而西部地区产值只…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在与东中部的引资竞争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通过让渡政府职能以吸引外资的动机比较强烈。由于西部产业环境尚不完善,政府的议价能力偏弱,很容易做出过度承诺,最终影响地区经济安全。因此,需以其他地区的遭遇为经验教训,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合理让渡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分析表明,政府能力是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就地方政府能力的三个侧面而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最大,地方政府市场支持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次之,但就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而言,并未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部欠发达地区被"双重极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西部的快速发展进而缩小东西部差距,迫切需要在西部构建能拉动西部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西部同样也存在着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分,较发达地区的存在为构建西部增长极提供了可能。西部较发达地区由于增长极的建成与发展必然会对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加上东部原有增长极对西部的极化效应,两者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即"双重极化"。这种"双重极化"将导致西部区域内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较发达地区发展迅速,而欠发达地区因"双重极化"作用跟不上较发达地区的脚步,在西部内可能形成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8.
罗伟  谢亚萍 《学术探索》2001,(Z1):13-14
国家安全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西部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自身的素质偏低,还有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会削减我国的综合国力,影响社会稳定,从而妨碍国家安全.因此,开发西部,发展西部,不仅是一项经济战略,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所带来的大数据潮流使得社会公众对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细节更加了解。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固有形象劣势切入,分析了互联网媒体中对于地区整体形象和地方政府形象的混淆,借助政府形象识别理论提出了地方政府形象重塑的四个方面,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本文建议将公共价值作为地方政府形象重塑的核心,通过对"双联"行动等政府行政创新,从政府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形象传播各环节提出了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形象重塑与传播创新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竞争走向竞合——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指出地方政府竞争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创新,促进公共物品结构的优化,加快经济增长;又容易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因此对待地方政府竞争,既要鼓励,也要规范和协调,从而得出要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在相邻区域内建立合理的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