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强烈冲击.认真分析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并寻求竞争中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目前,中外资银行主要有四种合作方式一是外资银行直接参股中资银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行合作;二是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协作,中外资银行共同实现特定的业务发展目标;三是合资公司,中外银行为某些特定的业务发展目标而合资设立新的金融机构;四是技术合作,由中外资银行在人员培训、管理和顾问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全部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展开了全面竞争。面对这种竞争,中资银行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文章阐述了中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现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业市场的速率明显加快,一方面给我国银行管理带来先进技术,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金融市场面临宏观调控效应削弱、银行国际竞争力受冲击、银行控股权旁落、金融业发展不协调等金融安全隐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提出完善金融安全法制建设,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建立公正的市场环境,把握好外资银行进入的节奏,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出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序幕.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全方位的展开.在这种形势下,对在我国的外资银行业务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华外资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本土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履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中国的银行业,并获准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地域和客户限制被取消。在金融市场逐渐全面开放的情况下,面对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中国本土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获得了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加速走向正轨。  相似文献   

6.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剖析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体制通过重构合理产权结构、确立新的财务目标、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金融市场等措施 ,实现企业财务制度创新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创造力的新型的财务制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银行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银行有两大正效应 ,即金融市场效应和外资引入效应 ,但引进外资银行也会让西部地区银行业遭受冲击 ,威胁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权衡利弊 ,我们认为 ,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应采取适度的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加入WTO后,中资商业银行如何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从银行业绩的动态变化角度,结合二次相对评价模型和群组决策DEA模型可测算商业银行竞争力。该方法特点在于能够消除客观基础条件的差异而给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而采用中国商业银行及国际商业银行1997—2002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虽然中国目前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但并不等于中国的银行就不能在其他方面培养具有特色的核心能力,对于国际竞争力标杆银行的赶超,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和保持将是根本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外资银行监管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立法,但由于各种原因,其监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加强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已成为当前我国立法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今年底完全放开国内金融市场,到时跨国银行将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因此,深刻剖析其基本理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是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产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经历了一场空前的金融创新浪潮,目前,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育,正经历着一场金融创新的热潮.本文在简介了金融创新的概念后,紧接着围绕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两个关键点(即顾客满意及顾客忠诚,商业银行的比较效益)展开论述,证明了他们的关系,最后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 ,中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 ,我们在探讨中资银行自身缺陷同时 ,也应看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中资银行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及基于上述优势的竞争策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探讨中外银行合作的利益所在、业务领域、合作方式、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 ,为入世后实现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消费者“三赢”局面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SVM模型在信用卡申请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全面对外资开放,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其中导致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部分原因是银行系统并没有采取合理的信用评分模型对申请领卡人的资信进行审查.通过将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引入信用卡申请管理,建立了信用卡申请管理的评分模型.同时将SVM与信用评分领域常用的Logistic回归进行了对比,从而帮助银行挑选优质客户.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高校从银行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办学基础设施的建设,银行在为高校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使高校承受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风险具有评价困难、破坏性高、潜伏期长的特点。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拓宽筹资渠道,健全融资支持体系,增强高校控制风险和防范风险的效能,化解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业是一个众所注目的领域之一。而在中国金融业中,银行业更是一个焦点。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的规定要求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其中包括开放银行业、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享有同等待遇等。同时,根据对等原则,我国在引进外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以走出去,向海外发展。因此,“入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和竞争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外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规模因素对内外资银行的盈利影响差异最大,内资银行的盈利性收入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差额,而外资银行的收入主要依靠中间业务,内资银行没有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意识强烈等,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按照条款规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与我国银行展开公平竞争。外资银行以先进的营销观念为指导,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后盾,以优质的服务为支柱,以极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及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和丰富的营销技巧为基础,对我国银行形成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银行应该冷静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机遇、劣势和威胁,即SWOT分析,找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其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展到几乎所有的金融领域.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外资银行也成为率先进入的生力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这一投资机会可视为实物期权.根据实物期权理论,外资银行在该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程度、当期现金流、可逆程度、可延迟程度、竞争、先动优势等都会影响其进入时机.实物期权理论对加速或者延缓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各类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时机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银行差异化服务与竞争优势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同质性的弊端是服务同质化,缺乏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买方市场日趋成熟,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环境正在形成。克服银行同质化,实施银行服务以顾客为中心的差异化战略,塑造各自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仅仅从贷款企业角度来评价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而且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也集中在贷款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上,忽略了银行本身存、贷款结构和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的影响,造成了评估主体缺位。作为对众多文献的补充,从贷款企业非财务风险因素、银行风险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信用风险因素分析,完善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