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所周知,在美国盛行的荒誕离奇的实用主义哲学,是壟断資产阶級統治人民思想意識的理論武器。挂着教育哲学家招牌的杜威把它应用到教育上,是企图通过教育要青少年作資本主义社会的俘虏。关于这一点,杜威在他的教育目的論上表現得最为明显而突出。所以我們应当深入地批判他的教育目的論。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論”是人所习知的。他說: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教育的目的乃是“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此外則別无目的。不过,杜威在这里是打掩护,我們絕不能因为他在字面上說教育无目的而信以为真。分析杜威的論著,他的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論是可以由两方面来来解的。其一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索解,其二是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索解。当然,这两者是彼此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就前者而言,杜威認为教育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生活、生长和經驗改造;他所倡导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經驗改造”的理論,主要是就受教育者来說的。就后者而言,杜威認为教育目的在于解决社会矛盾和謀求阶級协調,他那臭名远揚的“以教育代革命”的主張,就是他所确定的教育在社会方面的目的。以下且分別說明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本质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从生物化心理学出发,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就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经验?实用主义者杜威在他的《经验与自然》一书中(第一版,第1页)曾说过,“经验”是一个含混不明的词。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看来,“经验”这一词并不含混不明。人们的经验是在跟自然作斗争与社会斗争中,是在改造不依赖人们而存在着的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形势的变化引发了整个社会群体和个人心理状态的重大变化。对此,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在《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认识》中有过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两大心理状态问题:一是期望值过高;二是信心不足。而个人心理期望值说到底就是个人的心理需要,“期望值过高”就是“心理需要”与现实满足度的失衡。  相似文献   

5.
杜威实用主义反动教育思想害了我40年。通过“活教育”的传播,我在旧中国贩卖了他的反动教育理论,危害了教育事业。从1951-1953年,《人民教育》及《新教育》等刊物对“活教育”的理论和实施,展开了批判,上海、南京等地教育工作者并对“活教育”进行了调查。我在过去几年中写过几篇自我批判文章。现在我想在过去的检查基础上,对“活教育”作进一步的批判。“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就是杜威唯心主义儿童中心思想。要了解“活教育”目的论的反动实质,首先  相似文献   

6.
杜威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从历史学 -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哲学的起源 ,认为哲学并非起源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 ,哲学的起源在于生活。受培根、达尔文的影响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改造 ,以经验、变化取代了超验、绝对 ,以关注生活取代了关注物自体 .杜威的思路和孔德有相近之处 ,但在根本点上 ,即如何解释“经验”上他与孔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是被误解较多的一个美学流派。提到实用主义、一般人总会想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类行径。把这种看法搬到学术上来,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就相当然地被称之为“市侩哲学”和“俗人美学”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经验”及其方法谈起。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自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定的、不断完善的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他宣称,要拿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去代替传统哲学所使用的非经验方法。他认为,非经验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8.
杜威以人的经验为基础构筑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在他看来 ,人的经验极致就是艺术 ,艺术内在地具有教育作用 ;教育与人的个人幸福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自然应当以艺术为目标。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艺术与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分裂的状态。因此 ,揭示艺术与教育在经验基础上的统一 ,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时间河流,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未来是今天的延续。当我们从20世纪进入到21世纪时,发现两个世纪只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而无实质上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仅仅是其中的匆匆过客。因此,“跨越千年也好,跨越世纪也罢,至关重要的是努力跨越自己”,这就是李小三同志写作《跨越自己》的背景。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不管我们是否思人生、是否谈人生;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不管我们是否想到社会、谈到社会。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宇宙的一部分。当一…  相似文献   

10.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体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已不再是指示性的理论路标。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都在探讨一种“缩小的、非占有性”的人的概念,这种走向就是多尔迈在《主体性黄昏》一书中使用的副标题“走向后个体主义的理论”。胡塞尔在晚年出版的《笛卡尔式的反思》(1931年)和《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年)中,一直致力于用主体间性改造。发展主体性学说。他认为,笛卡尔的“我思”确立了主体性原则,但这种主体是“原子式的”、“单子”、“自我”,始终无法突破“自我”框架而将此自我与彼自我相…  相似文献   

11.
“和合”是中国古代产生的思想,孔子把它运用到人类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人的心灵、人与不同文化等方面加以阐发,形成了系统的“和合”思想体系。21世纪是“和合、冲突与发展”的世纪,一方面,多极化、多变性、多样性,要求不同元素、因素的冲突融合,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和合”的精神是新世纪的思想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发扬“和合”精神,又是21世纪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大同思想批判——兼评阎氏《世界大同》成新文世界大同思想,是阎锡山进行社会改造的思想武器。《世界大同》一书就是表达他这一思想的最主要著作。阎锡山说他写作此书的动机是“欲变世界毁灭为安和”,他说:“今日一般所谓安和世界的唯一凭依是物质原子弹,但物质...  相似文献   

13.
《文子》与《淮南子》思想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子》与《淮南子》都是反映秦汉黄老之学的著作。《文子》的道论偏重于考察“道”的实体,《淮南子》则偏重于探索“道”的历程;《文子》的无为论着眼于对老子“无为”的改造,《淮南子》的“无为”刚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内容;《文子》在融合百京之学方面,坚持以道为主,兼取各家;而《淮南子》则表现了儒道整合的倾向。《文子》与《淮南子》的思想异同,既展示了秦汉黄老之学的演化,又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证明了《文子》的成书年代先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14.
人,做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明显。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为迎接21世纪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和政府首脑相继把人才开发,人才争夺,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有利位势的最根本的对策。美国罗马俱乐部前主席佩奇、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写作发表了《人的素质》、《21世纪的警钟》等书籍,把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的改善与变革,称为不同于工业革命、科技革…  相似文献   

15.
方法论是作为工具主义或者实用主义的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构方法是其中重要却常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方法之一。杜威的建构方法是基于他改造传统经验概念之上,也是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之上的经验方法。与逆向追溯和分析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杜威的建构方法从解释学角度对事物进行面向人类经验的综合性解释,它与发生学方法相辅相成,分别从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角度探究人类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中的辩证法缺失。杜威广泛地运用了建构方法,尤其是在社会学和教育思想中,他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16.
浅谈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适应国际经济、科技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理念与现代教育新思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原则。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用法律形式确定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教育法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益知识或技能的想法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思想教育的经验得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要求调整确定自身的目标、功能和任务。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思想教育应当把培植和弘扬人文精神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主要功能,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论述了面向新世纪思想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为进一步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杜威访华引起了各种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教育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尤为关注作为教育学家的杜威,这与杜威著有水平极高的<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学书有关.在中国,杜威被有留美经验的知识分子介绍到知识界,而这些知识分子对杜威的了解极为多元,有时甚至会有"误解".陶行知在深受杜威影响的同时,对杜威的了解就很独特.在杜威的教育理论当中,陶行知特意提到的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儿童自发性部分.他还常涉及"自动"概念,强调社会不可能被关在学校里,并通过重新解释传统的"人欲"、"天理"观念,给杜威的"自动"赋予了崭新的一面.这与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基础上的,而他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是通过重释原初经验来实现的。杜威认为,原初经验是人与自然之间前反思的基础性存在关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现所在,也是反思的认知结果回复到其中,从而得以验证的标准;原初经验直接地连接着人与自然、社会与世界,是圆满经验的意义得到充实,审美效果得以呈现的载体。因此,杜威的原初经验概念成为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其基本内容是教育本质观、教学论以及对儿童与教师的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有四大启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加强课程与学生实际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开创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