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游创作宫怨诗词是有情感基础的,即爱君爱国思想。陆游的宫怨诗词正是在爱君爱国思想的统摄之下,成为了宋代具有批判精神的宫怨题材诗词的代表。在这种爱国爱君思想的指引下,陆游的宫怨诗词批判了摇摆不定的抗金信心,驳斥了屈辱妥协的“和亲”政策,抒发了壮士愤慨,表达了壮士豪情等。当然,陆游的宫怨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色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抗战时期旧体诗词曲的最显著特点是“沉郁”。文章从“营造黯淡凄哀的意境,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传达悲愤之情”、“通过曲折断续的章法,表达呜咽抑郁的情绪”、“通过典型事件的叙写表现悲愤沉郁之情”三个方面入手,对“沉郁”的特色予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5):84-84
李元洛选评的《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一书,于2012年7月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按照人间情爱的诸多方面与大体流程,分为“恋情”、“欢情”、“离情”、“怨情”、“哀情”五个部分,有如爱情的五重奏。每部分就文体而言,包括诗、词、曲三种诗歌样式,且作者均以时代先后为序。注释力求简明扼要,如同风光景点标示的说明文字,游人读后自可进入景区之内寻幽探胜。译文崇尚整齐典雅,像古典诗歌文本一样具有音乐美感,读者自可密咏长吟而作古今之一观照。点评文字既力求中国古典诗论审美印象批评的长处,讲究欣赏者的艺术感受与审美表达的文采,又适当征引中国乃至外国作家与诗人相关的警言妙语,吸纳现代文学批评的某些长处。总之,作为古典诗话词话的近邻与远亲.它们是古今中外一炉而炼的可赏可读的小品文。而非缺乏个性的千篇一律的大套话。  相似文献   

4.
谢伦浩 《云梦学刊》2001,22(2):76-77
蒙太奇源于法国建筑术语,被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之中,指镜头的组接和冲突,在诗词中,也同样存在着蒙太奇的应用规则、表达形式和组接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双语符号的转换过程中 ,对源语结构作些调整或增减词语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实例说明汉英翻译中的词语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女诗人.她的古典诗词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的证明,"根"意识的体现.本文从"飘泊之苦"、"故国之思"、"报国之情"三方面解读叶嘉莹诗词中浓厚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与她深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一脉相承.叶的诗词是她在异域文化中的心声,也代表了大多数海外赤子的心声,既是她个人人生和心灵的写照,也是海外华侨人生飘泊和心灵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作为宋代一位伟大的女诗人,在她创作的许多诗词中,保存了众多宋代的节日、饮食、服饰等各种习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况,也为作品增加了丰富色彩和时代感。节日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按照民间的习惯,这一天不仅亲人团聚,而且还举行各种游艺活动,例如夜间燃灯、观灯、放灯和猜灯谜.唐宋时代,灯市有种种“舞百戏”活动,明清还加有戏剧演出等项目,关于元宵节描述,在宋代一些诗人的作品中都曾经出现过,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李清照的笔下又是别一种风采,《永遇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例就英汉诗词语言中的通感艺术手法的欣赏解析,从官能功能互通的角度对其类型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的三十几首抒情诗词,不仅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学习革命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无产阶级的艺术珍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深入研究和认真学习毛主席诗词是培养我们的革命情操,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材。毛主席诗词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方面很多,在这篇短文里我只就其中的景物描写,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的意识流理论出自西方 ,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意识流小说在西方取得了极高成就 ,但是意识流无论作为人本身的精神特质 ,或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意识流技巧在以抒情为特质的诗歌中更容易被充分采用。本文以现代理论观照中国古代作品 ,用比较的方法 ,以大量的事实从逻辑和学理两方面充分证明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不但存在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精妙的、相当完备的意识流技巧和意识流形式 ,本文作者将其划分为顺流、环流、向心流、混流等 4种基本形式。中西意识流在创作和理论方面是相同相通的 ,意识流是中西文学的深层问题 ,反映了人类思维和世界文学的某些共同本质。意识流这一概念对清理中国古典文学遗产有着宏观的透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晚年写的一阕《丑奴儿》词。它告诉人们两个意思:一是填词也与写诗一样,是为了抒发感情,而“愁”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的重要部分。这似乎是一种传统,“为赋新词强说愁”;二是愁恨之类的感情不是先天所固有的,而是后天所产生的。少年时代,入世未深,心境平静,无所谓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下《聊斋志异》中的诗词,分析其中诗词与小说结合的特点,以及诗词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对我们从中取得借鉴,在今天的小说创作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是有意义的。 在评注本《聊斋志异》的四百三十八篇作品中,有三十三篇中含有诗词。其中除断句、联句共十六句外,完整的诗十八首,词曲五首。下面试就《聊斋志异》中诗词与小说结合的特点,《聊斋》诗词在小说中的艺术作用以及中国古典小说中小说与诗词结合的情况,作一些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既有精确词语,又有模糊词语。精确 词语和模糊词语是相对而言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要求表达精确,也就是说要使用精 确性的词语。但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 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因为模糊词语有时比精确词语更适应交际 的需要,更具有特别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启笔下的鸿雁意象,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的处境和心态。云中雁、沙头雁等意象,是作者渴望自由飞翔和个性舒展的化身;而寒雁、池雁、惊雁、孤雁等意象,所蕴含的思念、忧郁、惊悸、落寞等情绪,象征着作者的孤危处境和悲苦命运。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21,(1):121-128
情感效度指诗歌译文的情感反映原文情感的程度。诗歌译文要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度可以采取五个策略:缩小叙事距离,让叙述者与任务尽量融合起来;由静态表达转译为动态叙述,让情感动起来;动态的情感可以转译为静态的表达;将原文中情感话语具象化;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围绕原文创设语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与酒形成不解之缘,并演化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借助酒的催生、烘托与陪衬,中国古典诗词获得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散发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谈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解释了“美育”的概念,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明确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不可忽略的美育功能。再次,把诗词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通过具体实例,论述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脱胎换骨"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毛泽东有很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在其作品中灵活地运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使其作品充满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典雅之美.毛泽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古人语言,推陈出新,使其作品充满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妇女题材是唐代作家视野中的重要题材,妇女问题在唐代诗词中得到了详细记述和深刻反映。本文从唐诗创作的主客体视角,考察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展示唐代妇女的文化风貌。文章还探讨了《敦煌曲子词》中的“闺阁妇女文化”和“青楼妇女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洪翔  陈学宽 《理论界》2003,(4):109-110
一、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于各种审美媒介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其任务与作用是,按照美的规律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质,把握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的正确的审美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但毋庸讳言,较长时期以来,对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师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尚有老师认为:“一手难抓两条鱼”,强调审美教育,只能造成教育目标的多元化,顾此失彼,无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受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