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界》2016,(12)
把握传统"友善"理念,应从"友善"的行为主体与实践要求两方面理解。在行为主体方面,传统友善理念着重处理的是从血缘性的兄弟关系演化为非血缘性的朋友这一新型的人际关系,以彼此辅仁进德、社会稳定为终极旨归。在实践要求方面,传统友善理念以儒家仁爱理论为底蕴,有着层层递进的丰富内涵:心存敬意,敬人有道的半面交友之道;出于至诚,言而有信的泛泛交友之道;责善劝勉、相恤相助的君子交友之道。传统友善理念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它蕴涵的敬人有道精神契合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至诚守信精神契合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责善互助精神契合了弘扬社会主义友善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熊志勇 《中州学刊》2001,(1):123-127
"兵"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处于"另类群体"的边缘地位,与四民社会鲜有互动.清末兵营与四民社会的双向对流开放,以及社团向军界的广泛渗透,乃近世社会变迁之重要标识.新陈代谢的政治制度变革需要军队的支持,清末社团与军界互动,是深化社会政治动员和转型社会突破"瓶颈"的必然要求.非正式组织网络化的社会互动,扩大了军人与民间社会的沟通,对正统的军事科层控制构成严重挑战.以湖北新军社团活动为代表的兵营异动,反映出军人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的强化,并使异军突起的"武化"社团成为清末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资源.同盟会及其外围社团组织所实行的"抬营主义",通过非正式系统的运作而获得成功.激进的军人则通过社团而拥有参与政治和实施社会动员的手段.以社团网络为纽带,推进了兵与民的契合,并为近代军人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子今 《人文杂志》2007,(5):134-139
从汉代政治生活中,可以看到执政者"得民和"意识的深刻影响。循吏的表现,是这种政治理念的实践。"召公之政"、"召公之风",在汉代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有相当强的文化影响力。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将召公治民成功的成就概括为"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它与汉碑文字遗存所见"得众兆之欢心",意义是相近的。汉代文字遗存所见"宜民和众",可以理解为这种原则的解说。"得民和",成为当时理想行政的一种目标,其核心追求是"和"。所谓"上下和合",与儒学政治原则相符合,也是大一统体制下政治经验的总结。在《急就篇》和《焦氏易林》等文献中,体现了这种政治文化理念在当时的普及程度,也曲折反映了较广阔社会层面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4.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课题.它的有效实现对于增进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权威、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化社会.然而,这种政治化社会的成功型构正是缘于有一套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社会化运行体系:即以儒家思想为根本的国家意识是其核心政治内容,以家国同构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是其主要政治网络,以明示与暗示相统一的实施方式是其基本形式,以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调节手段是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复兴意识的增强、信仰的失落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伦理的深刻影响,引发了当今中国的尊孔读经潮和所谓的"儒学复兴"潮。探讨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改造的关系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界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说迥然殊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着眼点落在了儒家思想的不同组成部分上。以农本经济为基础的儒家政治伦理,在经济层面上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政治层面上,不利于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在思想文化层面,其思维方式对科学文化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但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博爱精神、重视个人修养的道德观念和好学精神,具有普适价值,可以实现其现代转化。研究儒家思想,应当具备世界眼光、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6.
从《乐记》看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礼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典籍,儒家思想素有"礼"、"乐"相统一的传统.在<乐记>中,虽然以"乐"贯穿诸章始终,但这里的"乐"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概念、艺术形态,更是与人性和情感、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乐教".它以"礼"、"德"为灵魂,并且通过与政治的结合,发挥着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乐记>中有大量的关于礼乐关系的记载,这些记载既肯定了"礼"、"乐"教化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道德属性,又揭示了二者在性质、功用和教化方式上的不同之处.<乐记>中所体现的儒家关于"礼"、"乐"相辅相成关系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礼节乐、以乐和礼、礼乐相成.正是由于"礼"、"乐"在性质与功能上的这种特征,才使中国传统乐教能够发挥政治道德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在春秋时代趋于成熟,在西汉中期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绵延两千余年。具有伦理特征的儒家思想孕育出"臣民型"政治文化,它在近代以来遇到了西方"公民型"政治文化的强有力挑战。晚清统治者和知识精英试图对这两种政治文化形态进行融合,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极度衰弱的晚清王朝已经无力改变历经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定力",更无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晚清中国的政治重建。  相似文献   

8.
政治中心主义的自我超越 --论政治生态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为标的看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要求,就不仅仅满足于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和相应的公民认同,更进一步,它对政治体系提出了超越政治本位主义的要求,旨在要求政治体系之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的制定和实施,以更宏远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目标,因而它就超越了政治本位、集团本位和阶级本位,也就不再是政治中心主义的政治文化,而是政治工具主义的政治文化。再进一步,当着这种政治文化不仅以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旨归,而且执著于政治、社会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的生态联动时,痴迷于社会进步、人类福利与自然环境的荣辱与共时,这种政治文化的境界就更上层楼、更为高远了,它就升华为一种政治生态文化了。  相似文献   

9.
两极化思维模式是一种消极的、保守的思维方式 ,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思维领域和个体的思考方式都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力 ,分析这种思维模式产生的原因 ,它之所以留存的物质基础、认识基础和社会基础 ,以及这种思维模式的先天不足 ,有助于人们排除它的影响力 ,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把握和判断更加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上层建筑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它必然具有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决定的客观要求。近两年参加政治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深感认识并把握改革的基本特征与客观要求之重要,故拟结合改革的实践,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技术动力观"为构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它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多重职能,树立起"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式。"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开创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有效契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多数依循着西方"国家与社会"的经典理论范式展开,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反向求证的研究套路在面对中国社会组织这一不断变化发展的经验现象时遇到了各种危机,未能揭示出真正契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质.如何才能透过社会组织寻找到一条接近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真相"的途径呢?回到历史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它将有助于我们跳出西方经验和理论框架的桎梏,同时也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现在",以社会组织本身的演变为主角,充分贴近其本来面目,把握其深层构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中的性别差异和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中对性别差异和角色定位的阐述,一方面带有浓厚的男权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又契合了儒家“中庸之道”,与“天下为公”的哲学品味息息相关.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十分重视名分和贵贱等级秩序,它对男女性别差异的阐述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始终侧重的不是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而是社会属性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它又积极提倡两性和谐,试图与儒家文化的“社会本位”和“天下为公”的文化品位保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林国标 《船山学刊》2010,(4):197-198
本文首先分析了《落花诗》政治意识形成的原因:一、诗人在诗学上对诗歌"匡维世教"的社会功用的强调,及对"外周物理"、"情景相和"的美学境界的追求;二、明清之际士大夫独特的政治情感与落花摇落、萧索的物理特征的契合。最后通过文本解读,对落花诗中蕴含的政治意识作以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5.
安乐哲所提出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一套凸显政治维度的"成人之学",其理论核心在于肯定人生中的"关系"并对之进行哲学阐释。"儒家角色伦理学"认为,世界是以"气"为根本范畴,贯通本性与活动、个体与关系的"关系集合体";人在多种境域中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是"角色伦理"之人;人性基于一种特定的初始状态,在现实中成长、交往而逐渐形成。安乐哲的这种阐释从中西比较视野开拓了儒家人生观研究新的理论维度,对于理解儒家思想的关系性特征具有启发意义。"儒家角色伦理学"从政治哲学反推至人性论的做法凸显了儒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侧面,但其与儒家人生观的历史全貌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3)
荀子作为战国晚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思想重"礼"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明分使群"、"人之性恶""天人相分"、"法后王"、"隆礼重法"等观点。荀子思想形成的基础是对儒家"人性本善"思想的合理扬弃与创新,他将孔孟理想化的以德治国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在"人之性恶"认识的基础上,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礼"教育引导与规范作用的同时,特别注重"法"的强制约束作用。笔者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以时代政治背景为依托,将荀子思想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剖析荀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并将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与创新所产生的时代价值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对儒家思想的继承,首先必须将它从神圣性中摆脱出来,还原其作为思想文化资源的哲学伦理学本来面目。对儒家思想的某些命题和判断,应摄取其抽象意义而舍弃其具体意义和价值旨趣,对儒家思想的扬弃,需避免主观发挥和过度诠释,而应在"道体"与"器用"、"抽象"与"具体"、"原本"与"诠释"这三对范畴的矛盾辩证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际关系"在中国社会变化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不足,而"关系/网络分析"(guanxi/network analysis)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理论,它独特的视角与方法可以中国现实分析提供一种崭新的认识.本文将以一些网络分析的研究成果为例来说明其特征与优势,并认为它的研究视角与契合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爵宁 《学术探索》2012,(12):177-179
辅导员是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为职业特征的社会角色。辅导员主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职业影响力。辅导员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对辅导员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挑战,就如何提升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谢惠媛 《船山学刊》2003,(4):97-100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作为外来宗教和文化,佛教进入中国后,必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从而建构起与印度佛教相异的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理伦体系。本文将以三国两晋至唐代为时间域,通过忠孝之辩,分析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对话、争辩和契合,进而阐释儒家思想对佛教忠孝观的影响和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