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尹玲容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24-27
在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中,著作权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现行《商标法》协调二者冲突的条款过于倾向对在后商标权的保护,与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及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不相符,实践中也易导致知识产权执法体制的不协调。完善商标法中的权利丧失制度,将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权力从行政权变更为司法权,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小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128-132
商标权与在先著作权的冲突是知识产权冲突的表现之一,我国目前对此冲突的处理,遵循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和权利丧失原则两大原则。但是现行的冲突解决机制在利益平衡和利益实现上还存在不足,可通过规定著作财产权强制许可制度和商标优先权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4.
樊清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9,28(2):124-127
对照目前域名与注册商标权冲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首先通过对域名权的权利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域名权属于名称权的结论。其次,进一步分析名称权与商标权各自的权利范围,并结合法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具体探讨了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陈杰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3):42-43
与商标权有关的在先权利包括知识产权和姓名权、肖像权之类的人身权利,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采用何种规则进行解决,各国均有不同的立法实例。本文从阐述在先权利的特征入手,对在先权利的概念和范围作出界定,并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中对在先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依托我国的《商标法》规定,对现有在先权利保护制度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与商标权有关的在先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2-43
与商标权有关的在先权利包括知识产权和姓名权、肖像权之类的人身权利,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采用何种规则进行解决,各国均有不同的立法实例。本文从阐述在先权利的特征入手,对在先权利的概念和范围作出界定,并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中对在先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依托我国的《商标法》规定,对现有在先权利保护制度作出评价,并提出建... 相似文献
7.
鲁旸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3):88-89
本文针对越来越多出现的姓名商标,分析了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的冲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限制姓名商标权和有效保护姓名权两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司法中商标与商号之间权利冲突日益增多的现状,探讨了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形式及原因,提出了对于商标权与商号权权利冲突的解决应该分情况具体分析,并指出防止权力冲突的产生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游彩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8-82
在解决姓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问题上,我国法律规定相对粗糙,仍然处于初探阶段.通过分析外国法在商标申请、注册时以及注册后的经验,着力从原则、实体、程序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姓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形象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不仅客观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冲突的解决关系到形象权人、经营主体、消费者多方利益的平衡和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形象权与商标权冲突的现实原因在于经济利益之争,权利边界的模糊是内在原因,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则是制度原因.解决形象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应赋予形象权独立权利地位,以划定权利边界;遵循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坚持兼顾效益原则,适用知名度标准、特定对应关系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商标法在先权利保护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由许多子权利构成的权利体系 ,由于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权利客体的交叉重合、知识产权的分散立法模式等原因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易于发生权利冲突。作为知识产权子权利之一种 ,注册商标专用权与著作权等其他在先知识产权和其他民事权利冲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应当从在先权利与权利冲内涵入手 ,深入探讨有关知识产权的理论依据 ,寻求解决在先权利与注册商标专用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2):63-67
从“花都机纠纷”一案的争议出发,探讨了商号权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首先界定了商号权的概念和性质,并对商号权与商标权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冲突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王岩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77-380
商标权的效力范围在商标权域内,被分为专有使用权和禁用权,且有着一定的时区跨度;在商标权域外,也具有一定的排他效力,其主要表现为商标权的禁用权扩张,并延伸至商号、域名、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等领域。混淆理论是划定商标禁用权范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贾莎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28-33,76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商标侵权出现了新的形式。一些网络经营者将他人商标尤其是知名商标用作元标记,引起消费者的混淆,以牟取不正当利益。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搜索引擎商标侵权。通过对此类商标侵权的显著性、在先混淆、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及对驰名商标的淡化等方面来说明这种新型的侵权形式会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误认。美国、欧盟、台湾等地区的反淡化法等先进理论可以为我国商标法所借鉴,建议在商标法中增加在先混淆和商标淡化理论及合理使用制度,对搜索引擎公司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及在责任判断标准中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以便更好地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汤跃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6):57-62
域名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持"域名权"反对观点的非常谨慎且不多见.文章坚持"域名权"并非解决网络空间商标权保护的论点,指出中国网络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存在的弊端,强调吸收和移植国际惯例当中的合理因素,寻求域名与商标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商标概念的符号学分析——兼论商标权和商标侵权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太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22-26
商标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学是专门研究符号现象的。因此,用符号学方法来分析商标及其生成演变过程就非常有意义。这种分析不仅有助于从静态上理解商标的内在结构,从动态上理解商标的生产与演变过程,而且也有助于理解商标权的界限、商标侵权的实质以及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刘期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58-64
劳动并不必然产生商标权,不能作为商标权产生的直接依据.商标权是个人意志与社会公共意志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的认可,对于商标权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予以认可的根源,可以从伦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赋予商标专有权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符合正义要求,具有深厚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曲冬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2):94-97
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是近年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对商标和商号分别予以保护,针对由此产生的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法律冲突现状,提出解决两权冲突的有效途径为统一我国商标与商号的法律规定,并将商号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在现阶段通过合理的法律解释,解决二者冲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