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恺 《经营管理者》2014,(14):218-219
董事忠实义务的主体,应当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和控股股东。就董事而言,若履行的是董事的职责或行使的是董事的权力,其理应负有董事忠实义务。就监事而言,我国监事是董事忠实义务的承担主体是明确的、没有疑问的,但缺乏明确具体的内容。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而言,除了正常情况下法律或社会实践中认可的一些人之外,公司也可以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就控股股东而言,虽然其有可能会利用其地位损害公司利益,但仍应当区分不同情况,进而规定其是否应当成为董事忠实义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董事注意义务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保护董事的经营决策权,而且切实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在董事遵守其法定义务的情况下,董事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但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若违反法定义务的董事的行为也由公司承担其法律后果,就会放任和纵容董事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对公司的利益不利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董事会日益控制公司的大趋势下,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各个国家的公司立法都开始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董事的勤勉义务列为董事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之一,董事是否尽到了勤勉义务影响董事的行为选择。针对现行的四种判断标准和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勤勉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从现状分析的角度入手从对应完善董事勤勉义务的认定标准、责任赔偿标准、免责等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提出落实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然 《经营管理者》2013,(22):78-79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如股东大会中中小股东与特殊股股东利益保护不足、董事会丧失独立性且工作效率低、立法中对独立董事的规定缺失、监事会监管无力和对高级职员的义务与责任规定不明确等问题。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健全中小股东与特殊股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与工作效率、完善独立董事的相关规定、强化监事会的监管力度并明确规定公司高级职员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营与所有的分离 ,股东除了在公司所公布的信息中了解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外 ,还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股东的质询权 ,了解董事会在公司经营上的详细情况。但是 ,由于《公司法》在规范股东的质询权的行使与董事履行说明义务上 ,存在着不足或过于原则的规定 ,对股东实现质询权 ,以及股东依据《公司法》所赋予的此项权利 ,无限制地行使 ,都会给股东会造成障碍。因此 ,本文就此对股东的质询权和董事的说明义务加以探讨 ,以期立法上规范这两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的构成与其职能发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董事会构成的国别差异及原因 董事会的构成可以从董事的年龄、性别、董事长与总经理(CEO)是否兼任等不同方面 进行划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从董事的独立性大小或是否直接参与公司的高层管理,将董 事会的构成分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也称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北美一些国家所称的 内部董事,是指那些同时也是公司职员的董事;外部董事则指那些不属于公司职员的董事。 而在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所讲的执行董事,是指同时兼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他们既参 与董事会的决策,同时也在其管理岗位上执行董事会的决策,显然,执行董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的概念、发展及特征进行了论述,详细分析了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作用,即有利于公司做出正确决策,专业化运作,有利于评估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并对加强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条文标志着我国正式在法律上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然而,该条文本身并未明确独立董事的设立是否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且相关规章文件和公司治理实践助长了人们对这一条文的误解,误以为上市公司具有设立独立董事的法定义务。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法律实践经验,设立独立董事不应成为强制性的法定义务。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不宜强制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并对《公司法》第123条进行一定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赵晓丽 《管理科学》2000,13(2):54-56
目前中国进行公司制改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真正实现需要许多条件,笔者主要从董事所负义务角度进行探讨,将国内外立法对董事所负义务进行了比较论述,分析了中国董事难以履行其义务的原因,探讨了如何保证董事更好地履行其义务。  相似文献   

10.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是国外公司对管理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及薪酬结构中的一种普遍安排,目的是使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相联系,把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进入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公司的管制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进行了改革,改革主要沿着两个方面演进:一方面在董事会中提高外部董事的比重,并通过一些专门委员会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则通过广泛的持股和期权计划来密切管理人员与公司长远利益的联系,使其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起钩来。一…  相似文献   

11.
公司章程是设立公司的必备要件之一,其内容涉及从公司设立、变更到终止的全过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直接约束力,是公司管理运营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李明辉 《管理科学》2003,16(5):89-92
独立董事对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如果独立董事未尽诚信义务,导致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郑百文独立董事诉证监会事件的案例,分析了独立董事对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并就如何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公司法〉,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因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是公司又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形.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第1章董事的概念 1.1 董事的概念 在中外众多的公司法学者对"董事"的界定中,大多数倾向于董辛是一种公司机关."基于上述理解,董事在公司珐上具有双重身份:第一,作为组织法上的公司机关.在现代公司法尤其是在我国公司法里,这一身份为公司人格所吸收;第二,作为行为法的个人,担当董事职务的个体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并与公司形成法定关系.正是董事的这种双重角色,构成了董事个人对公司机关违反法定义务而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责任的原因."因此,本文所要论及的民事责任是指因董事个人的原因而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害时所要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峰  倪勇 《经营与管理》2001,(10):10-11
独立董事制度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自美国首次明确提出“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多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董事会职能减弱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董事虽然由股东选举,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CEO)和内部董事能对董事提名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以高层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可以长时期地占有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从而使董事会在确定公司目标及战略政策等方面无所作为,丧失了监督经营者的职能。董事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因此,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独立董事独…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重视股东权保护和董事义务体系的同时,为建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促进"职业受信人"阶层的培育,提高董事义务体系作用的发挥以及适应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董事利益保护研究不可忽视.现行<公司法>中董事利益保护机制近乎空白的现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英美公司法中董事利益保护机制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D&O是由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近日合作推出的一个保险品种,称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免费得到了平安保险公司签订的首份保单。此险种的推出在上市公司董事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诸如“银广夏”、“蓝田”事件,而美国也出现了“安然”、“世通”和“施乐”事件。那么在今年“平稳”、“诚信”的基调中,D&O的接踵推出是否能亡羊补牢?1.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已经引起全世界的轰动。目前美国已对安然公司的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受安然破产案…  相似文献   

18.
一、关联交易 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联和影响,谓之关联.若干公司通过其股票或债券所有权而共同与某一母公司建立联系,这些公司便成为或称为该母公司的关联公司.关联公司可能是但不肯定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只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关联关系.因而关联交易一般指股票发行人及其附属公司、关联公司、本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亲属之间的交易.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05年的新公司法,初步确立了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为防止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利益的不正当侵害,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法律途径。然而,我国新公司法的股东派生诉讼在制度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与国外许多先进的立法例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对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具有担保能力 ,但要受到《公司法》第 6 0条第 3款和公司章程的限制。《公司法》第 6 0条第 3款限制的主体既包括董事、经理个人也包括公司法人。董事、经理违反限制做出担保行为并不必然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公司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