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二大”又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列为“四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国家用在教育上的投资逐年增加,“六五”期间,我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经费平均递增15.2%,随着经费的不断增加,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育战线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育投资使用率的几点认识刘海邦穆学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是“基数加发展”,学校招多少学生国家给多少经费。1985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费实施“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并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扩大了高校使用经费...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目标所需的办学条件的最低经费投入保障。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体现公共教育财政的公共性。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基本思路必须结合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并有较为可行的政府间分担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藏族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国家从今年开始大幅度提高西藏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经费标准。每个小学生每学年的“三包”经费由原来的600元提高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发表《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强调“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份长达200多页的报告是由一批专家、学者共同提出的。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80%的“研究发展”活动集中在工业化国家,它们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其中日本用于研究发展项目的经费最多,平均每人每年700美元;其次是美国,平均每人600美元;欧洲联盟各国平均每人300美元。与此相反,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拉美国家每年人均为10美元,而非洲的尼日利亚仅为0.22美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教师教育经费投入虽有增加,但是在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甚小,特别是用于职后教育的经费更少。其主要原因是全省的教育经费总量短缺,以及教师教育长期不受重视。江苏省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必须大力发展教师教育,提升师资水平,以优质的师资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江苏省应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步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教育是生产性的产业1、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事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事业”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狭义的“事业”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费核算的事业。”“产业”的概念有新旧之别。“旧指私有的土地、房屋、工厂等财产”;新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并根据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分为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有国家一般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民族团结教育专项政策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目标逐步深化,从“团结互助”发展到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对象逐步细化,从青少年的“单一群体”发展到指向社会全员的“多元群体”;政策实施不断优化,从“学校教育”发展到“大教育”;政策保障进一步强化,从“部门领导”到“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主题。相应地,政策目标将根据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指标构建目标体系;政策实施上要进一步探索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的常态化机制;政策保障上要在党的统一全面领导下,从“经费政策”和“人员政策”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义学是清朝在边疆民族地区普遍设置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清代云南的义学自康熙朝起由地方官府主持创办,经过雍正、乾隆时期的快速发展,曾达到700余所,遍布云南各地,深入到山乡夷寨。清代云南的义学以边疆少数民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训以官音,教以礼仪,学为文字”为教育内容;以“识字明理”、“开化夷民”为教育目的;它所创立的“官办民助”的办学形式和经费筹措管理模式,也成为清代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典范。义学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立交桥”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诸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呈“多样化”特点,即“立交桥”模式,并靠“人才市场”来进行自我调节(其中包括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学制等),并兼顾国家需要与地方需要、长远需要与现实需要、公共性需要与个人需要。这些经验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部地区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义务教育资源短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足,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生均经费处于全国后列等。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各省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应该为中部地区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拨款制度及拨款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按项目拨款和经费分类管理。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经费由国家拨款,实行基金制,由科研人员自由申请,同行专家评议,择优资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环保、国防等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及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的“863”高技术项目也由国家投资,实行招标制;一般量大面广应用开发研究项目由企业及企业集团投资,由科研单位与企业协商签订合同,相互制约。按总的经费确定任务.任务与经费统一,经费“戴帽”下达,专款专用,按项目核算。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其主要表现在缺少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理念、经费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离、重学历轻技能等几方面,然后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树立区域经济发展观、转变教育理念、建立校企联合,以及推行课程模式改革等应对措施,使其更好的为产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国家穷、底子薄、财力有限,所拨教育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但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前教育战线最突出的矛盾是经费短缺。本文着重以广西地区高教发展状况为例,试就高等教育财务管理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育和发展     
十年或二十年前,普遍认为受过训练的人是发展的关键。过去,许多国家,把扫除文盲作为一个政治目标,但却又把经费用于初等教育认为是分散了能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的活动。计划人员倾向于支持各种中等和高等教育,认为它们能直接满足现代化部门的“人力需求”,那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人则被认为无需接受较多的正规教育。在过去十年中,上述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尽管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训练的  相似文献   

16.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对于新建院校的经费短缺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试图就此问题,总结、研究其解决的对策。 一、经费短缺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这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之中。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乡村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乡村教育历经探索期、奠基期、调整期以及优化期四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经费投入机制日益健全,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显著,教师供给质量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当前,中国正处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时期,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国家每年用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各个院校性质不同、院校规模大小也不一样,所拨经赞多少亦不同,少的数十万元,多的上千万元。各个院校如何分配、利用好有限的经费,建立合理的经费结构,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各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经费的构成一般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其中人员经费约占34%左右,公用经费约占66%左右。在公用经费中教学业务费约占公用经费的17%左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生产与教育的发展,虽然人们不再把教育视为“纯消耗部门”,但仍有相当一些人对教育的生产性功能认识不足。实际上,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它是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通过教育使劳动者获得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的素质得以提高,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抵偿了用于教育和培养的全部经费之后,所得余额或纯收益即为教育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时的热点事件之一,中央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分析当前“三公经费”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三公经费”制度规制的介绍和分析,认为“三公经费”公开制度是其使用规范化的制度保证。据此对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三公经费”公开制度提出建议:扩大义务主体,及时公开经费,细化公开项目,拓宽信息渠道,建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