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哲》2016,(2)
在白话文学占据绝对主流地位的现代,古体诗仍然拥有为数不少的作者与读者,这种诗体或被称为"旧体诗",我们姑且称之为"新古体诗"。它是在文学转型过程中逐渐从古典诗歌中蜕生出来的既异于白话诗,也不同于古体诗的新诗体。诗界革命之"新学诗"、"新派诗"、"新体诗"分别从传统学术层面、表现事物与语言层面、审美层面对古典诗歌进行解构;而南社诗歌则是古体诗歌转型过程中的又一次调整,其表现为有选择地整合传统与西学,确立诗歌的现实针对性与功利性,使古体诗在古雅表象下实现气质上的平民化。民国以后随着新学制的确立与普及,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死文学"的恶谥,使古体诗处境维艰,但经过文人学者、政要、以及其他古体诗爱好者的坚持,古体诗蜕生为一种新诗体。  相似文献   

2.
庄严  章澄 《江西社会科学》2006,(11):253-255
《民国旧体诗史稿》运用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对民国旧体诗传承与创新双向推进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考察和客观化的评骘。在它“纵横结合、叙议结合”的阐发和描述中,有三个闪光点,即对民国旧体诗特征的整体性把握,对新旧体诗得失的全面反思、对民国旧体诗不同流派的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黄遵宪、梁启超等提倡"诗界革命",中国诗歌开始由旧体诗向新体诗转型。"新名词"入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而且导致中国旧体诗严密的文体体系出现松动、崩溃的趋势;对言文合一与民谣的大力提倡,使白话进入诗歌,打破了传统的言文分离、文言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大批的通俗体诗歌;"以文为诗"的方法打破了传统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明晰界限,赋予诗歌以散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体诗与旧体诗为题,谈谈个人的某些看法。这里不提新诗与旧诗,或自由诗与格律诗,现代诗与传统诗;而提新体诗与旧体诗,目的是侧重从诗的体式与体例上简述自己的一孔之见。欢迎批评与争鸣。新体诗与旧体诗的区别主要是句式的区别20世纪初叶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在诗歌领域中的革命,无疑是打破旧体诗形式的一场诗体革命,即建造了运用现代汉语抒情写意的“自由诗”。其代表  相似文献   

5.
赵颖 《理论界》2013,(4):135-137
思念故园的归乡情结、对新土地的思考、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国破家亡的感伤,构成了郁达夫海外旧体诗创作的主要内容。这些诗不仅为我们今天研究新加坡社会的发展以及华侨史具有极深的意义,更是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独特艺术风格,为传统诗歌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成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创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3):99-109
以"科学范式革命理论"观中国新旧诗歌嬗变之发生的根本,并非是传统诗歌失去了表达情感、表现现实的功能,也非简单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是传统文人共同体被现代知识分子共同体所取代。正因为此,旧体诗歌才由地位最高的文类,蜕变为单纯的文人圈子之间酬唱把玩之物或个人性情抒发之体;而现代白话体新诗,则占据了权威正统诗歌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陈阳 《中州学刊》2005,(3):253-255
新媒介力量在中国神话的当代发展过程中显示了惊人的作用,新媒介势力正在改写着我们的神话,改写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文化.中国神话正面临着价值普遍缺失和意义转移的问题.传统的神话主题被一再地"利用"和"改写",结果使传统神话所拥有的艺术意蕴和民俗文化心理在潜移默化中被置换成多重含义和多种可能性的文化"产品".传媒的关注在使中国神话得到某种意义上拓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神话语言的萎缩或衰败.因此,中国神话在新的语境中必须审视和调整自我,并且重新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8.
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两个方面。就话语体式而言,鲁迅旧体诗中常见的戏仿、反语等修辞策略具有与杂文话语体式相似的"双声"特征和相似的运作机制;就结构方式而言,鲁迅的许多旧体诗与辩驳论说体杂文具有同构性。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这个时期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高峰期,杂文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强势进入诗歌话语空间是鲁迅旧体诗杂文化倾向生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艺术发展过程的新诗运动,是对古典诗歌传统的解构与重构.以白话诗取代旧体诗,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对话规则或者语言结构,而且也势必置换了整个语境.在现代知识分子文化精神日益疏离传统的文人墨客之际,写旧体诗就越来越像是举行一个多余的仪式,亦即重新温习逐渐生疏的古典语境.这仿佛话剧取代戏曲之后的舞台情境,演员角色和观众期待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而导演的艺术观念更是举足轻重……这个比喻,应该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诗学体系的观念性建构方式(假设诗学相当于诗坛上的导演).  相似文献   

10.
李金涛 《江汉论坛》2007,(11):119-122
资产阶级革命诗派的诗歌在诗学观、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以往诗歌的新质,显示出了鲜明的近代特征,加快了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步伐;在艺术形式上则因袭用传统诗歌的语言形式,导致了其诗歌革新的后撤,在近代诗歌的转型中留下了教训.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旧体诗话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期间均有创作,其中南社诗话的革命倾向,滑稽诗话对社会人生的嘲讽、批判,其他较为突出的旧体诗话强烈的现实关注,彰显了民国旧体诗话的入世情怀,相对于此前的旧体诗话显示出了可贵的现代性思想质素。  相似文献   

12.
"陈熟"与"生新"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基本问题。叶燮认为"陈熟生新"包含"相续相禅"与"踵事增华"两个层面,前者重点在"陈熟",后者重点在"生新","陈熟生新"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他批评没有"生新"的"陈熟",也批评没有"陈熟"的"生新"。但相比较而言,叶燮更倾向于"踵事增华"中的"生新",并将其作为诗歌批评的重要标准,显示了他诗歌批评的立场。他对诗歌创作演变逻辑的探索,在时间轴上得到敞开,为后人阐释"陈熟生新"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邓伟 《北方论丛》2010,(3):15-17
梁启超在"诗界革命"的伊始,提出了对诗歌"新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的要求,试图达到在旧体诗中表现新的现代性体验的目的。随着"诗界革命"的发展,梁启超又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来调适其中的矛盾,完成了"诗界革命"的历史定位,从中体现出两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李春丽 《阴山学刊》2004,17(2):35-38
意境的创造,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追求.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为中心的"现代派"诗歌,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艺,以中国艺术传统固有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为基础,在现代新诗中重构东方式现代诗的意境.首先表现为对意象的注重.运用感性形象烘托暗示人类心灵情思,摈弃架空的理想抒情.在意象选择上表现出浓郁的古典特色,创造了不言情而情自无已的诗歌境界;同时在意境构建中承继传统意境创造中的悟觉思维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趣为归宿.达到"诗情智化",是对古典诗歌精髓继承中的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5.
学衡派在中西古今会通视野中,致力于传统的现代转换,进而开拓旧体诗学新天地。从共时性来看,学衡派诗学的诗歌语言观、形式观、文学发展观、批评文体观是在五四新旧文学论争中形成并不断修正的。就历时性而言,学衡派诗学在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换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对"诗界革命"的开拓、对"同光体"的新探以及对现代词学建构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新旧过渡时期中国诗学转型的另一种途径与可能性。虽然学衡派内部因各自诗学渊源、旨趣及个人际遇的差异,在宗唐与宗宋、趋新与改良、诗史互证与审美批评上存有分歧,但依旧在分歧中走向融合,折射出学衡派诗学的复杂与多元面貌。  相似文献   

16.
王珂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4):104-106
意象派诗歌运动是世界诗歌的现代运动的重要部分,也是西方最大的自由诗运动。尽管意象派的激进派进行的"自由诗革命"中有一些激进行为,但其在总体上是反对诗的过度散文化、诗体的极端自由化和诗的语言的极端世俗化的。意象派运动采用改良方针,是由它所处的生态决定的。它在文体及诗体上采用改良方针,较为完美地完成了英语诗歌由传统向现代、英语诗体由律化向自由化的转型。意象派运动没有使英语诗歌产生新旧诗的"断裂",自由诗革命的结果是产生了自由体诗而不是自由诗。  相似文献   

17.
吴奔星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旨在弥补吴奔星诗歌研究方面新体诗和旧体诗、"诗情"和"诗美"比例的失衡,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吴奔星的"诗学是情学"观:一、作家创作方面强调缘情而发;二、作品内容方面重在表现"七情六欲";三、读者接受方面的"三同"、"三异",并着重从吴奔星诗歌创作中情与趣、情与理以及情与景的统一来阐述他的"诗学是情学"观.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7,(2)
古人言:"诗道不出乎变复。变谓变古,复谓复古。"近古诗学的历史,既表现为"变"与"复"的消长,又呈现"变"与"弊"的交替。以这一独特视角梳理近古诗学的演变,审视其诗论主张,有利于我们清晰认识和把握近古诗学的历史,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发。元明清三代,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思维特点。宋人在拟古中求新变,至宋末诗弊已极。元人倡导"不二古今"救宋人之失。明人"复"与"变"各走极端,形成"诗必盛唐"与"各极其变"的对立,但"变""复"同是困境思维,在困境中寻求诗歌发展的出路,同样都不成功。清人惩明人之失,抛弃极端思维,以为变与复"非二道",走向"变"与"复"之融通,且强调"神而明之",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近代诗学和现代诗学也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探讨在新形势下的延续,不管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还是"用新精神作旧体诗",都体现了"变"与"复"的思维与精神。这对当下诗歌之路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晋风流是文化长河中不绝的嗣响,民国文人追慕魏晋六朝,显示传统文化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建构贴近民国文化的阐释框架,在国家民族文化情态中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成为透视民国文人情结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民国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态出发,充分考虑影响文人情结的民国机制,揭示文人情结的民国风范和中国气派。贴近民国文化生态的学术阐释框架,或可成为探索民国文人情结或当下知识分子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中国新诗脱离传统的轨道,本身便是由于"城市之光"的激活,但长期以来,城市并没有支配中国诗人的想像力.当代香港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点不足.从"望乡"到"望城",从抒写"乡愁"到表现"城愁",香港的城市诗歌走过了一段从浪漫诗歌到现实诗歌再到诗歌现实的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