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中医与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与西医相比,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何种疾患该看中医呢? 慢性疾病看中医 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擅长辨证论治,诊疗时特别注意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善于分析、综合和推理,长于调理人体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各种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如肝炎、  相似文献   

2.
黄存垣 《老友》2009,(12):53-53
冬春为肺系疾病的好发季节。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脏性哮喘以及肺结核、矽肺患者,往往在这个季节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这类病属于中医的喘证范畴。  相似文献   

3.
《社区》2010,(9):39-39
土豆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备食品,既便宜,又好吃,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功效,可辅助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  相似文献   

4.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中医预防慢支发作以扶正固本为基础,用补肝、健脾、温肾、益气的药物、食物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常用方有: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8,(7)
张启锐:主任医师、著名肾脏病专家、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专家委员,张启锐主任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益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临床分析》,在全国疑难病症临床诊疗经验研讨会上获得了科技成果一等奖,受到了领导  相似文献   

6.
慢性唇炎中医称之为"慢唇风",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崔德芝教授运用从脾论治思想治疗慢性唇炎,以四君子汤为君药组,健脾益气,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选方用药,疗效显著。现从健脾祛湿和健脾清热两方面列举验案两则,以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7,(1)
多年来,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简便有效。一、痰饮伏肺型。此型治宜温肺化饮。药用:杏仁10克、十姜10克、炙麻黄6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8,(11)
张启锐,主任医师、著名肾脏病专家、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专家委员。张启锐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益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临床分析》,在全国疑难病症临床诊疗经验研讨会上获得了科技成果一等奖,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给予颁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鼻同治法(补肺汤加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肺汤加中药鼻腔冲洗,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指标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临床有效(P0.05),且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5),组间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对改善中医主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提高FEV1(P0.05),组间比较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鼻同治法(补肺汤加中药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哮喘慢性持续期症状,其中改善中医证候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在改善FEV1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心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自拟益心活血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等心肺耐力指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延长(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步行距离[(309.28±15.56)m比(275.35±15.08)m]明显延长(P=0.001)。试验组SDNN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107.99±12.10)ms比(100.27±5.13)ms](P0.05)。两组RMSSD治疗后均提高(均P=0.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较于对照组(19.33±2.95)分,试验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13.22±2.87)分改善明显(P=0.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益心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具有改善心肺运动耐力、提高心率变异性和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北方地区老年性湿疹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老年湿疹患者91例,入选患者均为局限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诊断。对照组选择同期就诊的中青年相同疾病患者76例。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及分型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相关规定进行,常见中医证型有:①营卫不和证;②气阴两虚证;③风湿热阻证;④脾虚湿蕴证;⑤血虚风燥证;⑥阳虚水饮证。结果老年组营卫不和证、气阴两虚证、风湿热阻证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后者中血虚风燥证和阳虚水饮证患者明显多于对于老年组(P0.05,P0.01)。结论营卫不和证、气阴两虚证、风湿热阻证是北方地区老年性湿疹患者常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2.
5月特别提醒     
《新天地》2013,(5):1
关于生活4月以来,全国多地发现H7N9禽流感疫情,截至4月18日发稿时止,共查出H7N9确诊病例82例,其中死亡17人。消息传出后,市民密切关注。据新华社电,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中医药预防方案,并建议高危人群必要时,可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北京市中医局表示,中医药预防的高危人群包括: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表现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分为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血瘀,气虚湿阻寒热错杂6个证型,在分型论治基础上,依据西医化验检查结果,选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益强心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的心功能疗效.方法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口服补益强心片和地高辛模拟片.对照组30例,口服地高辛和模拟补益强心片.连续服用2周,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主要症候疗效,心功能疗效.结果服用2周后,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83.3%,P>0.05.心功能改善疗效总有效率实验组83.3%,对照组86.7%,P>0.05,心功能测定EF及SV都较疗前增加,P<0.05或P<0.01.结论补益强心片对心衰患者气阴两虚血瘀水停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肺癌同属呼吸系统顽症,一旦犯起,轻者咳喘不止,重者昼夜难眠。常规疗法难以除根,堪称医学难题。刘恒殿医师呕心沥血,开辟了一条用中医药治疗气喘病的有效途径。河南省郑洲市二七人民医院气管炎科的刘恒殿医师,早年毕业于中医院校。30多年来他搜集了大量的现代国内外名家治疗该病的临床资料,及从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03,(6)
"五更泻",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的泄泻,又名晨泻、鸡鸣泻。中医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故以有"肾泻"之称。人至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就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的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探索。 1根据学科特点。强调辨证分析 中医重临床,西医重基础。近年来,尽管西医在男科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许多男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依然不清。在男科疾病诊疗过程中,辨证论治依然是指导临床用药的核心。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的授课中,应突出中医辨证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着重把握慢性前列腺炎不同证型的特点。同一疾病,证型不同,治法迥异。要让同病异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思想精髓深入学生脑海。  相似文献   

18.
肾炎的治法很多,中医多为水肿,临床治疗对肺脾肾三脏侧重各有不同。传统治法急性多以脾肺为主,慢性多以脾肾为主。本人通过近三十年的学习总结,潜心钻研和临床观察,应用以肺为主,配合清热活血和其他治法治疗急、慢性肾炎,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机理进行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03,(10)
以智能减退、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包括西医的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脑叶萎缩症等,随年龄增高而递增。1989年的中医脑病学术会和1990年的老年痴呆专题学术研讨会不仅确定了老年呆病的病名,更制订了较规范的诊疗标准,体现了中医药防治老年呆病的独特优势。现将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药选介四  相似文献   

20.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