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中,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面临着三个现实挑战:一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要不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三个方面重点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主要包括民族自身发展问题、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民族间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民族政策过程问题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民族问题性质转向、民族问题实践逻辑转向和民族问题空间维度转向三个发展趋势。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包括三个主要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强化国家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成果等五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是对中国问题的"是什么"和"怎样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是指内容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从目的到成果的实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实现,即最终结果,它表现为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实际,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5.
王刚 《兰州学刊》2007,1(9):11-1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别是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次生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列主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6.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客观上提出了马克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体性要求.在一个规范的范式内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系,可以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四条路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三是以中国现实国情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条研究路径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割裂的,不同的研究路径对研究者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理解.大体上有三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基本共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从生成逻辑、主要表现、重大意义三个维度探究新飞跃,对于在新征程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内核有着重要意义。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奠定了理论前提;历史逻辑:时代课题不断演变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创造了历史必然;现实逻辑: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变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提供了现实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推动了民族复兴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提供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都源自于对两个基本问题的经验性理解: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个经验性的命题;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叙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因此,要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种种误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我们必须对这两个基本问题作出理论性的阐释。在前一个问题上,要辨析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并结合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揭示其中所包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国的民族性格;在后一个问题上,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造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史研究,尤其要注意研究职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的系统工程.分析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历史进程、逻辑关系、现实要求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整体着力,其中全球化语境是战略空间,解答中国现代性问题是重大任务,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持久互动是永恒命题,通过这三条实践路径的协同展开,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自决制、联邦制、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制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三种政治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人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实行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要突出“三结合”,即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坚持“四原则”,即平等、民主、法制、照顾原则;做到“三不容”,即基本经验不容置疑、基本制度不容动摇、政治优势不容削弱.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集中体现,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60年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三个层面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成果,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和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实现了"三个结合",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结合.这三大理论成果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三个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实践特征.这三大理论成果和"三个结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实际而赋予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论域,但始终紧紧围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鲜活的中国实践的根本原则.突出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的两个重大转变,并在中华民族复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历史三个方面呈现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崇高而长期的使命.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笔者以为,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把握三个方面要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国社会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是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化"一直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线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指导中国实践和中国实践的不断自觉提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无论是理论向实践的流动还是实践向理论的提升都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进行史论结合的论述,这对于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资源,进一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看法有不少分歧。本文讨论了三个前提性的问题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涵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总结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作者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歧异进行了辨析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志刚 《河北学刊》2007,27(1):105-107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来,有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与理论针对性,其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回击五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主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从"对话"、"问题"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过程与"在场"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固化的实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一问题是我们检验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造的最终原则与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这三个层面上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