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制订和实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在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全面的再认识,从而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对此,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高度的概括。赵紫阳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阐发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接着说:“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再认识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理论,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加深理解赵紫阳同志报告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我们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自觉性,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党的三大作风。 我们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处理各方面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现在,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三大作风,这是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件大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三大作风的第一条,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作为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和第二代领导核心的主要代表,在数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生涯中,一贯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多次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诸多矛盾的光辉记录。它的丰富内容和宏大结构正是通过对一组组矛盾的辩证解决展现出来,生动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理论著作。《邓小平文选》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的产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很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的统一。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路线的由来和发展,从而使全党的思想进一步实现统一,而且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件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两次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理论,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者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一系列问题上已经走向成熟。后者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已经走向成熟。联系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总书记的观点,对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8.
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这部著作中,邓小平同志反复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观点。这一观点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主题,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实践的结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从而更好地从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同志百年诞辰之际,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重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深深地感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和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仅坚持运用了《正处》的一  相似文献   

1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 ,对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意见》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 ,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评论家 ,把理论工作搞起来。他还针对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 ,提出要重理不轻文。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是制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理论基础。对《决定》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也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认识。一、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和贯彻《决定》《决定》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制定《决定》的“总要求”。理解和贯彻《决定》,一定要把握这个总要求。这个总要求,反映了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我们党所一贯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了。这是全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摘编》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精辟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摘编》第15专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地总结了我们党六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三十二年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功绩和错误,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及其活的灵魂,扼要地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并庄严地号召我们“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同时,胡耀邦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要求我们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党内外经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必须十分重视扩大劳动积累。”(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15页)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所谓积累,就是国民收入中除去消费基金而外的剩余部分。这部分基金(或物资)主要用于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王思华同志已与世长辞。他一生中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热心翻译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从认识革命真理到参加革命实践,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研究解决根据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工作和统计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基础、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而贯串其中的一条红线和核心,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问题。他说:“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这一结论,是我们党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所作的一个深刻的历史性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出版发行。它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国内国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总结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并阐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不仅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伟大文献。《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及所面临的任务和对策的分析、论证,既立足于中国当代实际,又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制定的第一份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决定》从目标和理论两个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新的定位,是我们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重大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了新的推进。对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形势,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本本主义和“左”倾观念的框框,提出了一系列闪耀集体智慧、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观点、新思想。十四大系统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这一理论的提出.充满了创新的气息,富有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