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福柯(M.Foucault)晚年的研究主题发生了一个转变,从对现代规训权力-知识关系的分析转向了对古希腊时期主体的讨论,开启了主体谱系学的新方向。福柯思想转向的本质是从对现代主体化方式的解构到对自由主体建构的转变。他的主体谱系学致力于探寻一种真正的主体化方式,并试图建构一个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自我关切”的主体到基督教忏悔的主体再到现代欲望主体的主体化方式的谱系。文章以福柯对主体与真理关系的探讨为切入点,试图揭示福柯这一思想转变的线索,并探寻我们是否可以根据福柯的提示来获得另外一种不同的主体化方式的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我们可以不再根据我们曾被定义的所是而思考、行动并塑造自己。  相似文献   

2.
空间、语言与生存——福柯生存美学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一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于主体进行解构。虽然在不同时期,福柯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主体、话语与权力的批判和解构却始终贯彻其间。福柯希望通过对语言的批判和解构,来揭示那一切的"沉默";希望通过对于"异质空间"的开拓,来凸显人之生存的差异、自由和超越。所以,空间和语言就是福柯从事主体解构工作的路径——当然,它们也是福柯新的主体(或"自我")建构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对于福柯而言,基于空间和语言的拓展与延宕,"自我"才能真正获得解放和创造,而这也是福柯整个生存美学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3.
从外部空间到外部思想——福柯对于主体的解构策略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对于空间问题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他对知识与权力的批判中。在其早期作品中,福柯发现空间其实已经成为权力与规训的场所;而自我也早已被隐匿——于是,主体需要被批判,也需要被解构。故而,基于解构主体的考虑,福柯向"外部"寻找批判的力量。经由尼采、巴塔耶,福柯发现了"异质空间",也发现了作为文学的"外部";而布朗肖更是给予了福柯以极大的启发——福柯称其思想为"外界思想"。然而,福柯的著作表明,其实他也是这种"外边的思想"的代表。可以说,经由文学和语言的探索,福柯发现了"外界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是福柯主体解构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福柯否认实在的、一致的和普遍的人性的存在,认为它只是历史性建构起来的观念。就精神气质来说,福柯的反人文主义是一种超越传统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他对现代人的形象进行了独特的描述,认为现代人是权力对现代个体全面奴役的产物,进而批判了现代西方文明泯灭差异性、用普遍性凌驾一切的本质。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通过三种客体化的方式将人改造成符合主体标准的现代人。针对现代人的历史境遇,他提出了局部斗争和现代生存美学作为人的解放的方案,但是两个方案存在着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5.
从有关"主体"的形而上学玄想转向对"主体化"的社会历史调查与思考是福柯主体论的根本性策略,此一转向使福柯的思考与西方主体论的传统区别开来.福柯通过对道德进行结构分层而为分析主体化方式找到独特的路径.在对古希腊、基督教和现代伦理实践的比较分析中,福柯描述了西方历史上不同的主体化方式并阐述了自己的主体化立场.经由伦理与道德的区分以及对古希腊美学化伦理实践的分析,福柯突出了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福柯的身体理论是发生在当代法国主体哲学崩溃时期,从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主体的冲击引起福柯对主体哲学现代困境的关注,到福柯受梅洛·庞蒂启发,注意身体对主体的反动,但福柯真正完善对身体的现代遭遇的分析和思考,则是得益于尼采生物学的身体概念。  相似文献   

7.
福柯在其后期的访谈和文章中不断说到自己一生的研究主题是主体,而权力关系、真理游戏等都是用来分析主体的有效策略。但福柯的主体研究既不是建构主体,也不是解构主体,而是在批判性反思的意义上询问主体的代价,考察主体之为“主体”的合理化历史形式。这一点使得福柯在与法兰克福学派遭遇之后觉得,尽管自己是从权力和事件化(événementialisation)等方式介入主体批判的,但自己的研究以及法国的科学史批判传统与该学派对启蒙理性“主体”的批判工作是相似的。文章意在从主体的角度说明福柯对自己著作的定位、福柯与法国科学史批判学者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史因假定先验主体具有构建和奠基事物的作用而坚持起源、连续性和总体性这三大论题.作为话语考古学家,福柯极其怀疑和敌视这类历史主义及其基础主体.福柯把话语看作隶属于同一个散布体系的全体陈述.话语作为实践,既是一个匿名的和历史的关系体系,又是那些把主体散布在大量可能位置和功能中的并合的、间断的和个体化的事件系列.因此,对话语所作的分析就无需参照先验主体.因萨特对间断的和偶然的话语事件和实践极为恐惧,就指责福柯拒斥和谋杀了历史.而福柯则在好几个场合答复了萨特.  相似文献   

9.
从尼采杀死了“上帝”到福柯消解了“人”,西方哲学经历了以人作为主体的确立和解构的过程。福柯从时代的本质要求出发,通过宣布“人之死”实现了其后人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功能性超越,展现了其特有的后人道主义旨趣。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后现代社会理论及其对现代性 /现代化的批判的概况,然后着重讨论了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福柯颠覆理性(真理)、解构主体的批判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中,福柯不仅有着显著的声誉,而且他与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为人所知的十分密切的关系。福柯一生的理论旨趣可以概括在知识/权力/主体这三个重要主题中,其中权力又是最核心的概念。福柯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微观权力观,解构传统的宏观权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福柯与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忠实"似乎已成为译者的天职.然而,现代翻译理论对"忠实"这一翻译标准提出了质疑,翻译研究中的解构学派试图解构这一标准,传统"忠实"翻译标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伽达默尔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的哲学解释学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对传统"忠实"翻译标准的理解也应具有历史性.传统"忠实"翻译标准有可供解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基本原理对《阿甘正传》一镜头段进行解构分析,并描述了这一镜头段"差延"存在的总体关系,以期为影视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福柯从知识考古学出发,对科学作了新的诠释。他摒弃了传统认识论的研究框架,独辟蹊径地从话语实践的角度考察科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反科学",他否定了科学的真理性、进步性,也否定了主体对于科学的建构作用,从而彻底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认识论,最终将科学知识归为一种"知识型"支配下的话语游戏。  相似文献   

15.
《宠儿》中的权力话语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以其诗意的语言和深刻的隐喻受到广泛关注。《宠儿》作为她的代表作,时常被作为现代作家解构历史的典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出发,试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所体现的权力话语观念,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其小说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权力观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福柯的权力思想十分独特。他批判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 ,从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 ,采取了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性的方式 ,相对主义地解释了权力问题。他将权力视为一种关系、网络、场 ,认为权力是无主体的、非中心化的 ,强调权力的分散性、多元性 ,并用微观的权力学解构传统上以统治权力为核心的宏观权力学。通过规训性权力的概念 ,福柯建立起一种权力技术学的类型 ,描述了现代社会是如何通过监视、检查、管理等规范化手段实施对人的支配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关注思想家福柯晚期重要的研究转向——复归古典,是理解其伦理思想的关键。《主体解释学》中,福柯多次引述马可·奥勒留的文本,不断回溯至基督教以前的古罗马时期,对主体问题展开历史性追问。福柯在马可·奥勒留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途径中获得启示,将关心自我目的化,以对抗权力之规训与理性主义笼罩下的虚无。通过挪用马可·奥勒留,福柯对古典时期的修身实践做出积极的重读:将自我从与他者严格的关系中释放;强调主体通过审视世界确立自身;在斯多葛学派“顺从”命运的法则中发现自身成长的契机,为主体找到“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论,福柯坚持彻底地消除理性主体的立场。他紧紧抓住近代美学将审美主体外位化的弊端,认定康德美学的审美主体背后是知识——权力的运作,知识和权力之间存在着共生的关系;根本没有实在性、一致性和普遍性的审美主体,所谓审美主体只是由理性构造出来的形而上学的作者主体的代名词。他通过对权力构造审美主体这一秘密的揭示,来解构理性主义预设的作者主体,解放自我的开放性、非理性、异质多样性和多元性。这就味着福柯美学对"主体"这一近代以来所建构的形而上的概念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解构主义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差异,反对一元中心和二元对抗的后现代立场,为萨义德质疑东方学的一系列二元本质主义的对立提供了理论武器。萨义德以后现代立场关注边缘性、含混性,关注二元对立的消解,并以福柯的权力—知识观对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传统和西方知识的权力体系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0.
福柯以独特的方式对现代人的基本形象进行了经验描述,并认为现代人是"把人变成主体"的产物,"把人变成主体"过程实际是知识-权力建构现代人的过程。知识-权力对现代人的改造非常严厉,可以认为这种改造是一种全面的奴役。福柯的批判揭露现代西方文明泯灭差异性、用普遍性凌驾一切的本质,但也存在着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