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异化热”,并很快蔓延到了文艺界。一时间,“人的异化和复归”竟成了文艺学中最新的、最活跃的话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异化和复归的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就是表现人性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异化和复归。”等等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用“异化论”来改造社会主义文艺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澄清。不能把“异化论”当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代表.其“社会批判理论”继承并发扬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并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人性、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尤其是对“发达工业社会”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即“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但也明显存在着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运用到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将异化劳动作为手稿的中心概念,并采用了历史审视的新视野,集中提出了他的异化劳动观: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其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与"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超越前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异化之后人性复归的社会,是人跟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又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但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扬弃劳动的异化.只有如此,人才能将自己从利己主义的片面的占有欲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己本质的一切内在的丰富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了异化劳动.在这里的劳动异化,本质上是人性的异化.在手稿中,随后他提出了人性复归的方向--共产主义.因为马克思的讨论仅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在阅读手稿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的讨论不够准确和充分.对此,文章将通过提出一些马克思未曾提及的异化事实来丰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层面上,展开了对人的发展的种种诉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对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颇有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良 《东岳论丛》2022,(7):113-1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青年马克思从哲学领域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青年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最完整、最翔实的阐述即源自这部手稿。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空想共产主义思潮的深入批判,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历史性交汇”,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已初见曙光。尽管这是一部未竟之作,但异化劳动理论却是青年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参照坐标和思想中轴,由此也彰显出对《手稿》进行研究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论述“异化”与“人道主义”的文章多把抽象的人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主张“异化理论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要用异化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用它来说明现实的历史、社会问题”,有的同志甚至提出所谓“人——非人——人”(即人异化为非人,再克服异化复归于人)这样的历史公式。这就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人性和人的异化? 什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封建神学家、资产阶级学者搅得混沌不清的问题。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揭示出,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代表,其"社会批判理论"继承并发扬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并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人性、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尤其是对"发达工业社会"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即"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但也明显存在着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正> 人性问题,这个多年来被划定不可逾越的“禁地”,终经被冲破了。但是,究竟什么是人性,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自己的人性理论?如果有,它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应探讨清楚。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认识,就教于同志们。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性问题的论述。马克思在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异化,进而导致人的异化的现象时,揭露了资产阶级残酷压榨和剥削工人阶级的反人性的罪恶。在《哲学的贫困》  相似文献   

10.
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热衷谈论“异化”,在人们思想上一度造成混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和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有必要对异化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地位、演变与发展,作一番考察,以便弄清楚这些言论到底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特定含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创异化劳动概念,把当时流行于哲学界的异化范畴引入了社会经济领域。异化劳动概念侧重分析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其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不是抽象思维;它研究的是现实的经济关系,不是虚妄的精神关系。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异化,费尔巴哈提出的人性异化的根本区别。 异化劳动概念实质是揭示了一种客观的对立的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这首先表现在马克思规定这一概念的目的上,他说:“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基础是“实践”。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一 在早年,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实践”的概念,“生产实践”所包含的内容是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下透露出来的。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罪恶,亦即异化劳动的消极方面。同时,马克思又认为,劳动异化就是人的生命力的对象化,人的力量、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虽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早期奠定了"人的发展"的思想主线,提出人的本质、劳动异化与异化劳动向人的复归的人类发展基本进程。《资本论》将这种哲学思辨具体化为科学理论,将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作为异化劳动的现实形态,而异化劳动向人自身的复归的实现途径则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主要不在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而在于使被分割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支配与奴役劳动者的异化力量。把异化劳动作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从而把剩余价值向人自身的复归作为"消灭剥削"的途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于是成为实现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由之路,"三个代表"则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王晓龙 《南方论刊》2007,42(8):52-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显露了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从而使人向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5.
异化理论贯穿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著作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异化的论述,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不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讲异化是站在客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因此不能对异化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把异化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使异化理论成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劳动异化,劳动异化的结果又产生私有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异化了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最发达,私有制最完备,异化达到了顶点,所以,它是高度异化的社会。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异化,从异己的力量奴役下解放出来。无产阶级只有在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消除异化。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7,(1):123-130
不是诉诸于抽象的人性来解释人,而是从劳动的维度来揭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避免重蹈在他之前的哲学家们陷入到“对抽象的人的崇拜”的覆辙,实现了人学研究的重大转向,是因为他首先确认了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然后科学地揭示了人通过这种能动的实践活动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既然劳动对于人的自我生成具有本体性意蕴,那么,对劳动进行奴役也就意味着奴役了人本身,因此,把劳动从私有财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必然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通过科学的劳动概念来考察人自身和人类历史的诞生与发展过程,马克思最终揭示了人的自身之谜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之谜,创立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而使人学和历史学首次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白刚 《人文杂志》2013,(1):10-15
马克思和阿伦特都是现代性的强烈批评者.在马克思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资本统治”,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个性和自由的“人的异化”;而在阿伦特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技术控制”,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公共政治自由空间的“世界异化”.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阿伦特走的是一条单纯“复归政治生活”之路,而马克思则走的是一条彻底“变革生产关系”之路.比较而言,马克思的道路更为究竞.  相似文献   

18.
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建构中,异化劳动理论无疑是其思想发展的一个制高点.青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来源于黑格尔又超越了黑格尔.在黑格尔那里,劳动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行为,是自由的真正“显现”,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劳动.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把劳动概念注入人本主义逻辑,通过对劳动异化和资本的批判,从而实现了精神劳动向现实劳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以异化劳动为基础论述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在对这一理论如何评价的问题上,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青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它已经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完全划清了界限。有人甚至认为异化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他们说,《手稿》中由于提出了劳动范畴,就完全超出了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从而达到了历史唯物论。有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7,(8)
异化是人和自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非本真存在状态,也是历史得以发展的必要中介和方式。虚无主义是人类生存状况彻底异化的必然结果和意识形态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历史所无法规避的必然命运。只有在马克思哲学层面阐明其异化理论,才能理解马克思对异化以及虚无主义所作的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批判,那就是异化的扬弃必须由异化逻辑自身来实现,虚无主义的扬弃必须以异化的扬弃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展开具有"原则低度"的现实生活批判,即符合人性地享用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恢复人与对象世界的本质关联,从劳动动物和消费动物复归生存动物和精神动物,重新界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是人类当下有限度地克服异化以及虚无主义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