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凉山巨变》是一出反映四川凉山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粉碎奴隶制度,飞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变革的舞剧。要演出这个舞剧,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没有生活经验,很难深刻地体会和表现剧情、角色。因此当导演分配我扮演舞剧中的老铁匠时,心里就感觉没有底。去年三月间,我们下到凉山昭觉体验生  相似文献   

2.
在“凉山巨变”舞剧里,我演的是木基。木基这个人物,在这出舞剧里,是党领导奴隶向奴隶主阶级展开斗争,打碎奴隶制度枷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变革的具体体现者,也就是这场《凉山巨变》斗争的领导者。可以  相似文献   

3.
我看了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演出的《凉山巨变》舞剧,回来以后,心里久久萦绕,放不下去,只好提起笔来写几句。三十年前,我们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4.
看了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演出的《凉山巨变》舞剧,觉得它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大凉山人民从奴隶社会走上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革命,反映了这个革命变革的阶级斗争。我是大凉山的人,是世代的奴隶,从小我就给奴隶主放猪。解放军进驻凉山以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排演《凉山巨变》舞剧之前,先下到四川凉山地区,深入到过去彝族奴隶群众中体验了一个时期的生活。这次下去,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对我来说却是上了很实际、很生动的一课。过去在学校里,关于如何带着阶级感情  相似文献   

6.
看了《凉山巨变》舞剧,心里很激动。作为一个彝族观众,能坐在首都的大剧场里,观看用我们本民族的舞蹈反映我们彝族人民的大革命舞剧,心里这股感情,就象是我们金沙江里的流水,一浪推着一浪地翻腾。过去,我们彝族人民,因为长期受着野蛮的奴隶制度的压迫、束缚,生产、生活各  相似文献   

7.
我一边看《凉山巨变》,一边忍不住淌泪,忍不住我心头升起的阶级仇恨。这个舞剧,使我又重温了一次我们大凉山过去奴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我家就是娃子——奴隶。在那个社会,我们娃子就象牲口一样被奴隶主买卖,可是我们的生活却连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排演的舞剧《凉山巨变》,是一部以反映我国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广大彝族奴隶,在党的领导下,打碎奴隶制度枷锁,从黑暗的奴隶社会,一步跨过几个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变革为题材的舞剧。我国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在解放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发生的伟大革命变革,是党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1日,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纪念日。50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凉山今非昔比,凉山风采卓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50年庆典之日,我们隆重推出这组来自凉山、饱含凉山州各族干部群众对祖国、对家乡一片深情的图文并茂的报道,让日新月异的——  相似文献   

10.
凝固的历史     
凝固的历史当年,周恩来总理在看完《佤族》、《凉山彝族》、《黎族》三部影片后,说:“拍这样的片子,是对世界的贡献文·摄影/刘达成人们总是在巨变之前想到抢救历史、记录历史。中国影视人类学拍片就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全国各民...  相似文献   

11.
《粉墨春秋》是一部地道的中国舞剧,经典舞段《寸跷》《水袖》《髯口》是现代艺术手法的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多样,浓缩和承载了中国舞剧几百年的舞台记忆。其中,"寸跷"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在该舞剧中的巧妙融合,是《粉墨春秋》的点睛之笔。本文针对粉墨春秋的寸跷中表演风格展开论述,详细探讨了寸跷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风格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层面造成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粉墨春秋》是一部地道的中国舞剧,经典舞段"寸跷""水袖""髯口"是现代艺术手法的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多样,浓缩和承载了中国舞剧几百年的舞台记忆。其中,"寸跷"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在该舞剧中的巧妙融合,是《粉墨春秋》的点睛之笔。本文针对《粉墨春秋》中的寸跷表演风格展开论述,详细探讨了寸跷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风格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伍湛民族学术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是一本作者自选集,收文22篇,25万字。其论述涉及民族理论学、民族学、民族法学、方志学等。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工作,熟悉民族地区的社会情况,尤其对凉山彝族,酉阳、秀山土家族地区的许多问题,有深切的感受。如研究凉山彝族的两篇文章《当前四)11彝族地区家支问题态势述略》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支制度初探》,谈论了他对彝族家支问题的看法,指出了彝族家支问题的危害性。这是需要理论勇气的。我们知道,凉山彝族走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中,家支问题是令人头痛、较难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我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团编演的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获得了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这是对我们傣族舞蹈艺术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编演人员的一个很大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5.
昭君是"四大美人"之一,而昭君让后人铭记的是她远赴"塞外"和亲的故事,舞剧《昭君出塞》既是真实的还原历史文化背景,亦是深情的演绎了昭君的心路历程.舞剧分为序·烽烟、第一幕·和亲、第二幕·出塞、第三幕·贺婚、第四幕·宁边、及尾声·共荣,故事始于战火烽烟,终于友好团结.舞剧《昭君出塞》是一部古典舞舞剧,但舞剧打破了以往的常...  相似文献   

16.
原创舞剧《孟姜女》将中国传统元素、舞台空间道具、现代与传统结合,创造出新鲜的审美、如画般的写意,并在一定的时空中能感受到那虚实交替性的舞蹈氛围。本文从舞剧《孟姜女》的整体结构及现场感受分析研究现当代舞剧创新与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歌剧舞剧院于2013年创作、编排了大型民族舞剧《孔子》,再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歌颂和弘扬了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这部舞剧的音乐由青年作曲家张渠创作。现有文献多描述舞剧音乐给人的直观感受,而缺少对创作技法的具体分析。经过对舞剧《孔子》音乐结尾部分的分析发现,在主旋律重复的过程中有调性、小节类型、第4小节附点音符、第6小节结束音这四个方面的细微变化。这些细微变化在深化了音乐主题的同时,也避免了观众产生听觉疲劳。  相似文献   

18.
童年时代,我就知道“森吉德玛”这个响亮的名字。我们的小乐队常常演奏《森吉德玛》这支歌,它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可是,很久以来,《森吉德玛》在我的心目中总是一个不太具体的、跟音乐紧密相连的听觉形象。今年年初,内蒙古鄂尔多斯歌舞团来到北京,为首都人民公演了他们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舞剧以其大胆的表现手法,分别以“序幕”、“庙会钟情”、“悠悠情波”、“赤心同结”、“婚宴血泪”、“九泉重圆”多层次展开剧情。并用丰富的舞蹈语汇和独到的音乐手法,塑造出草原姑娘森吉德  相似文献   

19.
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完成好这一项职责。本文充分挖掘原创小舞剧《光华》创作排演中的鲜活教育素材,将课程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重点把握教师在舞剧戏剧结构创作、舞蹈形象思维、舞剧创作方法的三个方面使学生能够体会舞剧内在精神,领悟革命斗志,强化理想信念,达到育人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衡量一部舞剧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对待兄弟民族的舞剧,应该着重强调看它的生活气息是否浓郁,民族风格是否鲜明,艺术表现力是否丰富,以及戏剧结构是否严谨。从这些方面来看《咪依鲁》这部舞剧,它的努力方向是明确的,正朝着这些目标进行艺术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令人称颂的成绩。这部舞剧充分发挥了彝族传统歌舞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