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昌 《管理科学文摘》2009,(32):142-143
进入21世纪,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了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积极投入到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因此加强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化市场营销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郭本海  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0):140-151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及其行为策略趋于渐进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交互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激励、产业增值收益、企业的附加成本与机会损失等;基于三方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可考虑从实施自主品牌轿车振兴计划、汽车消费端的政府干预计划以及自主品牌轿车形象重塑计划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到今天,无论是创业先驱,还是后起之秀,都面临着从企业初创期到转型期的种种考验,面临着从追求规模速度到提升品质、效益和品牌形象的艰难跨越。回顾自主品牌诞生以来的卓越代表,他们的故事蕴含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下,企业品牌国际化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奇瑞汽车作为我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自上市以来就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本文针对奇瑞汽车品牌国际化案例,在其品牌定位和国际市场品牌进入两方面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品牌在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归根到底上要立足于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目前,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品牌大多已经国际化。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要想在当今竞争中谋求进一步发展,国际化的道路必不可少。同时,新能源汽车也为国产车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逢择。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作为中国石化上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路者,在近20年的发展中,在组织体系、品牌建设、经营管理、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中原油田海外事业发展的实践历程,就如何推动国际化经营实现新的跨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创新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企业缺乏品牌赖以形成的宏观环境、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缺乏应有的品牌价值认知。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品牌发展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本土企业海尔和格兰仕品牌国际化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本土企业品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和自主品牌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60年华诞。6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国际化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和品牌构成仍不容乐观。如何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之路将走向何方?这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2009年我国汽车企业整车出口同比下降50.77%,与汽车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频遭海外贸易壁垒.自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国家对自己本国产业保护主义势头抬高,中国汽车出口所依赖的中东、非洲、南美洲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而在国际含金量最大的欧洲市场更是少有涉足.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未来之路不容乐观,为了提高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各大自主品牌的产业梦想,开创中国汽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便成了未来在海外市场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技术、管理、服务、品牌策略等等都将会成为影响企业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企业在把握好决定因素,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充分做好面对国际贸易纠纷的准备,敢于接受挑战,便是未来海外竞争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0.
腾杰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182-182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击很大,导致我国本土品牌汽车和海外品牌汽车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为了竞争,还是自身的发展,我国本土汽车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不断饱和,各品牌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个品牌都不约而同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值得注意的是,当中除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的自主品牌外,亦不乏合资车企的身影.在此背后则正显示着,在国外车企全球战略中,中国正由以往单纯的销售市场向国际化生产基地的角色转变.分析人士指出,经历新一轮扩产风潮后,合资车企出现的"闲置产能",早已纳入跨国汽车品牌全球化生产计划之中.转型生产基地获出口商机 2012年6月,郑州日产海外事业部部长赵宏伟一行踏上了中东三国市场的考察之路,这也是郑州日产进一步进军中东的前奏.据了解,2012年至2016年,郑州日产计划出口量由8000台增长为28000台,实现年均37%的增长率,同时2016年将实现海外出口占公司总体销量的15%.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汽车制造已成为国家的支柱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汽车产销大国之一。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快速发展,但在汽车产品质量、自主研发和创建自主品牌等方面与世界上一些汽车大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营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品牌,如格兰仕、TCL、联想、海尔等。但是我国家电企业国际营销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战略意识不足、目标市场过于单一、营销渠道开发不足、国际贸易壁垒应对不足等几个方面。为此,我国家电企业应该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建立多元化海外市场、加强国际营销渠道建设、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等几个方面来改进国际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德国,法兰克福,汽车行业的饕餮盛宴,各色车型集中亮相,“独闯“法兰克福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华晨“形单影只“,法兰克福车展中国汽车势单力薄。中国汽车国际化之旅似乎漫长而艰辛。感受法兰克福车展的技术冲击波之后,一些议论也就随之而来:出征海外到底是金光大道还是“流亡“之途,中国汽车国际化进程会被看好吗?中国企业冲出围城,坦途还是险路?  相似文献   

15.
正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虽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客观上已具备了"走出去"、加快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条件,但是仍普遍面临着国外市场信息匮乏、品牌战略定位模糊且片面、品牌延伸过快、品牌文化单薄、国外消费者认知不足等问题,加之全球范围内市场融合、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凸显出企业在制定品牌国际化战略方面的迫切性。国际化路径模式的本土化问题当前,在理论上,关于品牌资产的概念模型已相对成熟,但在研究对象上大多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品牌。而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进行的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成为战略和创新领域的焦点。鉴于已有研究较关注大型制造企业的品牌创新,因此结合西方能力理论和中国特色制度环境,探讨反向国际化情景下中小型制造工厂的自主品牌战略。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阐明对专注出口的中国代工企业转战中国市场而言,具有中国情景特色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中国市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辨识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化过程中主要培养的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3种动态核心能力。参照资源-能力-绩效战略思路,推导出6个假设并建立研究框架。基于202家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和巢状模型法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过程中,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能力是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运用中国关键资源建立自主品牌的中介变量,中国市场稳定度显著影响自主品牌绩效。也即表明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代工企业应如何利用其海外竞争时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转化关键资源,在国内销售自主品牌。        揭示中国情景下,本地市场资源(来自企业外部)与国际化过程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源自企业内部)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如何据此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自主品牌。为其他在华代工企业(包括本地和外资)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尤其是民营汽车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品牌,扩张自身规模的一种方式。然而,跨国并购活动中面临的巨大的财务风险使得我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活动很少能够成功。本文从并购活动的预备阶段、实施阶段、整合阶段入手,全面分析了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提出"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况","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稳定性"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汽车产销大国,重庆市汽车产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数个全国知名的自主品牌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销量名列前茅。本文在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市场现状的前提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优化重庆市汽车产业有效竞争性的有效途径,为重庆市汽车产业宏观调控与企业制定政策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拥有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仍很低,企业在设计、制造、质量反馈机制、产能扩张、成本控制、品质保证、可靠性承诺、对用户负责等方面,与合资汽车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品牌国际化战略都是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日本企业就是通过先贴牌为自己争取必要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后重将贴牌与自主创牌有机结合,逐步开拓出一条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的。美国则是由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