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品流通行业呈现出空前繁荣和活跃的局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由于组织机构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内部控制跟不上企业规模发展等问题,给商品流通企业带来很大的控制管理风险。由此,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商品流通企业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云 《经营管理者》2014,(27):203-204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流通行业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流通企业必需加强对商品流通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对流通企业所面临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确保企业资金和商品流通活动的顺利运转。本文重点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流通企业中的运用,以期为促进现代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涛 《决策探索》2005,(11):61-61
按照传统和现行的解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一、内部控制制度概述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概述: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作为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活动,对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并提成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产生于二十世纪中期,这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而产生的,是企业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为了保证贯彻最高层的决策,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预期的管理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有相应的内部控制。而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却普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表现在: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规章缺陷、内审乏力,企业决策失当、资产流失、效益滑坡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检查、约束和调节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企业在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作业流程等方面的变革对传统的内部控制观点和控制方法产生很大的冲击,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影响与作用,并探索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作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落实和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王珂 《科学咨询》2007,(11):23-24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为了适应市场环境,企业不但要加强生产经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应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经济运行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资产完整,为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本文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企业都将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恰当的运用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率,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西藏中小型企业存在着对内部控制的模糊认识、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等问题。因此,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西藏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西藏中小型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健全企业会计控制系统,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就企业的内部控制而言,它是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为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是由各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考核、制约的程序和方法,其主要用于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从而形成一种相互联系、合作、协调、制约的控制系统。而内部审计是指在一个单位的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进行的独立评价。因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不断加强与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才能有效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控制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合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合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企业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实践得出结论: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不控则败。企业组织规模越大,业务活动越复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越多,内部控制就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骆飞 《决策与信息》2008,(12):88-88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既要遵守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有效性,又要求对内部控制合理定位,加强内控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也逐渐运用到企业。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企业要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本文对我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合规经营、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合规经营、真实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率的经营也正是企业风险管理所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则往往会导致各种错误和舞弊的产生,甚至造成企业的破产倒闭,从国内的巨人集团衰败、“银广厦”案到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安然事件”等无不是由于其内部控制缺损或失效所致。因此,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事件发生的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帮助并支持着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在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估企业风险、促进企业信息沟通、监督企业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保证经营活动有序以及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本文通过阐述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并与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它保证经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有效进行。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取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