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中第七大部分谈到“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总结性的描绘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人民健康等五大部分,对未来的蓝图有了比较全面理性的描绘,在改善民生的条件下继续我们国家的发展。过去十年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也开始了以民生为重的民生时代,把国家发展和民生保障紧密的结合起来,而未来的+年,更是关键的十年,让民富的同时实现强国。  相似文献   

2.
魏伟 《经营管理者》2009,(3X):78-78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保障并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及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红 《决策与信息》2013,(12):219-219
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的医疗卫生机构体制也相应出台,其中对于财务会计制度方面,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要求。但由于一些”瓶颈”问题,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则相对缓慢,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自古有之;中国民生之路艰辛漫长,无数先哲和仁人志士都进行过不懈求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就有民生主义,但他和他创立的国民党没有解决了中国的民生问题,三民主义一个也没有实现。后来,蒋介石上台,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执政22年之后垮台了。和蒋家王朝不同,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民族求解放求独立,为民众谋生计谋幸福的历史。只有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并非"市场"所长,是政府应履行的主要职责。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民生优先发展理念,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回顾我国近几年的几大税种的改革,分析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进步,并深入分析税收改革在进一步改善民生方面的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友强 《科学咨询》2008,(13):12-13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的各项工作,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的各项工作,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2006年7月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从而宣告从1995年开始的长达十年的医改最终宣告失败。本文对服务型政府在医疗卫生改革和体制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的初步的探讨,就服务型政府如何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更好更完善的发挥自己的角色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青 《管理科学文摘》2010,(10):204-205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也巳处于“攻坚阶段”。医疗卫生战线的干部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和精神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总体不断提高。从"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各年度的调查结果看,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位;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同时,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不断改善。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稳中有升。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生短板得到切实加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生活的关切点中,排第一的是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29.2%,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医疗服务,选择比例为12.2%,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住房和养老并列排在第三位。对于社会环境的关切点中,排前两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尽管2017年城乡居民对这两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城乡居民的强烈诉求;改进交通出行位列第三。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等领域,广大群众都有一些具体的关切和诉求。从民生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各省份不同方面民生指标改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生活指标区域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在降低;公共服务方面不少指标没有延续均等化趋势,发达地区改善得更多;公共安全方面,部分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更加明显;生活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和东北部分省份的改善程度较其他地区更加显著。在新时代,需要在科学把握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民生关切点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具体民生诉求,着力解决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法治视角下,民生问题的解决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生与法治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措施:关注民生,完善民生立法:服务民生,强化民生执法;保障民生,坚持公正司法;维护民生权益,加强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3.
保障民权与改善民生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责任。任何以改善民生为借口拒绝保障民权的做法,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原因很简单,若改善民生成为恩赐公民的慈善行为,民众只有仰人鼻息,感恩连连,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若不能制度化、程序化与法治化,谁也难以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不会被抛弃,不会异化为小部分人谋利的工具。空洞的民权诉求,如果不尊重民众的经验感觉,不伴之以民众利益的切实改进,很难有号召力,更谈不上在实践中推动社会正义了。  相似文献   

14.
《决策导刊》2001,(5):28-29
总的是要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和《重庆市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的精神指导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决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将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办公室业务》2010,(12):1-1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备受瞩目的年终会议总结了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所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六项主要任务,凸显了政府在稳定物价、个税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改善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相似文献   

18.
19.
丁筱净 《决策探索》2013,(23):52-54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决定》的六十条中,有五十五条涉及重大改革任务。正因如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将之称为“全面改革六十条”。《决定》公布次日,放开单独二孩、废除劳教制度、延迟退休等民生话题占据媒体头条,成为《决定》中讨论最为广泛的改革领域。然而,真正的改革还需等待政策修订后方可落实。  相似文献   

20.
<正>改善民生,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目标,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兴邦的基本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民生的确是一种境界。改善民生是一种人本境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质上是"民生如天"的人本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