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基于西部经济大开发中面临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 ,应作好以下工作 :退耕还林 (草 ) ;开发和利用矿能资源 ;开发水资源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以科技为先导 ;促进人囗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合理的区域政策有助于加速失衡区域发展的趋同.通过对内生发展理论的分析、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反思、地区失衡与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借鉴,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应该定位于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内生式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公共制度、基础设施与干预措施的多维框架,推动外部援助、产业模式、开发主体的战略转型,重视人文发展、技术进步与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等培育西部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本身具有发展迅速、对环境依赖性强的特点。按照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为:自下而上自发形成型、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推动型和自发形成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型三种不同的类型。地方政府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应当根据自身的地域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科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利于创意产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简称"三社")是社会管理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促和维稳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之源.如何区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各自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建立三者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对于加快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社联动"的概念界定入手,在阐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概括,继而提出构建"三社联动"的总体思路,并在相应理论支撑和启示下,制定推进"三社联动"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对贫穷落后经济区域的开发和利用 ,是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逐步平衡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战略抉择。世界上经济发达或不发达国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对贫穷落后经济区域实行经济开发的阶段或时期。我国历史上也对西部地区进行过经济开发。回顾国内外经济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模式的准确、完善和实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国经济来说 ,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异。双圈联动模型提出了一种消除区域发展差异 ,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通过产业转移与引进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本身与域外经济圈、国外经济圈建立起联动机制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化与国内经济全面发展 ,接着给出了双圈联动理论促进区域发展的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现实发展水平与空间结构 ,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不能盲目仿效和不切实际地追随 ,应当立足实际 ,走以大中城市为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区应依据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合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重庆和四川适合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陕西、甘肃和宁夏适合以城带乡与城乡网络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青海和新疆适合“多级中心,梯次辐射”的以城带乡模式;贵州和云南适合中等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西藏适合“强源固点、发展轴线”的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 ,具体分析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从中为西部大开发寻求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制订的战略决策 ,它不仅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意义 ,也应具有异常重大的政治意义 ,而政治意义之最为卓著者则当属政治发展。依据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经验与西部的实际情况 ,大开发所促成的可预见的政治发展将主要涵盖政治职能优化、参与政治健康成长、政治观念更新、持续性政治稳定等内容。他们有机互融、协调发展。本文谨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为指导 ,对上述内容做前瞻性分析 ,希冀对西部大开发乃至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事业有所裨益。  一、西部大开发与政府职能优化西部大开发是官民共举的宏伟事业 ,但在许…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克庆 《东岳论丛》2007,28(3):21-31
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核心要素对中国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家在社会政策层面的保护措施。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复发展和外国直接投资在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又会相应地带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极度不平等。现阶段,中国社会政策的选择应当针对现实需求,优先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养老、工伤和医疗等现代工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政策。同时,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政策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省经济发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一历史良机,深化国企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技改更新力度,推动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优惠激励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省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使我省成为国家的重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关系,与西部地区联手拓展我省对外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衰颓趋势之下,中国宏观经济下滑似已成定势,而且这将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很可能是一个较为缓慢的长期过程。在当前中国最宜采用的政策应该是以大幅度减税为主轴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高速、全面、跳跃与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及原材 料工业应成为西部的一般产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及流通、科技、教育、旅游产业,应成为西部的主导产业,在所 有制结构方面,西部要形成一个以公有制为主导+以非公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格局-在市场体系方面$西 部要形成一个统一、完备、开放的市场新体系-在政府体制方面,西部要形成一个调节、发展、改革三位一体的 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和我国产业区域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十分明显,产业转移是促进中西部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有效途径。现实情况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收效甚微,东西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还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因素降低了东部产业的成本,同时东部产业的自身创新也为其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这些方面都延缓了我国产业转移的步伐,使产业出现了区域粘性。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民族优惠政策长期以来未能全面得到真正落实,提出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靠特殊的民族优惠政策来启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模型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古典主义的视野分析了西部开发中的"四大矛盾",即传统农牧经济与市场化进程的矛盾、四元结构与普遍开发的矛盾、政府行为与制度创新的矛盾、低水平的需求和供给相互制约的矛盾.作者据此建立了自己关于西部开发特殊的理论模型,描述了西部开发可能面临的三种前景,并就最理想的前途提出了自己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的表现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迫切的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除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是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紧要关头进行的 ,彻底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由于西部开发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影响和驱动 ,在西部开发的具体过程中有可能引发大大小小的新的民族问题。因此 ,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总结其表现形式和特点、研究解决这些民族问题要注意的方针和对策 ,就成为摆在民族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虽然重庆的教育科技在西部有一定的优势,但因流失、断层、短缺现象严重,更无法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才状况相比。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留住、吸引和培养人才,才能真正使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腾飞。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但是,在西部地区,传统的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并无实质性的改变,民营经济发展程度很低,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加速西部省区民营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应当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进程,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政策环境,大力推进民营经济的成长,使民营经济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