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督教在中世纪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将自己的神学信条凝刻于视觉艺术中,塑造着人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经验。基督教罪恶观有原罪和本罪之分,在教堂的视觉艺术中有着突出的表现。罪恶意识渗透于中世纪视觉艺术接受活动过程,使人们沉浸于深沉的忏悔和救赎的渴望之中,实现了基督教视觉艺术图像的宗教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的维度看,城市的发展伴随着政治权力重构的过程。在古典时期,城市依附神的旨意而存在;在中世纪,城市为教会所有;而在近现代,资本试图控制城市。但作为人类自由聚居地的城市,从古典城邦到现代城市,冰冷的建筑背后是人性的光辉,城市的成长伴随着城市主体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的背后正是城市社会力量的崛起,正是这种力量在国家、宗教与资本权力之中的成长,才使城市始终保持着中世纪以来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是基督教和西方音乐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特定条件下,基督教会传承了部分古希腊、罗马音乐文化遗产,并始终把持着中世纪音乐文化的主导权,教会音乐构成了中世纪西方音乐的主体.尽管宗教色彩浓厚,但基督教音乐在单音音乐、记谱法和唱名法以及复音音乐等方面依然取得了可观的艺术成就,为西方音乐近代的变革和飞跃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精神是西方教会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教会法是基督教律条在法律上的载体,其演变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命运密切相关。随着基督教进入英国,教会法开始渗透到英国世俗社会中,逐渐形成了教会与世俗社会权力二元制衡的格局。当教会法不再能直接以强制力的形式影响英国世俗法律时,其逐渐转化为英国衡平法中衡平、良心等思想,内化为英国法律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传统在西方宪政的起源、酝酿和形成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观、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及平等、博爱等观念为西方宪政制度的萌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教会法学,其独特的二元政治观、内部权力架构等对西方宪政的分权理论有着重要影响。而后,基督教式微,在宗教改革中确立的宗教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为近代西方宪政提供了个人主义的深厚理论基础,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宪政制度的成型。  相似文献   

6.
查理曼时代政教合作的特点,一是以武力和王权的力量为基督教的传播开辟道路,树立基督教的精神权威;二是以强权和专制干预和支配教会事务,保证其士会终为他的政治服务。政教合作的成因,是基督教神学理论为查理曼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教会的封建化及其经济实力的雄厚也迫使查理曼谨慎对待,而东西教会的分裂及意大利半岛局势的变化迫使教会寻求新兴封建统治阶级作它的保护伞。政教合作促使西欧封建制度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也确立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7.
黑暗中的曙光——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宪政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异端运动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个方面军,无疑,在促进欧洲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对它的作用、意义以及历史地位给予公正的评价很有必要。基督教是在历史上取得合法地位并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跨入中世纪的。公元四世纪后期,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督教,在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同时也就成了帝国的统治思想。这就使得帝国原来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往往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凡矛头指向帝国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必然也同时指向它的辩护士基督教教会。所以凡与罗马帝国占统治地位的所谓官方“正统”教会相对立的各种教派,被官方通统斥之为“异端”而遭到迫害。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理想,且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之分,前者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后者则源于西欧中世纪多元的社会权力结构。在中世纪的英国,社会权力呈现出多元的结构,权力的四极——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相互掣肘,这就为下层民众的崛起创造了生存空间。富裕农民——乡绅逐渐崛起,到了中世纪后期、现代早期,他们控制了议会下院,并运用法律武器同国王和上院进行抗争。间接民主在多元权力结构的西欧萌芽并开始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实践与基督教的本质精神处于尖锐的矛盾中,教会权势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基督教的信仰爱和其他美德发生异化的过程。但是即使那些对中世纪的黑暗和愚昧深恶痛绝的非基督教世界的历史学家,如果他们愿意站在一种不带有感情色彩的公正立场上来批判那一段历史,他们就会发现在腐败的教会中仍然有一些德行高尚、信仰纯正的基督教徒,在阴暗的修会中也不乏勇于追求真理和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真正殉道者。在被教会判为异端加以迫害和被宗教裁判所法庭绑上火刑柱的人们之中,有一些成为西方近代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的启蒙者,还有…  相似文献   

12.
贺慧霞 《阴山学刊》2009,22(3):63-67
中世纪晚期,随着英国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英国社会宗教意识发生演变,反教权思想渐渐产生。其原因有:英国的教会传统有别于西欧大陆,王权相对强大;天主教会腐败混乱、威信扫地;中世纪传统的基督教思想受到挑战,包括黑死病的传入对西欧整个社会人们心理的影响、神秘主义出现和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英国中世纪复活节的弥撒仪式孕育了英国戏剧的原初形态--教堂仪式剧.其后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与插剧的出现与发展无不与当时的基督教氛围有关.中世纪基督教所宣扬的原罪说、来世说以及平等、博爱、宽恕等思想成了中世纪戏剧的创作主题.同时,中世纪剧作家通过使用象征、面具、隐喻、寓言等戏剧创作手段或构建喜剧性效果来体现或颠覆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西方的文化起点问题赵林一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实践活动使基督教所体现的宗教精神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基督教的本质精神是要人们遗弃现实世界,全心全意地去追求另一种灵性的生活,教会的天职是充当引导灵魂脱离尘世的阶梯。但是中世纪的教会却越来越深地卷入到争权夺利...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文学虽然相对于教会文学有明显的世俗性特征,但并非纯然的世俗文学,也非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简单延续.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作为世俗文学的主要代表,都有各自的发展背景,因而各有特定的人文走向,尤其是,它们与基督教文化都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邓杰 《社会科学研究》2006,7(6):147-152
1940至1945年,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利用成都基督教学校暑假空隙,组成大学生边疆服务团,前往川西和西康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民众开展教育、生计、公共卫生服务,并进行基督教福音传播。学生边疆暑期服务是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潮的具体实践,使边民得到了许多实际的帮助,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大民众从传统走向近代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认识理解教会大学在近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7.
赵立行 《学术研究》2001,(10):103-108
经济制度的转型总是伴随着文化观念的变迁.随着西欧商业复兴和商人阶层的形成,一种新的商业精神在社会中形成,它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精神形成极大的反差,并成了继后的文化变迁的主旋律.其中教育从教会垄断走向世俗化,新的经济价值观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则对商业精神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以商业精神为中心的文化变迁为以商业为本的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的基督教强调禁欲和苦行主义,但却容忍妓女的存在,将卖淫视为必要的罪恶。教会的容忍和现实的需要,使得妓女在欧洲历史上一直存在,但在不同时代欧洲妓女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欧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近代早期,妓女这个群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中世纪的合法群体到16、17世纪被视为洪水猛兽,受到镇压和驱逐,再到18世纪及其以后社会环境的宽松。妓女的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宽容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黄明举  吕佳 《天府新论》2005,(Z1):148-149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占有统治地位,法律哲学也为教会及其教义所支配,成为神学的一个科目.早期基督教著作家中最重要的首推奥古斯丁,他建立了以神权政治论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体系.中世纪天主教的神学和哲学在阿奎那的思想体系中达到了顶峰.他的思想体系是基督教圣经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种巧妙结合.阿奎那将法律划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但仍然保留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正义观.这些法律思想对现代西方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些见解,有其启示作用,不可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中世纪史诗是日耳曼氏族文化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产物,是蛮族文化中的英雄意识转化为欧洲中世纪英雄观念的范本,也是中世纪文明特有的基督教观念影响下产生的文本.欧洲中世纪史诗塑造了人性更为复杂的英雄主人公,显示了对人的自身认识所达到的新的高度.同时,基督教的历史观和基督教文化中的"自省"精神对也是中世纪史诗文化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