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当前作文教学的改革真可谓千帆竞发.百花竞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作文方式“以文为本”的影响.作文教学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作文教学只能陷入“以文为本”的误区。那么,新形势下作文教学应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基础知识教学,听说教学和阅读教学共同构成了现代语文教育体系。”众所周知。作文不仅体现着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容积着学生的生活体验,显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是学生情感、智慧、思想的最直接体现。学生作文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发现,对待作文,学生普遍采取的是消极态度:怕与应付。能开开心心作的只有少数作文“尖子”,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书本这个“本”抱得太紧了,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亲密的接触、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沟通”与“合作”体现得不够。为此,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既然是一种“精神劳动”,它就和写作主体密切相关。写作主体不同的品质个性映射出不同的审美倾向.反映在作品中就表现为不同的美学和艺术风格。丢失了“主体意识”的作文必然是人云亦云,思想贫乏;模仿复制,毫无艺术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可见,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作为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教学.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心灵信息和情感历程,唤醒与尊重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在作文指导教学巾尤其重要,也体现了作文教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工程,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祖国新一代青年写作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教育被大家重视的今天,作文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笔者在平时文学社活动中注意融入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支撑.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多年.从历届教学工作及参加教学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怕作文,对作文极其缺乏兴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对作文只是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接触、交流与对活.教学中.学生仍为“观众”或“看客”。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改革创新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许多老师虽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他们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涛声依旧”.有的“冒险前行”……作文教学依然是高耗低效,变成了老师费心、学生烦心、家长忧心的难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端正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倒不奢望学生写起作文来个个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但一直寻求着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一种痛苦。能乐于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己的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0.
无材料可写.一直是滞碍学生作文提高的一块绊脚石。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大量读写”不愧为解决“无米之炊”的灵丹妙药.给学生的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烟台市教研室设立的创新作文教学试验的一个重点课题。其核心是课内、课外双轨并进,大量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说的是“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古语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也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同义关系。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表面说是“生活”与“作文”的同义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在阐释“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实质上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物化形态,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品,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文意境。作文实则反映做人之本,其中过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流动程序。因此,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要体现个性,做到人文合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部分的批阅.在阅卷过程中的所观所思.感到时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么了?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疲软”,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疲软”。  相似文献   

14.
我非常执著地热衷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从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16年,先后主持了三个作文课改实验课题.现在正主持中央教科所“作文个性化”课题研究。在实验中,我边探究边实践,在闲惑中反思,在反思中又不断产生新的困惑。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的探究中发觉,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驻马店市驿城区始于2002年秋的课改试验.至今已经有几年了。随着课改一轮强似一轮的广泛展开和深入发展,作为课改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本人的作文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实践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即“课堂作文”与“成长作文”双线并重的“复式”作文教学法。在实践中。本人觉得这种方法简明实用,具有很大优越性。本人对此颇为满意。相信同样的感受.会有同样的渴望。在此,本人很愿意把自己的管见之得和盘托出。希望与同行分享。或与同道者相互切磋,或示之求教于深请初中作文教学的各界人士。现在.就“复式”作文教学法产生的过程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两三年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验.我们的学生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文“假、大、空”的状况,学生的习作已有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而且可喜的是,学生经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引领。大都爱上了作文。达到了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的程度。几年来,我在思索中探究,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感知、思辨和交流的能力,更展示了学生心灵的成长历程。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兴高采烈,才思敏捷;有的学生却一筹莫展,落笔艰涩,真是“几家炊喜几家忧”!笔者认为,这样的作文教学就出现了“强弱群体”分化的现象,为了不使强弱分化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应及时关注“弱势群体”。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全国高考已尘埃落定.纵观今年作文试题.可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作文命题革故鼎新,打破了连续三年“关系型”话题、“三自”方针、“故事”材料一统天下的格局.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生机,体现了以下六“性”、六“化”:人文性、整体性、广泛性、时代性、地域性、领悟性;人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生活化、个性化、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所以,在作文教学或作文阅卷中,教师都非常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把“感情真挚”列为评分的基本要求。的确,由于一个时期作文教学出现“政治化”倾向,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情况。于是在呼吁作义回归真实.提倡抒写真情的呼声中,广大语文教师最终一致认同了“感情真挚”在作文中的地位,并把它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一条重要依据。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令人欣喜。可是从近几年来学生作文的现实看,我们也发现中学生作文的“抒真情”已经走入误区,并造成了一些中学生的主体迷失。  相似文献   

20.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所表明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新世纪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作文与生活的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