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难,难于上蜀道。作文难写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智慧的触发点,求知的前动力。作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提高写作兴趣的主阵地又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的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也是激发情感的前提。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问题和学生对写作的热情问题,而不是单纯去强调写作的技能技法。《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中写道:"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可以使人坚持不懈,产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样的兴趣也是习作的心理动力之一。习作者对自己的写习作活动有兴趣,就能促使他广为阅读,多于积累,勤于实践,保持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提高习作效应和水平。孔子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前,作文教学仍是一个兴趣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要从起始年级抓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依托课文,发挥学生想象潜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产生了持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地学习,开动脑筋探索研究新知识。无法想象一个对某学科毫无兴趣的人会在此学科有所建树。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5.
兴趣——语文课堂上跳动的音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事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学的所有学科中,政治科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因而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对之不感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是教好与学好政治课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沉重的负担,相反,  相似文献   

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概率统计课程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拥有一本好的入门书,能给学生打开眼界,使得授课知识变得浅显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多数中学生把写作看成是难以应付的苦差使,每运作文,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胜吉.究其实,那千篇一律的文题,脱离实际的指导,不厌其烦的八股文式的批改,怎能不令学生兴趣索然,望而生畏呢?孔子回:“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鸡作亦然.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能力的原动力.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年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写作水平下的不同的写作心理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使其“由畏而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一、申学生写作活动的心理及作文现状作文即写诗。由简…  相似文献   

1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则更是不言而喻。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喜爱实验,喜欢动手,对做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本人认为多做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境界     
肖云军 《社区》2012,(5):4-4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兴趣至关重要。只有好奇热爱,才会潜心钻研,以它为乐。  相似文献   

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重信任、和谐的师生情感的培养,联系实际互相提问,辩论演讲,创设情境,穿插幽默笑话等方式,对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  相似文献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为兴趣和爱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本文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只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才能让情感摩擦出智慧火花,认知缔造出创造之果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要六大解放,"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都强调课堂教学中要以情感为纽带,充分挖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学习生动活泼、富有主动性、创造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伟人名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就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无疑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试想 :没有兴趣的教学必将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学科 ,因其具有知识的系统性 ,推理的严密性 ,方法的灵活性 ,应用的广泛性 ,加之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不强 ,他们是在不自觉中接受知识 ,故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 ,在…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倾向就是“兴趣”,它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论语》中从知学、好学、乐学三个方面来谈论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孔子将“乐学”摆在了教与学的最高位置。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的复杂性等角度出发,就趣味教学在激发留学生兴趣、和谐中外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