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春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9-51
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和有创意有表达,”“能不拘一格,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2.
孟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0-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写作应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可现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着“十年寒窗苦,提笔作文难”的情况,如何解决学生的这一情况,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作文的“柳暗花明”,感受到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呢?近几年来,我竭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既是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写作教学策略的原则指导。如何实施写作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程向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66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古哲先贤如是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作文的血液,有真情涌动的作文,灵动、鲜活、风采逼人! 相似文献
5.
王雪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8-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当前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必须把学生“实际”(即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教学中更要重视把活动与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由丰富多彩的活动构成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活动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心理要求,是儿童的天性;从认识沦的角度看.活动是儿童认知生活和世界的重要实践途径和创造平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活动也是儿童伙伴交往沟通(即初步社会化的尝试)的主要手段。当然,若从反映论的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6.
李月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9-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留心观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教路有四: 相似文献
7.
神雅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70-7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育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小学生的作文要从“真实”起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已的感受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8.
徐昭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2-5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自己心中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是学生作文往往忽略身边的事,不会挖掘身边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作文说真话,诉真情,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0.
朱莉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3-64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看来生活与作文是紧密相连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应是学生自我表达和生活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做了充分的说明:“总目标”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阶段目标”提出“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学建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评价建议”提出“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自由表达是“课标”作文教学的鲜明新理念,它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温寿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9-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课程标准”还进一步地指出“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在这一方面,过去我们往往由于思维定势。给学生在写作时造成了许多束缚,使学生戴上了“紧箍咒”.限制了他们写作时有创意的表达和自主的发挥。因此,我想就如何走出思维定势,让作文教学更贴近新课标,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明海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8-7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15.
郭刚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9-71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干。但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重视阅读教学,而忽视了作文教学。哪怕在观摩课、示范课中也很难听到一节作文教学课。我们边远山区学校的作文教学可说是一块空白。语文组在每学期举行的教学探讨中,也从未对作文进行过探讨,并且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作文讲和不讲都是一个样。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用上一二节课提前讲一下,就让学生应付考试,导致学生作文水平相当低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针对山区作文教学存在的现象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6.
吴建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4-35
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基础阶段,可说到作文,许多学生为此头痛。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轻松作文呢?窃以为.必须设法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快事,使其轻松作文。 相似文献
17.
冯劲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9-100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不是学生缺少素材,而是缺少我们老师对素材进行相应的策划,以至于学生无米下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好文章总是作者心灵的颤动,激情的流淌。但并不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当学生睁大眼睛去关注生活,敞开胸怀去拥抱生活,有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有了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心灵才会颤动,激情才会流淌。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拥抱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策划。 相似文献
18.
汪世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倒不奢望学生写起作文来个个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但一直寻求着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一种痛苦。能乐于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己的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9.
彭水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4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过去的作文教学指导课,教师往往是给学生一个题目,在简单地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存在着“皱紧眉头,咬断笔头”的习作场面。难免会出现主题轻浅甜腻,思想触角只停留在生活的表象, 相似文献
20.
黎锦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2-7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实际,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但在现实的作文课堂中,教师教写作方法的多,学生接触写作素材的少,也就是教师教法云云,学生下笔懵懵。课堂几乎不与社会接触,也谈不上社会实践,社会体验,社会认识。可见,作文教学如何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作文课堂如何以"服务性学习"活动来拓展作文教学的社会性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