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00万字以上,背诵至少60首古诗。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感悟。”新课标强调加强语文实践,注重语文积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纲中,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外阅读方面,新课标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规定.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还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在“教学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语…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因此把名著阅读作为重要一环纳入新课程语文教学体系。它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成了近几年中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阅读”第五条这样写道:“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说明”中也对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安排一定的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主要在课外阅读。内容: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政治、经济、科普著作;分量:平均每学期约35万字;编排: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和中学课外阅读量的字数都有了具体的规定,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知识大量涌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日益重要。然而,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泛读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泛读课外阅读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与需求,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人.必读、选读、定题读三合一泛读课外学习模式旨在改革传统大学泛读课外阅读现状,将传统的"完全教师控制"模式、"完全放任"模式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商讨式的"必读、选读、定题读综合学习"模式.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的、有目标的课外阅读.它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阅读开发学生高级思维,并提高他们开展延展性活动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阅读所需的语言学习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对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督促和评价.而只是一个劲儿要求多读课外书.那么.提倡和要求多读课外书最终将成为一句空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是重要的一环。课外阅读评价应通过合理、科学、发展观、个性化的评价,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5万字。如此大的量常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来想去,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主动去阅读,才有可能完成课标规定的目标。经过一个学段以来课外阅读指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也许有些人心存困惑:让学生读课外书,会不会挤占了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呢?让我们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精彩感言吧:“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理解能力必然也能增强,精神世界会得到丰富,从而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就抓好课外阅读教学,先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最后引导提升为自己的“志趣”。这样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种一颗阅读的种子,让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也逐渐把课外阅读纳入常规教学范畴,然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却普遍不容乐观,而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尤甚。探求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新路子。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实践要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它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小学三至五年级的"阅读阶段内容与要求"中提到"感受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能用摘抄、仿写等方式自觉积累生动而含义丰富的词句".<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在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上作了如此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对各学段的语言积累还作了具体的量化要求.如小学一、二年级明确要求学生能熟读、背诵60首简单的古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0万字左右;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推介有质量的美文,指导学生怎样有效阅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不少于260万字,九年相加,应达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还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建议学生读一些古诗词.名著,童话……  相似文献   

17.
门庭若市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的确。语文教学单靠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是大有帮助的,语文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个重点来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课外阅读提出了"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具体要求,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多年来,我对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了认真摸索,以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素质是我们必要的任务,我们当以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把握;(2)跳读课文;(3)精读课文;(4)通览全文、点明主题。创新性教育四步教学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二阶段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以利于提高语文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推广“素读”经典的理念,她变革一本教材教到底的常态,将大量的经典读本引入课堂,率先在小学课堂里开设了“素读”经典课程。她的学生六年里基本实现这个目标:背下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她的学生都能熟练地通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和《声律启蒙》等经典读本,六年里,她的学生平均阅读300册书,优秀的孩子每年的阅读量突破100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