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庞龙 《可乐》2010,(12):M0002-M0002
说实话,当我妈第一次把《可乐》拿回家,兴冲冲地说“这本书要好好看,人家都说对写作文很有帮助”时,我是不屑一顾的。我作文成绩不是很好,我妈总给我买“作文范例100篇”、“作文素材大全”之类的书,我看得烦透了。我不相信看本书就能把作文搞上去。  相似文献   

2.
新年,跳跳豆用自己的压岁钱订阅了一份《阅读与作文》杂志。《阅读与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极具吸引力,不光跳跳豆爱看,班上的男生个个也都喜欢看。每个月收到《阅读与作文》的那一天,是跳跳豆最风光的日子了。为了能早一点读到新杂志,男生们总是挤成一团讨好跳跳豆。往往这个人还没看完,又有好几个人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  相似文献   

3.
一个星期六,朋友带着他10岁的儿子来我家,气呼呼地给我看一篇作文。作文上赫然打的是“95”分,老师还写了一大通的评语。正在疑惑之时,没等我开口,朋友便发话了:“你看看,现在小孩子真是的。说写《我的妈妈》,可那写的是我吗?有些情节在我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他倒好。还乐颠颠地说自己能干。哎……”“这个……”我刚想说,又被朋友的话语打断。“简直是胡编乱造。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的作文。你说说,能这样虚构作文吗?”  相似文献   

4.
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周末,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家乡的秋天》。女儿手托腮沉思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于是向我求援。沉吟一会后,我有了办法。我决定先带女儿去领略秋天的田野,女儿很兴奋。路上我让女儿观察两旁的行道树,看看树叶与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有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作文"二字,明确地指出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强调了只有彻底解放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才容易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可能写出"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从这里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小学习作训练的一个重点。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每学期的8篇大作和8篇小作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浪花     
又是一个周末,我照例习惯性地抓起电话,拨出那一串我可以倒背如流的号码。电话通了,彩铃依旧是周华健的那首《朋友》。  相似文献   

7.
黄沛翘所纂《西藏图考》由于编纂时旁搜博采,探厥源流,故光绪十二年刊印后即引起国内外注意。此志卷之二首篇即《西藏源流考》,著者在"自记"中明确指出了此篇在《西藏图考》全志中的"括总"地位与作用。乾隆末年马揭、盛绳祖修纂的《卫藏图识》"识略"上卷首篇亦为《西藏源流考》,《西藏图考》中的《西藏源流考》虽然编纂在后,可以说借鉴、参考了前者,但二者所记区别很大。记述西藏源流时大部分内容及看法已不同,重要的是此篇不仅将清代藏事写入,而且还将其作为重要部分写,充分说明黄沛翘对此篇材料、内容及重点有过全面的思考。从内容的安排、详略及记述方法等看,《西藏图考·西藏源流考》具有详今略古,重心放在清代;突出康熙末年至乾隆时期几次出兵西藏的军事行动;纵横结合,内容兼及西藏自然、社会诸多方面;既尊重前人的研究,又明确写出自己比较分析后的看法等几个特点。《西藏图考·西藏源流考》的价值是:较为系统地记述西藏历史及各方面情况,有助于当时留心边务的人们了解、认识西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编此志撰此篇,对藏族起源及西藏历史上若干问题提出看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从《西藏图考》作为方志著作横排结构来看,《西藏源流考》在志中总摄全志成为一志之经,具有此志其他各篇所没有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在重视西藏研究的今天,《西藏图考·西藏源流考》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姜迎春 《金陵瞭望》2010,(11):19-19
前不久,一家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在节目中对《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告诉孩子贪官也不能杀》的文章作了评论。他针对南平市的小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以暴制暴的心理倾向作了“深度”剖析。他认为,小学生之所以有暴力倾向,同我们过去“不当”的文化教育传统有关。我们的文化教育传统中缺乏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林夕 《社区》2013,(29):4-4
我自己没有,也不知现实世界还有没有人有过这种经验:孩提时代,睡前听母亲把一个童话念完。听完一本《伊索寓言》,等于阅读了一本书吗?用听的与用看的,最后,结果,收获会有分别吗?  相似文献   

10.
《失去的周末》在美国文学史上 ,改变了人们的酗酒观 :酗酒是一种病症 ,需要治疗 ,它与同性恋有关。整个作品无处不透着酒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在《死者》中,乔伊斯着意刻画了都柏林人虽生犹死的"精神瘫痪",反映了爱尔兰民族正在逐渐走向"精神死亡"。而主人公最后的"精神顿悟"具有特殊的意义,既体现了都柏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感悟也表现出乔伊斯对整个民族的"重生"饱含期待。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节 :老虎回家居然是屁股先进洞 ,这样 ,就给黑旋风以可乘之机。读了这段故事后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问题 :老虎回家屁股先进洞 ,施耐庵是怎么知道的 ?我想 ,施耐庵恐怕没有亲自钻进老虎洞考察吧 !那末 ,这种写法又是从哪里借鉴过来的 ?读读唐人戴孚的传奇《勤自励》 ,答案就在其中。该篇叙“复员军人”勤自励在赶往岳父家拯救被迫改嫁的妻子时 ,路遇倾盆大雨 ,他只好躲到路边的大树洞里 ,不久 ,有一虎将一物丢进洞中 ,然后离去。勤自励仔细一看 ,原来此物竟是自己的妻子。当夫妻二人正在抱头痛哭时 ,老…  相似文献   

13.
正每次看见《编读往来》这个版块就百感交集,看着别人的投稿说着自己身边的事,总是特别羡慕,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话题。看到这期杂志《"拼养"的省钱之道》后,我想我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我跟自己的好朋友"拼养"孩子已经有四年之久了,这其中的  相似文献   

14.
郭克秀 《社区》2009,(29):60-60
我和父母虽然同在一座小城,但我和妻工作都忙。回家的时间很少。 周末,我和妻带着孩子回家看父母。两位老人十分高兴。父亲笑着拉着儿子的小手去看刚买的鸟。妻和母亲则进了厨房准备吃的。我帮父亲扫扫院子.然后又修剪了一下花草。晚饭后,我们准备回去,父母送到大门外。看着他们依依不舍的神情,我挥挥手说,“以后争取每个周末都回家来。”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7,(12):32-32,33
商人周先生热爱打高尔夫球,每逢周末,他都会去打高尔夫球,风雨不改。这个周末由于下雨,所以没有人打高尔夫球。只有周先生独自在高尔夫球场练习打球。忽然一声巨响,周先生倒毙在球场上,身边只有  相似文献   

16.
一、语文学习的最高能力:写 自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以后,1997年《北京文学》推出一组文章,大肆攻讦,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抨击,但大多谈的足阅读教学。关于作文,谈得很少,可见他们还不了解语文。我认为,说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不仅要看他读了多少书、识了多少字,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能写出怎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与刘国忠博士《走近清华简》一书中的观点商榷,提出10个问题,并阐述下列看法:《尚书》中的诰、誓、训、命是事前草拟,届时宣读的原始文献,而谟、典是史官记录,后人美化而形成的历史故事;《尚书》小序非孔子所作,是西汉人张霸伪托孔子而作;西汉《今文尚书》28篇非孔子录百篇尚书残本,其中《禹贡》、《尧典》、《皋陶谟》是战国人编写的历史故事;西汉《古文尚书》16篇,是孔安国所献孔子家藏本;梅赜《尚书》不是西汉《古文尚书》,但两者并非毫无联系,是利用了先秦书籍曾引用的尚书篇名及语句,加以自己的阐发而另作;清华简中的两篇商书,命名为《尹至》,《尹诰》均不妥,应改命《汤尹之誓》和《尹谟》,真正的《尹诰》并不存在;《尹谟》非伊尹亲作,《史记.殷本纪》所记《咸有一德》是伊尹亲作,前者记灭夏前事,后者作于灭夏后,所以《尹谟》不是《咸有一德》;梅赜《尚书》中的《咸有一德》是魏晋人编写的伊尹训戒太甲的历史故事,《尹谟》是战国人编写的商汤与伊尹筹划反夏的历史故事,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文字全然不同;用《伊谟》与梅赜《尚书》中的《咸有一德》对照,而断其为伪作,方法不可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闪耀着思想智慧,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延续中国文脉,朱熹不掩其思想智慧,不忍中断中国文脉,所以不完全否定梅赜《尚书》;对于西汉古文尚书16篇而言,梅赜《尚书》是伪作,但它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延续中国文脉,形成许多格言成语,深刻注塑中国人的观念,是真实存在的书,是价值丰富之书,当代人不可斥其为伪书,应该直称其为梅赜《尚书》。  相似文献   

18.
王充的《论衡》一书,虽然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但对《周易》术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易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王充《论衡》中,"气寿篇"、"命义篇"、"无形篇"、"初禀篇"等都论述了命,并且论述了人的命和"禀气"有关,为古代人们探讨自身规律的"推命术"奠定了基础。另外,《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当时的"相术"说,其"诘术篇"丰富了当时的"风水说"。  相似文献   

19.
《集韵》《类篇》中收有一些"一曰"义,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假借、引申、通假是"一曰"义的最重要来源。《集韵》《类篇》中的"一曰"义反映出宋代人已经意识到语义的系统性,用"一曰"的形式区分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和假借义等。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普遍感到挠头的一个话题,很多同学学习语文十几年,却没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不仅老师不满意,自己也甚是遗憾。如今,虽不像古人一篇八股定前程,但作文无论在考试还是在评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