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时会碰到以下这些问题—— 作文就是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吗?当前的作文主要以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为主.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作文训练的内容也多集中在写景、记事、写人等几个方面.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也仅限于此。三年的时间下来,学生接触到的都是类似的题目,还能有新鲜感吗?  相似文献   

2.
习作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小学生习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个性是写作的灵魂,不同的人,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也不相同,写出来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指导习作时,要从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他存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人,不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即个性。而个性差异是形成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作文教学要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应尽可能体现他个  相似文献   

4.
作文,说到底是一种“倾诉”,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和自己心中的情告诉给别人听。照此说来。习作应该不是件难事。可为何大多数学生却怕写、厌写、写不好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平时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使得学生与外界的人、事、物接触太少,脑子里积存的生活信息量不够。素材匮乏,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无“厚积”岂能“薄发”!由此。“榨”出来的习作为强言之物,以空话、套话应付,非真情无实感。因此,帮助学生开拓习作的素材源应该是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走生活教学之路是作文指导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下水文"是教师与学生同题作文。它可以是范文,也可以不是。本文主要谈范例式"下水文"。教师写"下水文"是为作文指导做准备,是传授作文技法的手段,可帮学生拓宽习作题材,也是教师身先士卒,做学生习作的榜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讲课同作文指导课一样重要,相比于写前指导,作后讲评要更有细心、更有耐心。评讲不仅是针对每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指导,更是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现后的反馈,是个性化极强的教学。上好作文评讲课,批改作文时就要做好这么几项工作:1.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很多:可以是遣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学好习作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有一些学生认为习作难写,甚至惧怕习作,用的时间多,但又不能写好。家长觉得辅导作文束手无策,而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那如何教学生,轻松地学会习作呢?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观念与实践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禁锢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习作仅触及生活的表象,每次习作都源于老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命题,终止于教师的批改,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机会。写出来的人与事如出一辙,千篇一律,背离了作文教学目标。例如,作文的升学考题常常是写“一件事”,教师就反复让学生写《我做了一件好事》。其实,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事不多,做坏事也少,做错事倒很多。教师不顾及这些,就会间接地“逼使”学生以成人腔说假话、套话、空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习作是学生对生活个性化的体验、思考与积累,是个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而,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大胆创新,引导学生的习作走向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足迹,使每个学生在充分展示自由心灵的习作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束手无策,由此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而中年级学生,又处在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的启蒙开篇阶段,因此,教师应寻求克服学生对习作畏惧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家庭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次习作让我们写自己的家庭,其实,这个范围很广泛,可以把它写成记事作文:家中发生的事,星期天的故事,兄弟姐妹间的矛盾(dùn)等。也可写成写人作文: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所以在作文前,我们先确定要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说:“习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眼中无物,胸无素材,说到底,就是教师没有建立起生活及习作的概念,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学生面临丰富多彩的生活,却写不出一篇灵动的作品,以至习作成为教与学中的一大难事。面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引导学生从爱生活入手,继而进行兴趣迁移,使学生爱上习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们对语文教学系统工程中“老大难”部位——作文教学作了系列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研究的过程是围绕学生的习作心理展开的。我们认为:能使学生在习作时“有兴趣,乐于写,以写作为趣事;有自信,敢于写,以写作为平常事;有热情,积极写,以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健康的习作心理的根本标准。具体说来,实验教学是这样开展的。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学生依照名家的作品,生搬硬套,有的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写出来的文章空话连篇,内容浮躁。似乎写好了文章,用上了好词好句,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三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通常是命题——立意——选材——构思——成稿,比较呆板,学生被动参与,被动作文。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注重作文氛围的创设,注意生活联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习作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学生可以一吐为快,尽情表露自己的心声,做到了言之有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而学生对习作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多读多写,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积极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是矫揉造情、无病而吟的平淡之作,似乎学生的写作进入了死胡同。其实,只要融入生活,我们就能发掘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展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作文教学得失的关键环节,也是师生双方联系的纽带,是相互交流认识与情感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评价,多方鼓励,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心智的快乐成长。评改可建"立交桥"新课程标准中说"要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评改学生的习作,不能是,也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放开手脚。”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些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基点,将作文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要立足于学生兴趣之中,突出一个活字,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苦恼的事。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校内设备,师资力量,校内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好作文。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积累能力、习惯的培养上。下面就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被有人视为“不按常理出牌”的我,却是“歪”打正着,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热情和习作水平普遍提高。那么。我在作文教学上是如何指导学生“歪”着写的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作文教学“歪”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