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老年》2012,(3):48-48
原文: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相似文献   

2.
《老子》第二十七章中第一次提出"师资"之概念,指出"师"即"善人者","善人者"通过自身的"五善"之能力实现对"不善人"的"救",体现了"善人者"的德、能、智、行的高度统一,这是老子对"善人者"这一角色的要求。"资"则是师之对象,即学生。"师"与"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老子强调,师者要"善救人",如果忽视"不善人"之"不善"在"德",为师者不把救"德"放在首要位置,就不可能达到"无弃人",不可能做到"善救",也就是"善人"之失。这些观点启示我们,现代教师要真正做到"善救",必须具备爱的能力、公正施教的能力、激励学生的能力、持续学习及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脱化     
夫脱化之法 ,其为义也大矣 ,自来诗家造语 ,率以祖述为常 ,虽有剽窃偷盗之讥 ,不减引古取旧之用。在于古人 ,既已心知其实 ;抑于今世 ,则或闻听而骇。是以今兹所论也 ,虽托昔贤之为说 ,殆犹重发此秘于天日乎 ?顾脱化之为义 ,向有牵缠 ,故入作之为要 ,略需分理 ;而唯辨于祖述之必存 ,则尤进乎语汇之先在矣。至若脱化之为法 ,乃在祖、作之同异 ,与夫翻新之变化 ,且以语工字简为尊尚 ,而视融化无迹为极至也。  相似文献   

4.
按照常规常理,健康才能长寿,多病者与长寿者之间似乎很难画上等号。可是现实生活中不乏出人意料之"奇迹",体弱多病者也能长寿。广西曾调查过15位期颐(百岁)老人,小恙缠身者竟有14人。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曾对100多位长寿老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长寿老人中,体弱多病者竟占了多数。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我国民间也有这样的谚语:"破碗用得久""好瓶子熬不过破罐子"。一些看起来身强力壮的人,如果自恃体健而不注意保养,其寿命不一定如想象的那样长;而一些年轻时体弱多病者,到后来却变得老当益壮。这就像一个碗有了一道小裂缝,人用它时就会更当心些,这个碗尽管有裂缝,但还能用。  相似文献   

5.
《小雅·彤弓》是“天子锡有功诸侯”之诗。诗云:“彤弓弨矣,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受言藏之”,毛传,“言,我。”“受言”即“我受”,“受言藏之”即“我受藏之”。郑玄笺不从毛传,他说:“言者,谓王策命也。王锡朱弓,必策其功以命之,受,出藏之,乃反入也。”  相似文献   

6.
浮舟而量之     
魏武帝时,孙权曾致巨象,武帝欲知其斤重。邓哀王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栽之,则不校可知矣。”武帝即时行焉。时王方五六岁。予按,符子日:“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日‘养奚若’。使日:‘豕也,非大团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王乃命豕宰养之,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  相似文献   

7.
段玉裁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入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亨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相似文献   

8.
先祖曩居淮安辑《苇间居士题画诗》一卷,山阳邱氏刻之,孤帙单行。后如皋冒氏复刻之《楚州丛书》中。继祖儿时,曾就家藏居士画迹不见《题画诗》者补录得若干首。屈计已三十余年,所录久付飘风,并画亦易主矣。一九六三年,予役都门,于守拙舅氏斋中得读居士《泼墨》及《苇间书屋》两图,绘者题者皆并世胜流,琳琅溢目。时方推重“扬州八怪”,有为八怪辑研究资料者,有考订八怪事迹者。居士画名足与八怪雁行,而遗闻零落,颇拟于诸家题咏中钩考居士事迹。未几北返,斯愿遂虚。顷舅氏沈疴初起,手录郑任二诗并作跋述得图始末,  相似文献   

9.
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起义之际控诉宋王朝暴政的演讲中曾经尖锐地指出:“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李纲在上给徽宗的言事疏中也说:“比年以来,用度既广,取于民者,常赋之外,其目繁多。……一家之产随其高下所出如此,欲其不饥寒转徙得乎?东南之民耳目见闻,水漕而陆辇者又皆花石应奉不急之物。愚民无知,以谓夺其父子兄弟夫妇所以相生养之具,尽于锱铢而用之如泥沙以供浮费,欲其不兴怨谤何可得哉?是以顷岁,江浙巨盗(按指方腊)一呼,从之者飙举而云集”。这就深刻而明确地向我们揭示出方腊起义的主要原因,一是江浙人民长期苦于封建剥削和压迫;二是花石纲之扰。本文拟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代数学者,科学中最有趣之学科也。中学校必有之学科也。无论欲为科学家,文学家,营业家,教育家,无不可以代数学为悟道之具,遣情之品。然窃观今日学校中之治代数者,始焉以为易而不究,继则以为难而又不问,非特一切趣味尽失,而且一见如仇矣。于是相继而告曰:治代数之学诚难也。夫代数之学果难哉?某所以始焉而忽者,由于不知代数学为何种学科,有何种趣味。使知其趣味,则将摩顶放踵而研究之矣。熙自投身学校,即注意代数之学。研究之余,略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感叹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食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任数》[译文]孔子领着学生周游列国。走到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带的干粮吃完了,连野菜汤也喝不上,有七天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吃一颗饭粒子,饿得大家东倒西歪,只好白天睡觉。颜回是个机灵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北、南宋之交时人李攸谓:“唐自开元、天宝以后,藩镇屯重兵,皆自赡,租赋所入,名曰送使、留州,其上供者鲜矣……[宋]太祖历试艰难,周知其弊……藩镇有阙,稍命文臣权知,所在场务,或以京朝宫廷臣览临。凡一路之财,置转运使掌之,一州之财,置通判掌之,为节度、防御、团练、留后、观察,刺史者,皆不予签书金谷之事。于是外权削。而利归公上矣。”他  相似文献   

13.
词的鉴赏论     
在当今的文艺研究中,人们在谈到“接受美学”时,十分强调读者的鉴赏与评价对作品价值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和对创作的反作用。前代的词论家虽然没有如此辩证地去论述这一问题,但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词人创作和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如南宋刘肃在《片玉集序》中说:“辞不轻措,辞之工也。阅词者必详其所措,工于阅者矣。措之非轻而阅之非详,工于阅而不工于措,胥失矣,亦奚胥望焉!”这里谈的“辞不轻措”,是说作者慎重下笔;“详其所措”,是说读者要细加研味。有工致之作而无精深的鉴赏,或有精深的鉴赏而无工致之作,“胥失矣”,都是有所不足的。  相似文献   

14.
浮舟而量之     
魏武帝时,孙权曾致巨象,武帝欲知其斤重。邓哀王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不校可知矣。”武帝即时行焉。时王方五六岁。予按,符子曰:“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王乃命豕宰养之,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命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钧,其巨无用”云云。乃知以舟量物,自燕昭时已有此法矣,不始于邓哀王(曾冲)也。  相似文献   

15.
谶纬是历史上久已有之的古老迷信,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隐言,主要是政治性的内容,以预示国家兴亡和君主祸福为主旨。《史记·赵世家》记曰:“在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与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秦以降,谶语大量出现。在反秦的浪潮中,谶语成为重要的精神武器。《史记·秦始皇末记》中所录有数条,诸如“亡秦者胡也”、“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等,都是预言秦的灭亡的;而反秦首事的陈胜吴广起义更是借助了谶语的力量以威  相似文献   

16.
余序选堂先生之《固庵文录》竟,先生曰:我诗词集亦将重梓,子不可无一言。余敬诺。选堂诗词,夏、苏、罗诸君子之序,言之详且善矣,余宁能越其樊。无已,则先依《文录》序中以先生与观堂、寒柳相衡量者论其诗,并进而与人境庐、万木草堂絜短长。观堂、寒柳,我国近世学人通中西之邮以治学者也。余事为诗,亦非墙外。今选堂先生之学,固已奄有二家之长而更博,至于诗,则非二家之所能侔矣。观堂诗早岁从剑南入,取径未高,不足与其蕴含之哲理相副。清亡后所作,最著者《颐和园词》,辞诚工矣,而为  相似文献   

17.
李白继开元十八年一入长安之后,开元末又有一次长安之行。此行已有学者考在开元甘七年秋①,亦有拟在甘八年秋至甘九年秋者②,又有定其一入长安之年亦在计六年至甘八年春者③。显而易见,或混一入之年于再入之内,或辨二入之岁越三载之外。要皆持论未定,举证不足,难以令人首肯,须作系统考索。今据拙著本刊《李太白年谱笺征稿》:李白以开元甘七年九月再入长安,献赋不达,寓居半载,甘八年三月送“五噫出西京”矣。本文拟就李白入京前之行踪、在京时之活动、出京后之去向等节,胪陈如次。一、李白入京前之行踪开元计七年首春至仲夏,流…  相似文献   

18.
对李鸿章<入都>诗十首予以详析,解其用语,究其旨意,诗旨无非追悔昔日,自信将来云而.李公强为"意别"、"辞别"之难而多得佳制,足彰其才之大、气之盛耳!然难于为讳者,十诗于"意别"似欠著力.特其九颈联之用事,显为败笔,此皆难与李公后来诗之老辣相与语矣.  相似文献   

19.
此篇文字浅显条畅,与口语相近,惟“媒人去数日”一节,颇有难理解处,曾引起学术界争论,至今尚未得圆满解决。其结症全在“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十字,十字通,则全节自迎刃而解矣。十字之所以难通,非作者故作艰深,实有误字之故。误字未正,而强以求通,必出于曲解而后已。我以此意求之,聊设一说,以请正于读者。“寻遣丞请还”一语,既无主语,“请还”二字亦殊不辞,毕竟遣丞者谁,所请何事,还于何所,全欠分明。按属辞之法,凡省主语者,必其主语已见前文,不俟说明,而读者自可意会者;否则亦须于下文点清,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  相似文献   

20.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