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英语介词属于虚词,是重要的功能词,是造句组篇的重要纽带之一.考虑到英语介词的特点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英语介词的翻译大有讲究.从介词的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行对英语介词分类,再根据动态介词和静态介词的不同特点,探讨了英语介词汉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英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名词,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由于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动词与名词使用频率不同是英汉句子动静态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依据 ,区分了写作能力、英语写作能力、中文写作能力 ,探讨了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静态相关因素与动态教学过程的关系 ,指出英语写作教学应以动态的教学过程为中心 ,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4条外语写作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即层进原则、对比原则、兴趣原则、系统原则 ,论述了它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区分了写作能力、英语写作能力、中文写作能力,探讨了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静态相关因素与动态教学过程的关系,指出英语写作教学应以动态的教学过程为中心,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条外语写作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即层进原则、对比原则、兴趣原则、系统原则,论述了它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论述当英语静态动词用于进行体时,这些静态动词除了增添进行体的短暂住外,还含有动态的意义。且当静态动词在进行体出现时,它们还赋予一些句子“喜怒哀乐”等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6.
英语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在语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情况下不仅可以互为转换,而且动态形容词还能在交际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动词按其词汇意义划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 对正确使用时态( 特别是正确使用进行时态)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静态动词一般表示不受意识支配的行为或状态, 但过程动词、趋向动词虽表示不受意识支配的行为, 却属于动态动词。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英语的动词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即是说,在习惯上或在某些用法上,有的动词不能用进行体形式,它们就叫静态动词,或准确一点说,叫动词的静态用法,如,He knew the answer,不能说成× He was knowing the answer。相反,能用进行体形式的动词,则叫动态动词,或叫动词的动态用法,如,He is reading the book。  相似文献   

9.
通常进行体与动态性词汇相连,因此动态性词汇可用于进行体.然而在现代英语中,某些静态词汇也与进行体连用,表示暂时性和说话人的某种情感.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表达方式正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0.
英语动态动词的词汇意义李文芝英语动词按其词汇意义可分为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动态动词亦称为动作动词。本文仅就动态动词谈谈它的词汇意义。根据其动作是否包含任何终点或界限又可分为有限动词、无限动词和双重词义的动词。一、有限动词有限动词也叫非持续性或非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动词+补语的形式,以及动作行为通过动词显性化表现出来的情况特别常见。这两种情况在翻译成日语时却往往采用名词或包含动词成分在内的复合名词短语形式。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对上述两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有时候汉语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并不直接翻译成相对应的动词形式反而更为自然地道。这是因为在汉语中,某个动作行为的行为阶段和结果阶段通常典型地采用结果补语和方向补语的语法形式使动作具体形式化,而日语倾向于不把动作直接表现出来。该现象的分析对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情状体对动词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对本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写作作业中收集的记叙文语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情状体类型标记顺序为完结动词、达成动词、活动动词和状态动词,与情状体假说的预测基本相符,完结动词和状态动词的情状体标记比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情状体对动词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会随着英语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3.
英语尾置前置词一般由不及物动词加上一个或几个必要的介词组成。这种带介词的不定式短语在句中通常作定语成分。有些词既可用作介词,也可以用作副词小品词;有些词只能用作介词;还有些词只有副词小品词的功用,而没有介词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构句以动词为核心,研究动词的语法意义对英语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英语动词易混淆的静态和动态涵义,即表达状态和动作含义的动词的基本语法特征加以比较,以期对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进行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对英语中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提出中间结构的定义之后指出,中间结构的特点是隐含施动者、存在情态词及表示状态,并且只有完成动词才能够构成中间结构。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区分四类英语动词的问题,并就英语中间结构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语言中,情态动词是情态意义表达的主要形式。研究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和学习英语情态的地道表达,使交际更加成功。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现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调查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着过度使用一些核心情态动词和少用半情态动词的倾向;情态动词的使用严重受到情态动词汉语语义的干扰,使表达不自然、不地道。  相似文献   

17.
以“抱-hold、举-rinse、拉-pull、扔-throw”这四对汉英手部动词为研究对象,在生成词库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各自的动名搭配进行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考察,从语义层面考察汉英动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揭示其认知缘由。研究发现:汉英手部动词的动名搭配之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表现在语义搭配的方式和名词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这些个性的表现离不开动词和名词的互动内驱力和认知偏向的互动外驱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名词化现象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要确定三者间的关系,首先得确定典型名词和动词,再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来讨论名词化的特点,文章比较了英、汉语名词化现象在典型性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汉语动结合成词由词核V1及其结果补语V2构成,表述动作的结果。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充分保留了自由语素V1的论元结构信息,但是能否反映V2的论元结构全貌依V2的词化程度而定。表述型、方位型以及大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都是词化程度较低的自由语素,在合成新词时语义不变,因此它们的论元结构与V1的论元结构一起完好无损地再现在合成动词的论元结构中;小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为词化程度较高的黏着根语素,在合成动结结构时语义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有论元的语义角色会部分流失,这时的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不能真实地再现V2的论元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