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正荣 《中国民族》2007,(11):62-62
四川省兴文县先锋苗族乡大元村过去是高寒边远贫困山区的特困村。该村248户人家,总人口928人,苗族人口占44%,人均耕地7.8分,1978年人均纯收入32元,人均占有粮食100多斤,老百姓点的是煤油灯,住的茅草房。村里无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村集体欠账10多万元。当年村里流传的顺口溜是:“有女不嫁吴家沟,一年四季冷嗖嗖,白天去背煤炭卖,晚上围着火柴兜”。  相似文献   

2.
平菇是一种很受人欢迎的食用菌。“草包栽培法”是一种新的平菇栽培方法,成本低,菌丝生长发育快,产量高。其具体作法是:1.制草包。将石灰水浸泡后的齐稻草从根部捆成把,每把重150—250克,然后把草根部朝下放入塑料筒内,使稻草沿筒壁均匀散开,这样便成了上头还未扎起来的草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保靖县委、县政府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一、 强化示范带动,提升农民素质,解开阻碍农民增收的“扣子”。一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增收。保靖先后培植了水银乡水银村向阳发种黑麦草、牛鞭草等180亩,养羊220只;普戎镇牙吾村张发喜种多年生皇竹草、象草等479亩,养羊540只。2003年两人仅养羊纯收入就分别达到1.8万元和4.3万元。通过他们的典型引路,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种草面积2.35万亩,圈养山羊16万只。二是抓培训、教育促增收。抓住我县被农业部…  相似文献   

4.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投资比较效益亦高于西藏其它地区,其经济发展在全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以来,林芝地区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其社会经济已取得较大发展。据统计,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3000多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600万斤,油菜籽总产量达330万斤,各类牲畜总存栏数达62万头(匹、只);人均占有粮食120O斤,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元;地区财政自给率大幅…  相似文献   

5.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遵循“太祖皇帝初建国时,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的原则,自己分享九十五个千户组成的“中央兀鲁思”外,又分配给诸弟、诸子农土和百姓,形成了诸王兀鲁思。在成吉思汗“中央兀鲁思”的东方,是诸弟的兀鲁思;西方是诸子的兀鲁思。东方兀鲁思中,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了兀鲁思“位于蒙古斯坦遥远的东方角上,因此在他们的彼方就再也没有蒙古部落了”斡赤斤兀鲁思的具体方位究竟在哪里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箭内博士认为在兴安岭以东、洮儿河、嫩江流域;杉山正明则提出了与箭内博士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斡赤斤的领地  相似文献   

6.
鲜卑语言解读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传统的考据学方法对白鸟库吉于 80年前解读的一批鲜卑词语进行了重新审订 ,并在其基础上补充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若干”、“去斤”、“普”、“阿六敦”、“贺六浑”五个词 ,同时提出了利用鲜卑人名字来考释鲜卑词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秘鲁”一词是印第安语,意思是“粮仓”或“玉米杆”,因玉米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而得名。早在公元5—8世纪,印第安人的凯楚阿族和艾马拉族就在今天的秘鲁境内,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印第安文化,他们曾经以多种野生的块茎和根茎,培植了马铃薯、玉米、花生、南瓜、棉花等...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圆寂前夕,西藏政局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以十三世达赖喇嘛近侍土旦贡培和宠臣龙夏为首的少数僧俗官员,各自培植私人势力,勾心斗角。土旦贡培弄权擅专,群僚侧目;龙夏则以所谓“选举噶伦”为号召,意在夺权争宠,暗组“吉求贡吞”(求幸福者同盟)组织,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企图发动一起和平  相似文献   

9.
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除夕夜,我国北方民间都要包饺子.饺子是满族过春节的传统食品,被当作团圆的象征,俗话说:“团圆饺子长寿面”.饺子品种很多,各具特色: 肉馅水饺用料:面粉1斤,猪肉6两,蔬菜1斤,酱油2两,猪油1两,盐、葱姜末、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1)面粉掺水4两左右,调成软硬合适的面团,反复揉搓光  相似文献   

10.
世居湖南宁远的瑶族,是个饱受苦难的民族。全县1.6万多瑶族散居在丛山峻岭之中,经济和文化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解放后,经过多年的开发扶持,全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88年比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85倍,人均纯收入提高2.37倍。去年虽遭特大干旱,但人均纯收入仍比1984年增长1.33倍,人均口粮也保持在500斤以上。贫困面比1984年下降56.4%,并有28%的户开始进入宽裕型生活。几年来瑶族地区持贫工作成效显著,但瑶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全县还有7千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些贫困对象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从地理条件看,多是居住  相似文献   

11.
在新年到来之际,湖南省岳阳市回民李家福从自己办开的牛肉馆中,特制两大块共计50斤的牛肉卤千,寄往老山前线向荣获集体二等功的“回民支队”表示慰问。李家福是从本刊1986年第10期上获悉老山“回民支队”英勇杀敌的事迹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文山州邱北县壮族人民在今年首届“祭龙节”期间,发出了改革落后习俗的倡议书。倡议书主要内容有: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积极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实行计划生育。结婚必须履行登记手续。男方给女方的彩礼钱不得超过360元,肉不得超过160市斤,酒不得超过120市斤。结婚后就“坐家”。人死  相似文献   

13.
现在全州各族人民正坚持以州域经济民营为主,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主三化”思路,抓住壮大支柱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扩大招商引资“四个重点”,推进改革创新和环境创新,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优势,乘西部开发东风,向把我州建设成为团结、民主、文明、先进的自治州的目标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4.
一二○八年,成吉思汗西征,久已沦为西辽藩届的畏兀儿国,乘机杀西辽少监而归降蒙古。一二一一年,畏兀儿国主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亲赴蒙古草原朝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他的主动降附十分高兴,将女儿也立合敦嫁给他,封他为“第五子”,“宠异冠于诸国”。此后,巴而术家族得以保持畏兀儿“亦都护”的地位。到世祖忽必烈时,亦都护纽林的斤战死有功,元朝又封赠亦都护家族为“高昌王”。这样,以后的嗣位者均称为“亦都护高昌王”,直至元朝灭亡。 关于亦都护家族的世系,中外学者根据虞集《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及《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等史料,做过不少考证工作,基本上已梳理清楚。明太祖洪武三年,冯胜攻占兰州,军锋指向河西,最后一位亦都护和赏,“自永昌率府属诸辕门内附”。明朝封和赏为杯远将军、高昌卫同知、指挥使司事,并诏许子弟世袭其职。洪武七年九月,和赏  相似文献   

15.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老、少、边、穷”地区。全县31万人口,长期处于“生产靠贷款,吃饭靠统销,困难靠救济,财政靠补贴”的极度贫困状态。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5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67元;1953年至1982  相似文献   

16.
云南藏区即迪庆藏族自治州,是除西藏外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近年来,迪庆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完善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全力培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绿色支柱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元月初,广西凌乐县召开四级干部会议,镇洪社瑶族生产队队长韦田玉也参加了。会上,镇洪社规划今年要成为千斤社,有些僮族生产队员提出要成为千斤队,有的提出要成为千二斤队。瑶族生产队该订多少呢?韦田玉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他思忖着:瑶族祖祖辈辈靠“砍火焰”吃饭,不习惯积肥,不讲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果也规划为千斤队,社员们不同意怎么办?但他又想:同样田土,僮族社员能做得到,我们瑶族为什么做不到?假如我们把单季稻全部改为双季稻,每亩再施肥二百五十担,不能突现亩产千斤,还不能实现亩产八百斤?想到这里,他有了勇气,向大会提出了他们瑶族生产队要争取亩产八百斤。党支部书记班统道(僮族)也鼓励他说:“老韦,干吧!我们有党的领导,又有僮族瑶族社员们互相帮助,亩产八百斤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12,(2):29-29
清道光元年以前,陕西商人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为便于运输,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更好的原料,增加重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逐步实施,广西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起了显著的变化。“六·五”期间粮食三增两减,一九八三年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71亿斤,农民人均有粮739斤。八四、八五两年虽然连续两年减产,但由于  相似文献   

20.
太陽落山以后,广东連南山区的瑶家寨子漸漸隐在蒼茫暮色里;但寨头上的三排乡供銷社,却逐漸繁忙了起来。“給我称一斤鹽巴。”“打半斤煤油。”“喂,拿这双鞋子看看!”一些剛从田里劳动回来的瑶族农民,紛紛向售货員提出来自己要买的东西。站在攔櫃里一个紅布纏头的身材瘦小的瑶族售货員,面对这些熙熙攘攘的顧客,格外兴奋起来。他一面耐心地拿着各种商品,一面笑容滿面地答复着每个顧客……直到10点鐘,供銷社关門以后,这个售货員还沒有休息,他的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