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刘文典被西南联大解聘事件,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其中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详解刘文典被解聘事件的经过,分析西南联大管理层对此事的态度,并剖析刘文典、闻一多两人的思想性格以及刘文典吸食鸦片烟的不良嗜好对该事件的影响等,力图借此窥探到历史的些许面貌。  相似文献   

2.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1889年~1958年),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国学大师,善治庄子;教育家,曾担任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生性狂傲,有人评价刘文典说:是真名士自狂狷。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刘文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典是一位国学大家,他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坚守着学人气节,呈现出一副狷狂模样,但内心追求的却是独立与尊严。本文通过刘文典哲嗣刘平章的口述,从人生经历、为人处世、治学态度及世人关注等视角,展现了刘文典不全为人知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刘文典一生与日本的关系极其复杂,早年曾经留学日本,把日本当作中国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开始认清日本真实面貌,于是写文章揭露日本的险恶用心。抗战胜利前夕,刘文典写下了怎么处置日本的文章,文中内容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关于琉球的论述对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刘文典的日本观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当代国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刘文典一生与日本的关系极其复杂,早年曾经留学日本,把日本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九一八事变后,刘文典逐步认清日本的真实面目,开始写文章揭露日本的险恶用心。因此,可以说刘文典早年对日本的认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深入的。  相似文献   

6.
刘文典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虽然他不是以藏书而闻名,但是其藏书活动还是值得肯定。由于刘文典一生从事校勘古典文献方面的工作,因此收藏书籍也成了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因为时局动荡,刘文典寄存在香港的图书被日军劫走,从此了无音讯。其后,经过相关人士的努力,终于将被劫图书的下落查实,也完成了刘文典先生的一桩遗愿。  相似文献   

7.
大而言之,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而言的范畴。从历史上看,国学是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国家的纷纷兴起而诞生的专门学术。从世界范围看,国力强盛的各个国家大都有自己的专门学术,它们虽然名称各异,然而覆盖的领域却基本相同,故而可以统称为各国学。中国的国学,或曰中国学,或曰汉学,与各国学的差别在于其传统非常悠久。刘文典的国学研究自成体系,所著《淮南鸿烈集解》乃是其国学研究的高度成就。刘文典的国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比较研究的突出特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刘文典具有鲜明的独立人格。刘文典的一生,活得爽气,活得大气,活得有骨气。刘文典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8.
和许多人一样,我得知合肥刘文典先生的大名,是从读他的名作《淮南鸿烈集解》开始的。记得50年代初期,我念《淮南子》,用的便是线装铅印的《集解》,对其精详博大极感钦佩。后来见闻略广,自然地知道刘先生的若干轶事,但是对他一生行事和学术的整个风貌,只是在最近看了厚厚四册的《刘文典全集》之后,才能有所窥见。  相似文献   

9.
<民国人物传·刘文典>说:"1943年刘曾一度离开西南联大,到磨黑中学(即普洱中学)任校长,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非议.半年后返回昆明,被西南联大解聘.后到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1](P310-311)笔者对此作了考订,认为这未必是刘文典磨黑之行的全部事实,未必揭示了历史的真象,未必反映了刘文典磨黑之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淮南子》校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涉及清人庄逵吉、王念孙、王引之、俞樾和今人刘文典、杨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