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阅读感悟,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文本,没有感悟,就没有收获。要有阅读收获,必须理解文本,必须感悟文本。但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情感体验,个性感悟,还是语言文字训练,都应该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为中介环节。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何以能悟呢?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要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不光悟其情,还要悟其法,也就是说,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才能达到阅读有效性的最大化。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文学教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研读自悟、细读引悟与拓展探究,从而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言语的感悟、理解,关键是能在他已有的信息储存中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与之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才能真正感知、领悟、理解文本言语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审美是有重要价值的。《诗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其艺术性、文学性是不言而喻的,深入阅读《诗经》,感悟《诗经》的具体内容,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综合水准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在审美欣赏中培养的 ,大体上说 ,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进行审美感知阅读、影视的审美观赏和自然的审美感悟等获得的。审美感知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 ,对作品的语言符号、意象等在头脑中的感知反映 ,从而获得审美的感悟。审美感知性阅读一般有语言的感知、形象的感知和情感的感知等  相似文献   

6.
文学经典作为教化培育人感知方式的示范文本,经由学校教育渠道进行传播,受教育者从规定阅读中开始了对经典的了解,并建构自主阅读的选择能力与审美素质;但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功利主义目标的追求,导致学生读者阅读审美心理异化;大众传媒非文学经典阅读信息暗示引导了读者的注意,阅读需求动机呈下位偏移;建构文学经典阅读的理想化场境则必须改变文学教育异常化程序结构,培养读者合理的文学"认知动机",要借助传媒力量,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并将学校文学教育延伸到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阅读活动是文学活动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环节。读者与本文能否达到和谐是阅读能否得到审美愉悦的关键。读者选择本文由其审美趣味、接受程度决定 ,理想的读者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相当审美感知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并且能把握文学发展的时代脉博的人。在文学阅读过程中 ,读者与本文总是处在一种距离———距离的克服———新距离产生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说 ,读者视野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从横向的具体运作情况来看 ,读者视野变化的微观过程是不断补充新鲜审美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个性化阅读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9.
在注重感性消费的今天,人们消费与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依然很高,只不过已从过去的敬畏转为现在的调侃而已。尽管如此,文学经典与感性化的消费观之间仍存在着隔膜。实用主义的阅读与消费观或许是消除隔膜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需要感悟的,阅读中的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相互碰撞、情与情相互冲激后的融合,是读者好似心中要说的话被作者说出了,读者要表达的情,在作者处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达到了共鸣;读者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心,作者则与此同时占据了读者的情。阅读产生了感悟,而使文字复活、情趣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