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唯物史观角度去阐释川陕苏区精神,能发现川陕苏区精神的历史形成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川陕苏区的革命斗争与根据地建设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巴山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是其形成的文化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群众是其形成的历史主体。同时,川陕苏区精神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深度彰显了群众史观。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川陕苏区精神研究,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要将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丰富川陕苏区精神的实践载体,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产物,是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相伴生的独立精神形态。苏区精神研究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最初被认为是中央苏区精神,此后才转变为苏区精神。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到目前为止苏区精神还没有获得完全的认同。但是,我们认为随着各种有利因素的增长,苏区精神必将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之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与民贴心,民与党同心。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的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跟共产党走",于是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工农武装割据全面开展、斗争环境极度艰苦以及根据地建设全方位展开的独特时空里,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点”上孕育出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的生成逻辑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其价值将不断被时代需求所激活,不仅深度影响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将长远规定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科学发展观主体范式的认知一直集中在对"以人为本"的阐释上,并形成了共识。"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民既是社会人,也是自然人,"以人为本"应落实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范式上。因此,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主体范式是和谐社会范式,和谐社会范式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刻内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中国化的成果,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指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梅县为"中央苏区县"。革命先烈传承下来的苏区精神正在激励着梅县人民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7.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弘扬苏区精神,将苏区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苏区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挥苏区精神的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苏区精神的内涵、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关系、苏区精神与"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弘扬苏区精神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赣州是赣州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遵照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结合赣州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伟大实践。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苏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也是构建和谐赣州的主要心理支撑。从这一伟大实践出发,结合苏区精神,正确认识构建和谐赣州的伟大实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苏区革命斗争中,苏区干部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联系。在人民群众心里,苏区干部是清正廉洁的,是真心实意为他们谋利益的。因此,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是家喻户晓的。这种好作风的实现途径包括三个方面:重视对苏区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从中原文化的角度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活的灵魂;"为了民众,依靠民众"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所在;"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是红旗渠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井冈山精神的展开和放大,是井冈山精神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们之间的这种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精神;二是从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订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三是从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到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从吃红米饭、南瓜汤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孟宪霞 《南都学坛》2009,29(4):100-104
当代社会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非议重重,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永存,其批判的精神、人的解放精神、实践的精神、阶级的精神、开放的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其当代价值具体体现为其批判精神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的武器;人的解放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重视研究阶级矛盾,但绝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对于今天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还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与影响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发展和践行方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对西柏坡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对于如何“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精神,它是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激励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号角。百年来,青年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也与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作为新时代青年追梦的支撑和导向,传承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新时代要同向同行,新时代青年也要在传承五四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追梦先锋,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解读"沂蒙精神"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向度,只有将之放置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解读,才能真正把握沂蒙精神生成和发展的逻辑,也才能透视出沂蒙精神的深层价值和意义,即沂蒙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是沂蒙地区自身内在依据作用的结果,还包含着必要的外在依据,是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沂蒙精神不仅是一种具有鲜明沂蒙特色的地域性精神形态,它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强调要以大学校园为主阵地和主战场,通过课程平台哺育、校园文化滋养、社区精神涵育和社会实践体悟,以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