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渊冲在翻译李商隐的《无题之三》时巧妙地增加了代词、动词、形容词等。通过增词法使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真正做到了与原诗在意美、音美和形美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法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英译汉中,增词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增加词量、补充信息而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得更为明确、完整和具体.本文试图探讨增词法的目的、原则和具体应用,主要对它的应用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语用前提的互知性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前提往往容易丢失,从而导致了译文与原文语用上的不等效。本文探讨了四种恢复语用前提的方法:加注法、加词法、同义替代法、转换法。  相似文献   

5.
在涉外经济合同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一定的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由于英文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译者应力求忠实于原文,将原文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无任意增减删略或歪曲背离;使用规范的译文语言形式,简明易懂,文理正确,严谨通顺,无生硬晦涩之处。翻译时,应灵活运用词义选择、含义引伸、增词减词、变译、重复与省略、长句等技巧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离骚》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借以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内心情感。1879年,英国汉学家庄延龄在《中国评论》发表了署名为V. W. X.的《离骚》英文译文,此为《离骚》的首个英文译本。对比分析该译本中68个神话术语的翻译发现,庄延龄多用抽象化、改译、套译、增译,辅以音译、省译等翻译方法,其套译、改译、音译、省译等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导致原文文化内涵的扭曲或缺失,而增译及抽象化方法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中神话术语的文化内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各种英译本争奇斗艳,原文中众多双关人名的译法成了欣赏评论译本的一个重要指标。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以音译为主,辅以注释或者增译,以及有意识地意译,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对原文人物的理解,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素仿词造词是现代汉语产生新词的重要途径。从仿造词和原型词的构词形式来看,有仿构造词法;从意义上看,有仿义造词法;此外,还有修辞式仿词法和不定量仿词法。这些造词法有相交或重复之处,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往往形成系列词或词族。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英汉在语法、词法和构词方面各自的特点,论证英汉、汉英翻译中增减词语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英汉翻译中的增减词语主要抓住英汉各自形合、意合的特点,从而使译文符合语义的完整性,达到忠实原文、译文通顺易懂、符合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合同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探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途径。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译者需要对所译原文的特定语境、语言特征以及意义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使译作语言的选择与原文形成一种关联、动态顺应。把语用学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领域,有助于译者从理论高度理解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策略,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一模式对商务英语合同的译作与原文的动态对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译作在词法、句法及文体方面与原文等效,可顺利完成作者、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 ,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 ,因此译者及其译本在社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共有知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点和表达习惯 ,因此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就要考虑用适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把原文信息重新表达出来。重新表达不仅需要词法、句法方面的转换 ,还需要采取一些补偿措施对信息进行删减、重组、异化、归化等 ,这样才能把原文的信息适当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12.
直译metaphrase的定义:依照原文单字,片语,子句的顺序,并依照其表面的意义,不增不减的译法,有时可能造成文意不大通达。 意译paraphrase的定义:采用原文大意,或甚至有时改变原意,为求文字通达,译者按自己的意思写出,结果多是不大忠于原文。  相似文献   

13.
藏词法是指藏去经典中某较为熟悉的文句中的本词,用该句中的其他词来表达相关之意。大量地使用藏词法,是在魏晋以后。齐梁时期,尤其是梁代,藏词法的使用达到了高峰。相对于南朝,北朝藏词法的使用并没有形成风气。直至北周时期,也没有太多的文章使用藏词法。藏词法主要用于六朝文章中,尤其是六朝骈文中,已成为六朝文章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六朝文章之所以大量地运用藏词法,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将一些单音节或多音节词变为双音词,而是为了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是一种避陈取新之道,同时也可使行文简洁,从而使文章产生更丰富的蕴含。  相似文献   

14.
本稿分析说明现代汉语修辞的变通运用词法词义两种因素的具体情况,从而论证现代汉语修辞与词法词义因素的区别和联系.我们的看法,既反对脱离语言的因素(词法词义等)、悬空地讲述修辞的手段,也不同意将修辞手段与词法词义混为一谈.本稿列举例证,进行推论,说明词法词义是材料,是语言本身的因素,是在民族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集体的产物.而修辞则是说话人或作者结合具体语言  相似文献   

15.
“引用”,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引进现成话或可靠的资料数据等。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文化繁荣、文体众多的今天,引用的范围在扩大,形式在变化,种类在增多。因此,本文意在引用的类别上,作一点探索性研究。一有的引用,是直接引进原话(或原文),而有的则只取其大意,不用原文,根据这一内容标准,就可把引用分为真引(直接引用),意引(间接引用)。真引直接引进现代成语或典籍资料、原文的引用方法,叫真引或直接引用。这是一种语意兼收的引用。由于是对原文的直接引用,不作更改,所以一般加引号,如:(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  相似文献   

16.
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很欠缺。从视角上脱离词法归属于词汇学的传统束缚,这样词法研究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问,词法的研究也会便于深入和前进;从方法上脱离句法分析的做法,从而寻找一个切实符合彝语实际的方法才是彝语词法研究的科学方法,我们认为这个方法主要是Packard的"形类描写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误读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个体接受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原文(话)扩大或缩小,脱离原文(话)本意,或是重新创造、无中生有地臆想出原文(话)意思的一种现象。产生翻译误读的原因有语言上的,有文化上的,也有译者自身的,即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翻译中的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姜海清笔者认为,翻译的艺术就是要通过原文的形式或表层理解原文的内容或深层,再用译文的形式,把原文的内容再现出来,即由表及里,由里及表。多年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前苏联学者科米萨罗夫在《翻译语言学》一书中主张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  相似文献   

19.
陶瓷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而在陶瓷的发源地一中国一却很少有人问津陶瓷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科技文体范式,陶瓷英语自然有其本身的特点。一般的科技英语文章,或说明,或描述,或论证,显得平铺直叙,少见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人读来有枯燥压抑之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陶瓷英语的阅读和翻译中,就要注意从原文材料的美学角度加以分析,使得译文与原文在美学上有同等的效果,以增强其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翻译信息转换中 ,为了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 ,译者只有对原文进行灵活处理 ,才能使译文既保留原意 ,又自然通顺。但现有的译文其语言特色、文化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 ,有的译文信息量却大于原文的信息量 ,因此英汉翻译中的信息损失与增溢往往是并存的 ,等值翻译是译者永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