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和互促进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过程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工业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运用IU/NU数量测度方法及其协调性判别标准,对贵州1952-2011年期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贵州处于工业化滞后、城镇化相对超前的不协调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贵州工业化水平低下,导致城镇化产业支撑不足,致使"人口红利"外流。促进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经历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协调互动加速了现代化的实现.河南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二者呈现出明显的互动特征,但二者的互动发展面临不少障碍和问题.因此,构建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机制,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2):61-67
产城融合是现阶段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要求产业与城市融合一体化,形成互动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产城融合系数指标,通过建立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静态评估与排名,研究发现各地市产城融合水平并不理想,主要受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影响。对此,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注重优势互补及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促进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要重视"人"的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新型户籍制度,确保人的长远发展;在职能定位方面,政府要做宏观调控者、体制引导者、政策服务者、创新倡导者和社会协调者。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一个重大创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内容,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关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大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必须对"三化"协调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作深入的研究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科学处理"三化"之间的矛盾,实现"三化"的互促共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富民强省的同时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让人民满意,让中央放心.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以园区建设与城镇化联动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产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为视角,立足园区为载体的青海特色经济发展实际,阐述了青海城镇化与园区产业间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难题,探索了其联动发展的产业依托及模式架构,提出了依托青海三大园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The Special Topic Research 《重庆社会科学》2012,(12):12-19
对重庆市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并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阶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城镇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位列西部地区第2位,但仍低于东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水平较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协调。重庆市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还面临诸多阻滞因素。推进重庆市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产业丰厚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城融合,统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保障能力;强化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6,(1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就是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而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必然需要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其内部的承载力,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融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辅相成。街镇工业走廊作为长寿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其依城建园、以园聚产、以产促城、以城优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街镇工业走廊内各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区域内的园区建设业已基本成形,产业支撑作用也日渐凸现,城镇开发有序推进,统筹城乡效应也逐步显现,并基本实现了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为核心,科技为动力,效率为中心,追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们要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把握“两化融合”的重点与难点,找准“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组织条件;推动企业信息化,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建微观基础;建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工业对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吸收与应用水平,增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效应;重视人才工作,构筑高层次信息人才平台.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胞兄弟 ,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化以城镇化为基础 ,城镇化反作用于工业化 ;工业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城镇化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2008—2017年我国37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城融合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城市产城融合水平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关系,城市产城融合水平的提高显著推动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且与非一线城市相比较,产城融合水平对一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各大中型城市要进一步提高产城融合共生水平,以凝聚创新资源,有效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对于非一线城市,要加大推进产城融合政策力度,加速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 ,运用城乡统筹思想 ,充分发挥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作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将为其他三化提供现代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的手段。目前,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根据二元结构产生、演变和消除的理论,运用劳动生产率差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比较方法,通过国内外的实证比较,定量测评和分析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的状况,以寻求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村工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偏差,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合理比例,而现实经济活动中两者经常发展偏离,具体到我国及天津而言,其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发展是否协同,两者究竟谁滞后于谁,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结论。文章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以数据为基点,通过对全国及天津十二五期间各年度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定量分析,认为我国整体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但滞后原因并不在于工业化的过度超前,而是源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工业化与城镇化非同步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和加快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客观需要。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 ,协调发展 ,生成若干新的发展形式。文中对城市工业化与都市型工业化、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与生态城镇化等形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构建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可持续推进,实现“三化同步”的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已经严重不协调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将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科学结合起来,是解决好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严重不协调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9.
经多年努力,广西工业化城镇化虽取得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从工业化看,进程缓慢,总量小,缺强优工业企业和支柱产业;从城镇化看,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乏辐射能力强优的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缺乏大城市依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六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3):59-66
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单纯的产业结构视角或者空间结构视角均有其局限性,"产业-空间结构"就成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适视角。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外生动力,不仅会引起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高度化、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密集化,而且由于两者的互动共进,还会带来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及其优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及其优化的实质,是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基于产城融合目标,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将省域城市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